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軍下“戰書”約戰楊勇,措辭滑稽、可笑、離譜,看将軍如何應對

有這麼一個奇怪的民族,他們的性格充滿沖突。

他們貌似彬彬有禮,卻又蠻橫兇殘;

他們貌似循規蹈矩,卻又離經叛道;

他們貌似悍勇無比,卻又十分怯懦;

他們貌似很愛面子,卻又不顧顔面……

抗日戰争時期,就有這麼一位日本軍官,1938年秋,他給八路軍115師686團楊勇團長送去了一封“奇葩”的“戰書。

日軍下“戰書”約戰楊勇,措辭滑稽、可笑、離譜,看将軍如何應對

“楊勇麾下:前與貴軍交戰,遺憾萬千……惟敝軍不願山地作戰,願約貴軍到兌九峪平原一帶,決一雌雄……”

“戰書”落款是:日軍駐汾陽聯隊司令官。

這封“戰書”貌似彬彬有禮、用詞斯斯文文,比如尊稱楊勇為“麾下”、八路軍為“貴軍”。

可是,“決一雌雄”四個字卻又暗含殺機,殺氣騰騰;

這位日軍司令官用“約戰”這樣的方式向楊勇發起挑戰,看似循規蹈矩、坦坦蕩蕩。

但是,“約戰”的條件卻很是離譜,離經叛道-他“不願山地作戰”,要求在平原地區與楊勇“決一雌雄”;

日軍司令官敢于“約戰”,貌似勇悍,卻又為“約戰”限定了有利于自己的條件,骨子裡透露出對八路軍“山地作戰”的怯懦;

可以看得出來,日軍司令官渴望戰勝楊勇,扳回面子,可是,“約戰書”卻厚顔無恥,可笑至極。

看到日軍送來的“約戰”書,楊勇團長憋不住笑出了聲,笑聲裡透着鄙視。

日軍駐汾陽聯隊司令官為什麼“約戰”楊勇,這裡面有故事。

1938年,在呂梁地區汾離公路,八路軍115師楊勇率686團接連設伏,三戰三捷,日軍山口旅團三戰皆敗,輸得顔面掃地。

“呂梁三捷”是楊勇将軍的經典之作,完美地展現了楊勇将軍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

1938年9月,日寇向黃河發兵,威脅我陝甘甯邊區,日軍108旅團長山口少将率部進駐了呂梁地區的離石。

日軍下“戰書”約戰楊勇,措辭滑稽、可笑、離譜,看将軍如何應對

在汾陽城内,日軍集中了大批的彈藥、糧秣等物資,随時準備運往前線。

楊勇的目光一下就盯上了日軍的軍需運輸線。

這是我八路軍經常采取的行動方式,“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截斷日軍的物資運輸線,等于掐住了日軍的脖子。

楊勇決定把戰場設在汾離公路。

在實地觀察地形時,楊勇找到了一個絕佳的伏擊地。

但是,日軍一座碉堡近在咫尺。

“拿下它!”有人提議事先攻下這個碉堡。

楊勇連連搖頭:“不行,打草驚蛇,這個伏擊戰就打不成了。”

迫擊炮連連長吳嘉德向楊勇保證:“交給我吧,戰鬥一打響,我保證三炮幹掉它!”

楊勇對吳嘉德的“手藝”非常放心,他拍拍吳嘉德的肩說:“到時候就看你的了!”

楊勇果斷拍闆:“就這麼打!”

9月14日淩晨,楊勇和政治部主任曾思玉率領部隊早早進入了西公嶺,悄無聲息地埋伏了下來。

9點多鐘,20輛大卡車滿載日軍士兵和軍用物資,毫無戒備地進入了楊勇的伏擊圈。

攻擊時機一到,楊勇向吳嘉德下令:“開炮!”

