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军逃命,山寨八路军“汽油桶放鞭炮”,却因一个细节露破绽

作者:兵说

日本侵华,带给国人太多的辛酸与血泪,读罢不由得令人感到沉重和愤恨。我们翻遍史书,也能从中看到一些让人啧啧称奇的战例。比如在1938年的安国之战中,日军与八路军在厮杀之时,居然上演了一场奇特的“鞭炮大战”。本文就结合中日两国史料,为大家讲述其中的故事。

(一)吕正操占领“鸡肋之地”,却让日军无可奈何寝食不安

故事的发生地——河北安国县,位于京、津、石家庄这个华北大平原“三角地带”的腹地,北距北京约150公里。按理说,这么一个无险可守的平原县城,是很难作为抗日根据地而加以据守的。因为平地之上,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发挥威力,无论是八路军还是蒋军,都很难凭手中低劣的武器抵挡日军机械化部队的推进。所以在七七事变后不久,蒋军就主动放弃了这里。但前脚蒋军刚走,八路军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就率部进驻,反而将此经营成了冀中地区一座重要的抗日桥头堡。

日军逃命,山寨八路军“汽油桶放鞭炮”,却因一个细节露破绽

抗战时期的吕正操

那么,吕正操为何反其道而行之,偏偏在不易守之地驻防?其实,这么做正是凸显了将军高超的战略眼光。安国看似无险可守,却没有铁路经过,日军要想攻取这里,必须要走公路。这里虽有北通保定、南通定县的两条大路,可在八路军进驻安国的1938年初,日军并未完全取得对这些公路的控制权。因此,只要把公路破坏到日军车辆无法通行的程度,致使拖载日军重武器的卡车走不了,日军的战斗力就无法充分发挥。

而以轻步兵为主的八路军就不存在这种行军上的限制,依托安国县,八路军可以不断前出打击平汉线之敌,让日军寝食难安。所以,安国县这么一个“鸡肋”,在以徒步机动性见长的八路军手中,反而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

也正因八路军驻守安国,让平汉线上的日军屡遭打击。所以,日军多次集结重兵进攻安国。但由于公路被破坏,攻城日军无法携带重武器,而要比试谁的轻步兵作战能力更强,人民军队怕过谁?所以,日军多次进攻均无功而返。

日军逃命,山寨八路军“汽油桶放鞭炮”,却因一个细节露破绽

破袭战

(二)日军重兵攻安国,“悄悄进村,打枪的不要”

为了拔掉安国这个“钉子”,1938年6月,日军策划了一次大规模攻势,派出华北驻屯军第3联队的第2大队,另配属重机枪中队、步兵炮中队、大队炮中队各一,外加伪军两个大队(相当于营),合计共2200余人进犯安国。这次进攻的规模是个什么概念呢?按照1938年时日军在正面战场的经验,他们一个大队(满编约1200余人)就敢进攻蒋军一个师。而驻守在安国的八路军冀中部队只有第4团这一个团,外加临时从深泽赶来轮训的一个营,也就1000余人。可见,为了对付安国区区千余八路军,日军绝对是下了血本了。

日军逃命,山寨八路军“汽油桶放鞭炮”,却因一个细节露破绽

然而,日军还没出发,其行动计划就全被八路军掌握了——一是得益于八路军群众基础好,日军驻防地及行军沿途到处都是八路军的眼线,所以日军的消息一个不差被八路军掌握;二是当时由中西功、尾崎秀实等日本反战力量组建的情报网发挥了作用,他们甚至将日伪部队的番号、武器配置、给养情况等都发给了华北派遣军情报课课长尾崎庄太郎,他也是进步人士,是我军的重要情报来源。尾崎课长得到消息后,再通过关系网传传递给了八路军。情报都这么详细了,不打它一个伏击说不过去啊!于是吕正操决定,在日军必经之路上打它个措手不及。

此次日军进攻行动的指挥官、第2大队大队长吉田胜不是一般角色。早在陆军士官学校期间,他就被同学们称为“诡诈”。此次行动,他鉴于以往攻击失利的教训,命令所有部队一律“悄悄进村,打枪的不要”,部队昼伏夜出,专挑小路急行军,居然躲开了八路军的伏击圈,直接奔到了安国城下!

