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商王朝後期——奴隸制社會的開端

作者:夏目聊曆史

說到商王朝的曆史,就不得不提盤庚遷殷。商朝也是以盤庚遷殷這條線,來區分前後期的。盤庚遷殷後,也才算正式跨進奴隸社會。

據《古本竹書紀年》所載,商族的遷徙曆史,就是在盤庚遷殷後,那時候商族養成了“不常甯”“不常厥邑”的生活習慣,那為什麼盤庚不跟随先祖一樣繼續屢遷,而是選擇定居呢?對于這個原因,也是衆說紛纭。其中就有以下這幾個觀點:

遷徙對百姓更有利,留戀故居對百姓不好(記載于《尚書·盤庚》),這個觀點一看就很扯蛋。

避河水之患(出自宋代理學家朱熹的學生蔡沈之口),這個觀點好像比較正常,但是據《盤庚》記載商族屢遷,都不出兩三百裡的範圍,那既然如此,“河患”的觀點就很難堅持。

商人當時可能過的是遊牧經濟生活(記載于《中華文化史》),但其實從很多曆史可以驗證,當時商朝的陶器已經很精美,而遊牧民族是很少用陶器的,因為陶器十分脆弱,長途遷徙很容易碎。

且商朝當時沒有吃牛奶制品的習慣,而遊牧民族是以喝牛奶和吃牛奶制品的習慣,這也變相佐證了。據地下考古文獻記載,商人在盤殷之前,農業經濟就已經占了很大的比重,是以更不可能放着農業經濟的。

盤庚時期,百姓反對盤庚換都城,原因是“戀舊情深”(記載于《尚書正義》),這裡的“戀舊情深”肯定不單單指對故地有感情了,自然也與經濟相關。

商族很早前就進入了以農業為核心的社會,之前老是遷徙,原因可能也是每到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幾年時間,輪換了幾種作物,但是還是發現不适合種植,于是無奈選擇遷徙。

其實換位思考,就跟我們現在老是換城市一樣,又有幾個人願意呢,就想得通了。而到了盤庚時期,百姓不想再遷徙,也說明此時的地方很适合種植,且适合生活。

商王朝後期——奴隸制社會的開端

此時盤庚遷殷後,停止屢遷,也促使生産技術不斷改進,奴隸勞動的使用也随之增多,也為後期步入奴隸制社會奠定基礎。

商代後期的階級鬥争

商族在盤庚遷殷後,社會發生了重大變革,社會生産力也進一步發展,此時奴隸制逐漸成為社會制度的主要組成部分,社會貧富差距逐漸擴大。

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在新的設防城市周圍,屹立着高峻的牆壁并非無故,它們的壕溝深陷為氏族制度的墳墓,而它們的城樓已經聳入文明時代了。”

據地下考古挖出來的可知,商王朝前期已出現的“城郭溝池”和宮殿建築,已經開始透露出商代前期的階級分化和對立,标志着此時商王朝已臨近奴隸制國家的邊緣了。

商王朝後期——奴隸制社會的開端

到了商代後期,尤其盤庚遷殷後,階級鬥争更加明顯。

通過地下考古發掘和相關文獻的佐證下,可以清楚看出商代後期階級對立的情況,以商王為代表的統治階級,錦衣玉食、豪華富麗,而奴隸的地位可能連豬狗都不如。

國家的出現:兩個對立階級的出現,也就逐漸出現了國家。

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為了使這些對立,這些經濟互相沖突的各階級,不要在無益的鬥争中互相消滅而使社會同歸于盡,于是一種似乎立于社會之上的力量,似乎可以緩和沖突而把它納于‘秩序 ’之中的力量,便成為必要的了。這個從社會發生而又高居于社會之上而且日益離開社會的力量,便是國家。”

從這段話,不難看出國家的兩個本質,一個是“和大衆分離的社會強制力”,一個是“按地域标準”來劃分統治下的居民。

商代的階級沖突及氏族内部經濟利益的沖突,使原來氏族、宗親賴以為系的血脈紐帶廢弛了。個别家族、宗族離開了原氏族的土地,去往新的地方生活和開墾。

再加上商人的商業已經興起,勞動分工越來越詳細,商賈和工匠來往奔波謀生,這也導緻了氏族成員與一定地域聯系的解除,進而破壞氏族在地域上的完整性,以及不同氏族的雜居村落的出現。