吳嘉德果然沒有食言,三發炮彈準确地命中目标,日軍的碉堡飛上了天。

日軍下“戰書”約戰楊勇,措辭滑稽、可笑、離譜,看将軍如何應對

炮聲未落,埋伏在兩側山坡上的八路軍戰士同時沖向公路,截頭截尾,一通猛打猛沖,200多個日軍官兵全部被殲,還抓了3個俘虜。

楊勇指令:“迅速打掃戰場”。

戰士們把兩輛汽車裝上戰利品,迅速開離了公路,來不及運走的車輛和物資則就地燒毀。

第二天,駐紮汾陽的日軍派人來到戰場,拉走了整整5車日軍士兵的屍體。

因為給養沒能及時送到,黃河邊的日軍又沒有帶足軍糧,他們隻好忍饑挨餓,實在餓得不行了,日軍開始殺馬、啃野菜充饑。

為了挽救這支部隊,一天後,日軍又冒險排出了運輸隊。

這次,日軍多了個心眼,他們出動了100多名士兵,分乘幾輛汽車,運送的糧食卻隻有一卡車。

日軍顯然是在“投石問路”。

楊勇一眼就識破了日軍的小伎倆,他決定“不理它,放他們過去。”

山口旅團長以為八路軍“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早就跑得無影無蹤了,于是膽子就大了起來。

第二天,200多名日軍士兵押送着20車物資就出發了,在瓢潑大雨中,車隊順利通過了西公嶺。

可是,日軍還沒有來得及松一口氣,又在不遠處的油坊坪遭到楊勇所部的伏擊,100多名日軍士兵命喪黃泉。

日軍在汾離公路接連遭到伏擊,400多名日軍士兵喪命,40多輛卡車被截、被毀。

黃河邊的日軍部隊迫不得已準備撤退。

這時,楊勇接到115師師部的指令:“日軍即将撤退,你部要做好戰鬥準備,出其不意,再打一次。”

這一次,楊勇想要冒一下風險,9月20日拂曉前,他把主力部隊埋伏到了離日軍近在咫尺的王家池,準備再打一個伏擊戰。

中午時分,日軍的騎兵首先出現在公路上,緊接着,辎重、炮車、步兵浩浩蕩蕩地進入了王家池山谷。

日軍下“戰書”約戰楊勇,措辭滑稽、可笑、離譜,看将軍如何應對

八路軍115師686團2營首先發動攻擊,緊接着,各埋伏部隊同時發動了攻擊。

日軍瞬間就被切成了幾段,300多日軍士兵走投無路,又成了八路軍将士的槍下鬼。

在此次戰鬥中,日軍108旅旅團長山口少将也做了戰死鬼。

“呂梁三戰三捷”,勝利轟動了整個呂梁地區。

戰鬥結束之後的幾天裡,汾陽城裡城門緊閉,日軍在這裡召開了一個會議,他們稱之為“慰悼”大會。

汾陽城裡彌漫着濃煙,空氣中飄散着難聞的惡臭,這是日軍在焚燒屍體,一燒就燒了三天。

與此同時,楊勇将軍在呂梁山區也召開了一個會議-祝捷大會。

就在那一天,日軍駐汾陽聯隊司令官派人送來了那份“戰書”。

楊勇看完日軍的“戰書”,笑罵道:“愚蠢至極!”。

楊勇這樣對戰士們說:“打仗嘛,就是要‘以己之長,擊敵之短’。”

“你有你的打法,我有我的打法,我們八路軍打的就是機動靈活的山地遊擊戰!”

“日本人想約我到兌九峪‘決鬥’,那裡是平原地區,在那裡,他們的重裝備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大家說,日本人死不認輸,這是耍賴還是一根筋?”

“日本人在山區打不過我們,還想認我們上他的當,想得美!”一位營長憤憤地說。

日軍下“戰書”約戰楊勇,措辭滑稽、可笑、離譜,看将軍如何應對

“對!日本人這是在玩‘激将法’,雕蟲小技,可笑至極!”楊勇把日軍的“約戰”書遞給警衛員:

“給我好好留着,哪一天我不開心了,你把這個‘東西’拿給我看看,取個樂、解個悶還是不錯的!”

戰士們被楊勇的話逗得大笑不止。

“來而不往非禮也”,接下來,讓我們看看楊勇是如何回應日軍司令官的吧。

楊勇也給日軍司令官寫了一封回信,回信很短,可謂“惜字如金”。

在信中,楊勇“建議”道:“在隰縣—帶山區,你我再戰一次,如何?”

回信一經送出就杳無音訊,日軍司令官也沒有再次“約戰”。

“呂梁三捷”前後不過6天時間,楊勇所部共殲滅日軍1200餘人,繳獲了大量物資。

日軍下“戰書”約戰楊勇,措辭滑稽、可笑、離譜,看将軍如何應對

更有意義的是,我八路軍粉碎了日軍進攻黃河河防、威脅陝甘甯邊區的企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