此时,驻守在县城内的八路军,只有刚从深泽赶来的一个营。如果此时日军发起突袭,很有可能就把县城拿下了。然而不知道日军怎么想的,可能是忌惮八路军的战力,他们非要把火炮、机枪布置好,把阵型摆开,一本正经地开始攻城。这样一来,进攻就失去了突然性,八路军反而获得了反应时间。

日军逃命,山寨八路军“汽油桶放鞭炮”,却因一个细节露破绽

昔日的安国县城

深泽是吕正操岳父的老家,那里的部队可谓冀中军区看家的部队。虽然人少,但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兵打起仗来一点儿不含糊。他们依托城墙及城外的民房、土丘等,打得日军寸步难行。前面不是说了,安国地处平原,日军进攻时真的是没有任何天然障碍可以利用,只能把一些田间坟头当作掩体,躲避八路军射来的子弹。但这帮家伙只要稍敢露头,立马就会被八路军狙杀。第2中队的指挥官印南静雄中尉想看一看对面八路军的火力配置,刚把一只眼睛伸出坟头外,就被精准地击中这只眼睛,当场毙命。

(三)日军攻进县城,结果反被包围,为逃命学八路军“汽油桶放鞭炮”

战斗打了整整一夜,因为八路军兵力少,且天一亮后日军飞机前来助战,为保存力量,八路军决定撤退。日军进入城中,发现八路军不仅撤得利索,连所有武器、弹药乃至牺牲官兵的遗体一个都没留下,不由得暗暗称奇。要知道,蒋军几万大军驻守的太原城,守了三天不到就沦陷,而安国县内几百个八路军,硬扛拥有重炮、飞机助阵的2000多日伪军,居然打了整整一个晚上,也可以想象日军的惊愕程度了。

日军逃命,山寨八路军“汽油桶放鞭炮”,却因一个细节露破绽

此时,吕正操率领的八路军主力赶了过来。日军刚进城还没喘口气,就被八路军包围在了安国城里。按理说,日军兵力占优,又有重火器,是不怕被八路军围困的。问题是,由于日军长途奔袭,又和八路军血战一夜,消耗很大。加之入城后,又有人误把桐油当作食用油做菜吃,结果一堆人腹泻不止,影响了战斗力。所以,尽管八路军因为缺少重武器打不进城去,但日军也只能勉强支撑。白天因为日军有空中支援,八路军便在夜里发动袭击。他们在汽油桶里放鞭炮模拟机枪射击的声音,搅得日军彻夜难安。

撑了两天,日军实在撑不下去了,于是决定突围。但是,有部分人的腹泻还没有好转,晚上被折腾得睡不着觉,以这么一个状态突围,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要说日军指挥官吉田胜真是“诡诈”,他想了想,决定效仿八路军的方法,在汽油桶里放鞭炮。

日军在县城南门上放置了一个大蜡烛,每隔一段就接一条引线,每条引线都连着一串,放在汽油桶中的鞭炮。按照设计,这个蜡烛每隔5分钟就会引燃一串鞭炮,直到烧光为止。对比双方文献,可以看出吉田胜真是狡猾:南门正是吕正操决定发起总攻的主攻方向,早在日军撤退的前一天晚上,八路军已经把全部5门迫击炮和1门步兵炮集中到了这里。

日军逃命,山寨八路军“汽油桶放鞭炮”,却因一个细节露破绽

6月20日23时,日军悄悄从西门撤退,就在这时,南门的鞭炮开始噼里啪啦响了起来。八路军未曾料到日军学放鞭炮学得这么快,一时间也以为日军加强了南门的防御火力,于是没有贸然出击。但日军到底是“山寨”八路军的战术,而且仓促之间学得并不到位:八路军放鞭炮,会把盛装鞭炮的汽油桶弄几个洞,这样鞭炮的声音就十分清脆响亮,远远听去和日军96式轻机枪的射击声确实极像。但日军显然不知道八路军这手“独门秘籍”,没有在汽油桶上弄洞,所以鞭炮声显得有些沉闷。

过了一会儿,几个老兵听出不对劲:这不是日军的机枪声,这是爆竹在响呢!“敌人要跑!”吕正操一声令下,八路军迅疾出动,成功收复只丢失三天的安国县城。只是由于日军鞭炮的误导,八路军进城晚了半个小时,没有抓到日军的主力。

日军逃命,山寨八路军“汽油桶放鞭炮”,却因一个细节露破绽

日制96式轻机枪

日军出城后兵分两路,一路护送火炮等重武器撤回定县,一路护送辎重给养撤往保定。之所以这样南北分兵撤退,也是吉田胜布置的。这样一旦路上遇袭,两路人马至少还能有一路撤回去,不至于全军覆没。可见,这厮头脑诡诈,因为就在日军撤退时,护送给养的那路人马正好被之前从安国退出来的八路军打了个伏击,日军无力抵抗,只得仓皇逃命,沿途遗弃武器、弹药、物资甚多,其中包括74支步枪、9挺轻机枪、3挺重机枪、5具掷弹筒在内的武器,以及53辆大车的各类物资,还有100多匹骡马,全部被八路军笑纳了。

这场抗战中颇为奇特的“鞭炮大战”,就这样结束了。不知吉田胜得知自己用鞭炮苦心节约下来的武器装备,最后还是到了八路军的手里时,究竟会作何感想?

日军逃命,山寨八路军“汽油桶放鞭炮”,却因一个细节露破绽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