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军下“战书”约战杨勇,措辞滑稽、可笑、离谱,看将军如何应对

有这么一个奇怪的民族,他们的性格充满矛盾。

他们貌似彬彬有礼,却又蛮横凶残;

他们貌似循规蹈矩,却又离经叛道;

他们貌似悍勇无比,却又十分怯懦;

他们貌似很爱面子,却又不顾颜面……

抗日战争时期,就有这么一位日本军官,1938年秋,他给八路军115师686团杨勇团长送去了一封“奇葩”的“战书。

日军下“战书”约战杨勇,措辞滑稽、可笑、离谱,看将军如何应对

“杨勇麾下:前与贵军交战,遗憾万千……惟敝军不愿山地作战,愿约贵军到兑九峪平原一带,决一雌雄……”

“战书”落款是:日军驻汾阳联队司令官。

这封“战书”貌似彬彬有礼、用词斯斯文文,比如尊称杨勇为“麾下”、八路军为“贵军”。

可是,“决一雌雄”四个字却又暗含杀机,杀气腾腾;

这位日军司令官用“约战”这样的方式向杨勇发起挑战,看似循规蹈矩、坦坦荡荡。

但是,“约战”的条件却很是离谱,离经叛道-他“不愿山地作战”,要求在平原地区与杨勇“决一雌雄”;

日军司令官敢于“约战”,貌似勇悍,却又为“约战”限定了有利于自己的条件,骨子里透露出对八路军“山地作战”的怯懦;

可以看得出来,日军司令官渴望战胜杨勇,扳回面子,可是,“约战书”却厚颜无耻,可笑至极。

看到日军送来的“约战”书,杨勇团长憋不住笑出了声,笑声里透着鄙视。

日军驻汾阳联队司令官为什么“约战”杨勇,这里面有故事。

1938年,在吕梁地区汾离公路,八路军115师杨勇率686团接连设伏,三战三捷,日军山口旅团三战皆败,输得颜面扫地。

“吕梁三捷”是杨勇将军的经典之作,完美地展现了杨勇将军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1938年9月,日寇向黄河发兵,威胁我陕甘宁边区,日军108旅团长山口少将率部进驻了吕梁地区的离石。

日军下“战书”约战杨勇,措辞滑稽、可笑、离谱,看将军如何应对

在汾阳城内,日军集中了大批的弹药、粮秣等物资,随时准备运往前线。

杨勇的目光一下就盯上了日军的军需运输线。

这是我八路军经常采取的行动方式,“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截断日军的物资运输线,等于掐住了日军的脖子。

杨勇决定把战场设在汾离公路。

在实地观察地形时,杨勇找到了一个绝佳的伏击地。

但是,日军一座碉堡近在咫尺。

“拿下它!”有人提议事先攻下这个碉堡。

杨勇连连摇头:“不行,打草惊蛇,这个伏击战就打不成了。”

迫击炮连连长吴嘉德向杨勇保证:“交给我吧,战斗一打响,我保证三炮干掉它!”

杨勇对吴嘉德的“手艺”非常放心,他拍拍吴嘉德的肩说:“到时候就看你的了!”

杨勇果断拍板:“就这么打!”

9月14日凌晨,杨勇和政治部主任曾思玉率领部队早早进入了西公岭,悄无声息地埋伏了下来。

9点多钟,20辆大卡车满载日军士兵和军用物资,毫无戒备地进入了杨勇的伏击圈。

攻击时机一到,杨勇向吴嘉德下令:“开炮!”