商王朝後期——奴隸制社會的開端

久而久之,以地域代替血緣區分其統治下的百姓,也會慢慢誕生出新的國家。

當時的部隊已經有一定的規模,并且都是有編制的,可能還是常備兵(記載于《殷代社會生活》)。

當然除了部隊,還有刑罰、牢獄的出現,這也是之前所沒有過的。因為在原始社會,社會秩序由氏族道德或習慣來維持,但到了商代後期則不然,各種刑法和刑具都已具備。

總體來看,商代在盤庚遷殷後,國家的兩個特征都具備了,可以說,商代在這時才正式成為了國家。

國家的出現,其實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産物,也意味着它的出現背負着一定的曆史使命。主要的是使當時兩個對立的階級,不至于在階級鬥争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掉(即便不會消滅,但也會導緻經濟停滞不前)。

是以在人類古代史上,國家的出現也是一個進步因素,這也是我們首先要看到的,當然是它的進步,也不能排除是靠對異己階級力量的排擠。

商代後期奴隸的數量

既然商代後期已經進入到奴隸社會,那肯定有人好奇在這個時代,奴隸的數量到底達到多少呢?

據各類文獻和考古的記載,當時的人殉和人牲數量是十分驚人的,但不完完全全都是奴隸,也有戰俘的存在。而在奴隸社會,統治階級人祭和人殉,雖然都是為了自己的階級利益,但兩者卻有所不同。

人祭是為了活着的王族的利益,幻想繼續在陰間能繼續他們的王族生活。

而人殉和人牲的作用不同,是以所選犧牲者的身份也會不一樣。

商王朝後期——奴隸制社會的開端

總結下來,商代後期奴隸的存在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王族祭祀所用的人牲不會全是戰俘,也可能有為數不多的奴隸。

人殉中有一部分奴隸。

各國向商王貢納奴隸。

存在仆、臣、妾等奴隸。

俘獲的羌人基本用于祭祀,少部分留用為生産奴隸。

上述的這些奴隸,在商代後期的農業生産中不是主力,在整個社會勞動生産中,他們也不是多數。當時的生産勞動者中,數量大的是“衆”或“衆人”,這部分人決定了商代後期的社會性質。那什麼是“衆”或“衆人”呢,我們接着往下看。

衆或衆人的身份

衆或衆人在商代後期是主要的生産勞動者,還參與了田獵和畜牧,也是被排擠和剝削的對象。

他們自己是沒有土地所有權的,被牢固地束縛在王族的農業共同體中,負擔着王族統治階級的兵役、貢納、徭役等。

是以,他們雖然不是典型的奴隸,但也處于與奴隸主階級對立的地位。

這裡可能有人會問,那“衆人”被奴役、受剝削如此嚴重,但為什麼不是奴隸呢?

這是因為他們的待遇,遠不是典型奴隸所能比。

衆或衆人可以參加商族的祀典,衆的先祖也一樣受祭。

衆或衆人是商王主要的征兵對象。兵役是衆人較為繁重的負擔之一,那是從被剝削的角度上說的。

但從另一方面上看,當兵又是當時平民的一種權利。因為在奴隸社會,一般來說奴隸是沒有資格當兵的。

部隊是奴隸主的一種自衛力量,又怎麼将自己的槍杠子交給與自己敵對的奴隸呢?

衆或衆人經常受到統治階級的關心,也是因為衆或衆人不僅是商農業的主要勞動者,也是戰時為商王披堅執銳的戰士。是以,衆是商王權主要的依靠力量,出于衛護王權的需要,商王對他們非常關心。

商王朝後期——奴隸制社會的開端

是以綜上所述,商代後期的衆或衆人是當時主要的農業生産者,他們與商王為同族,受商奴隸主階級的統治和剝削,在“族”的共同體中擔負着繁重的貢納、徭役和兵役,但是他們又确非奴隸。

根據對社會發展史的研究,古代世界普遍存在着“農村公社”的組織。商代的“族”和“邑”是否就是這種“農村公社”組織呢?“衆”或“衆人”的社會特征,與“農村公社”的成員很相近。是以,“衆”或“衆人”的身份就是商代的“農村公社”的成員。

在奴隸制社會,真的是奴隸不當人啊,甚至比牲畜還不如。

盤庚遷殷後,也讓商王朝逐漸進入奴隸制社會,開始了等級鮮明的制度,也标志着華夏慢慢向文明時代前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