天天看點

他們抗戰有功 人民不會忘記

在戰犯寫下的各種材料中,管理所的管教幹部發現一個普遍現象,一旦涉及抗戰部分的内容時,戰犯們一個個欲言又止,羞羞答答。

其實,這些戰犯中的大多數人都在全民族抗戰中立過戰功,有的甚至戰功赫赫,令日寇膽寒。

他們抗戰有功 人民不會忘記

杜聿明

1933年,杜聿明即以25師副師長身份指揮部隊與日軍激戰,在長城古北口,他指揮所部與驕橫的日軍大戰三晝夜,殲敵2000餘人。

1937年,杜聿明受命組建國民黨第一個陸軍裝甲兵團,8月即率部參加淞滬會戰。次年任第200師師長,1939年11月任第5軍軍長,率部參加桂南會戰,指揮桂南昆侖關對日作戰,大挫号稱“鋼軍”的日軍第5師團,殲滅日寇4000餘人,擊斃敵旅團長,取得昆侖關大捷,杜聿明是以被人稱為“昆侖雄獅”。

1942年3月,杜聿明任中國遠征軍第1路副司令長官兼第5軍軍長,率部參加滇緬對日作戰。1943年1月任第5集團軍總司令。

他們抗戰有功 人民不會忘記

1945年,杜聿明将軍參加了在湖南芷江接受日本軍隊的投降儀式。

黃維

淞滬會戰爆發時,正在德國學習的黃維被緊急召回,赴任國軍第18軍第67師師長。

羅店之戰因“血肉磨坊”而為世人所知,黃維所部苦守一周,三個團長一死倆重傷,師部除了一個電報員,連文書、炊事員都拿起槍上陣地了。

戰後,第67師幸存者不足一個團。這一戰是黃維的成名之戰。

宋希濂

淞滬抗戰爆發,宋希濂率領部隊從陝西西安直奔上海參加,他指揮德械第36師在上海虹口、楊樹浦、江灣一帶與日軍激戰三個月之久,給日軍造成了極大的殺傷,但自己也損失較重。

蘭封會戰期間,宋希濂與日軍将領土肥原賢二鏖戰于大别山、富金山、沙窩雨等地,傷敵将近二萬人。

他們抗戰有功 人民不會忘記

蘭封會戰失敗後,宋希濂率領36師馬不停蹄的參加了武漢會戰,在河南省固始縣富金山一線阻擊進犯的日軍,與強敵激戰了整整十天,浴血鏖戰,頑強的頂住了對手的攻勢。

此次會戰中,宋希濂部斃傷日軍近萬,第36師戰前15000人最後隻剩下800人,至此,第36師與第87師、88師三大德械主力師全部消耗殆盡。

1942年,日軍從緬甸突入雲南,嚴重威脅陪都重慶,宋希濂親率軍隊殲滅了已經渡過惠通橋的日軍部隊,保護了昆明,陪都乃至整個後方的安全,是以獲得青天白日勳章。

在整個抗日戰争中,宋希濂盡職盡業,從淞滬,南京,一路轉戰到雲南,為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王耀武

這是一位八年抗戰打滿全場的山東漢子。

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整整八年抗戰,王耀武有七年是在前線度過的,他也因屢立戰功而不斷得到提拔,從第51師師長升第74軍軍長,再升至第24集團軍總司令,直至第3方面軍司令官。

他們抗戰有功 人民不會忘記

王耀武率第51師先是參加了淞滬會戰,與日軍鏖戰近三個月,後又參加了南京保衛戰,負責率部在淳化、賽紅橋、水西門阻擊日軍。

南京淪陷前夕,王耀武奉命前往衛戍總司令部接受任務,但當他帶着幾名衛士抵達目的地時,卻發現唐生智等人早已撤離南京。倉促間,王耀武隻能一面破口大罵,一面想辦法組織部隊突圍。待確定主力已經脫離與日軍的戰鬥後,他才在士兵的幫助下,用繩子綁腿的方式垂落出城。

1938年的武漢會戰,第51師參與圍攻困守萬家嶺的日軍第106師團。由于日軍防守嚴密,中國軍隊屢攻不克。王耀武奉命從部隊裡精選300人的敢死隊,成功夜襲張古山日軍陣地,為友軍重創日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戰後,他被提拔為第74軍副軍長,又過一年,升任第74軍中将軍長。由于第74軍擅戰,還被軍委會列為全國僅有的四個突擊軍之一。

1941年的上高會戰更是王耀武的成名之作。在為時25天的戰鬥中,王耀武的第74軍予日軍第34師團重創。何應欽稱此戰為抗戰以來“最精彩之戰”,王耀武本人則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就連日軍也不得不稱贊第74軍為“支那王牌”。

他們抗戰有功 人民不會忘記

王耀武逐漸成為蔣介石的寵将,他此後曆任第5集團軍副總司令、第24集團軍總司令,在蔣介石的準許下,王耀武繼續兼任第74軍軍長,并擁有該軍的人事任免權,如此特例,在僅此一例。

1945年4月的湘西會戰,王耀武則指揮第4方面軍的四個軍正面迎敵,這是他在抗日戰場上的收官之戰,也是抗戰八年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會戰。

在這次會戰中,王耀武所部與友軍密切配合,擊斃日軍28174人,戰後,他被提名為國民黨中央執委委員,并獲頒一等寶鼎勳章,成為第一位獲此勳章的黃埔軍校畢業生。

王耀武在一次作戰經驗交流中講道:古語雲“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備……我們身負捍衛國家責任的軍人,遇到這樣抵禦外辱的戰争,應認定是我們軍人報帳國家一生難逢的最幸運的機會,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去為國犧牲,與敵拼命!”

……

因篇幅有限,本文僅列舉了幾位将領的抗戰履歷。事實足以說明,這些國民黨戰犯中有許多堅定的抗日分子,為民族獨立和解放流過血出過力。

他們抗戰有功 人民不會忘記

既然如此,他們理應引以為豪,大書特書,可他們為什麼羞于表達此類内容呢?

功德林的管理人員分析後發現,戰犯們所寫材料的字裡行間透露出這麼一個資訊:

在許多戰犯的軍旅生涯裡,抗戰這8年時間占了很大比例,他們擔心,如果把這些年跟日本人交戰的經曆如實寫下來,篇幅會很長,也難免有“自我标榜,列功覆過”之嫌。

功德林管理所馬上召集學員們開會,再次傳達了中央上司的重要講話精神:“功是功,過是過,抗日有功,我們共産黨人是不會忘記的!”

同時,鼓勵學員們放心大膽,各自把抗戰的事迹如實寫下來,為子孫後代留下寶貴的史料。

學員們從此打消了顧慮,專心書寫材料。他們不但寫就了數量衆多的回憶材料,也在寫這些材料的過程中重溫愛國抗日的往事,心靈再次得到淨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