吴嘉德果然没有食言,三发炮弹准确地命中目标,日军的碉堡飞上了天。

日军下“战书”约战杨勇,措辞滑稽、可笑、离谱,看将军如何应对

炮声未落,埋伏在两侧山坡上的八路军战士同时冲向公路,截头截尾,一通猛打猛冲,200多个日军官兵全部被歼,还抓了3个俘虏。

杨勇命令:“迅速打扫战场”。

战士们把两辆汽车装上战利品,迅速开离了公路,来不及运走的车辆和物资则就地烧毁。

第二天,驻扎汾阳的日军派人来到战场,拉走了整整5车日军士兵的尸体。

因为给养没能及时送到,黄河边的日军又没有带足军粮,他们只好忍饥挨饿,实在饿得不行了,日军开始杀马、啃野菜充饥。

为了挽救这支部队,一天后,日军又冒险排出了运输队。

这次,日军多了个心眼,他们出动了100多名士兵,分乘几辆汽车,运送的粮食却只有一卡车。

日军显然是在“投石问路”。

杨勇一眼就识破了日军的小伎俩,他决定“不理它,放他们过去。”

山口旅团长以为八路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于是胆子就大了起来。

第二天,200多名日军士兵押送着20车物资就出发了,在瓢泼大雨中,车队顺利通过了西公岭。

可是,日军还没有来得及松一口气,又在不远处的油坊坪遭到杨勇所部的伏击,100多名日军士兵命丧黄泉。

日军在汾离公路接连遭到伏击,400多名日军士兵丧命,40多辆卡车被截、被毁。

黄河边的日军部队迫不得已准备撤退。

这时,杨勇接到115师师部的命令:“日军即将撤退,你部要做好战斗准备,出其不意,再打一次。”

这一次,杨勇想要冒一下风险,9月20日拂晓前,他把主力部队埋伏到了离日军近在咫尺的王家池,准备再打一个伏击战。

中午时分,日军的骑兵首先出现在公路上,紧接着,辎重、炮车、步兵浩浩荡荡地进入了王家池山谷。

日军下“战书”约战杨勇,措辞滑稽、可笑、离谱,看将军如何应对

八路军115师686团2营首先发动攻击,紧接着,各埋伏部队同时发动了攻击。

日军瞬间就被切成了几段,300多日军士兵走投无路,又成了八路军将士的枪下鬼。

在此次战斗中,日军108旅旅团长山口少将也做了战死鬼。

“吕梁三战三捷”,胜利轰动了整个吕梁地区。

战斗结束之后的几天里,汾阳城里城门紧闭,日军在这里召开了一个会议,他们称之为“慰悼”大会。

汾阳城里弥漫着浓烟,空气中飘散着难闻的恶臭,这是日军在焚烧尸体,一烧就烧了三天。

与此同时,杨勇将军在吕梁山区也召开了一个会议-祝捷大会。

就在那一天,日军驻汾阳联队司令官派人送来了那份“战书”。

杨勇看完日军的“战书”,笑骂道:“愚蠢至极!”。

杨勇这样对战士们说:“打仗嘛,就是要‘以己之长,击敌之短’。”

“你有你的打法,我有我的打法,我们八路军打的就是机动灵活的山地游击战!”

“日本人想约我到兑九峪‘决斗’,那里是平原地区,在那里,他们的重装备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大家说,日本人死不认输,这是耍赖还是一根筋?”

“日本人在山区打不过我们,还想认我们上他的当,想得美!”一位营长愤愤地说。

日军下“战书”约战杨勇,措辞滑稽、可笑、离谱,看将军如何应对

“对!日本人这是在玩‘激将法’,雕虫小技,可笑至极!”杨勇把日军的“约战”书递给警卫员:

“给我好好留着,哪一天我不开心了,你把这个‘东西’拿给我看看,取个乐、解个闷还是不错的!”

战士们被杨勇的话逗得大笑不止。

“来而不往非礼也”,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杨勇是如何回应日军司令官的吧。

杨勇也给日军司令官写了一封回信,回信很短,可谓“惜字如金”。

在信中,杨勇“建议”道:“在隰县—带山区,你我再战一次,如何?”

回信一经送出就杳无音讯,日军司令官也没有再次“约战”。

“吕梁三捷”前后不过6天时间,杨勇所部共歼灭日军1200余人,缴获了大量物资。

日军下“战书”约战杨勇,措辞滑稽、可笑、离谱,看将军如何应对

更有意义的是,我八路军粉碎了日军进攻黄河河防、威胁陕甘宁边区的企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