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醜陋”的人性

作者:觀徼識妙

現在是早晨4點50,還有3個多小時,就要走進考場,參加一場連續10個小時的考試。其中有一部分需要背記的内容,但到現在還沒有開始複習,并不是因為胸有成竹,而是對這樣的考試不屑一顧,即使增加考試難度也是低級别的,不具任何挑戰性。

“醜陋”的人性

其實,人生每天都在經曆考試,既有大考,也有小考,既在考查智慧,也在考驗人性。之是以在這個時間坐下來寫文章,是因為昨天發生的一件事而對自己的壞脾氣耿耿于懷、對自己的不理智不能釋懷,具體情節不再描述,但問題的起因是自己情緒的管控出了問題,是自己的心性沒有經受住考驗,自己醜陋的人性暴露無遺。

“醜陋”的人性

心靈的成長很漫長,心智的成熟很艱辛,曾以為随着年齡見識的增長、閱曆學識的豐富,自己也會更加理智理性,其實不然,人性中的醜和惡是我們要面對并戰勝的,否則,成長成熟将是空談。以下關于醜陋人性的總結,完全是對自己的反思,無需任何人對号入座,但可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醜陋”的人性

一是虛僞,喜歡被奉承,即使那是假的;不喜歡被指責,即使那是真的。阿谀奉承、溜須拍馬之人在生活中一直都有,個别的在職場還走的順、走的快,因為他們看透了人性,迎合了大多數人被認同的心理,就是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的自我實作。我既不善于、也不屑于做這樣的事情,但卻渴望被人認可,被人贊美,這是人性使然,極其醜陋。我去年用了3個多月時間通過司法考試,取得了法律執業資格。自己再清楚不過,之是以能通過考試,是因為運氣的眷顧,沒有其它,但對别人諸如學習能力強、悟性高之類的恭維也是沾沾自喜、洋洋自得,心中那個醜陋的、另一個自我恨不得跳出來,拍一下對方的肩膀,說一句:“你再表揚兩句”,這是多麼的虛僞虛榮,卻又樂此不疲。但對善意的提醒、正确的批評,卻極易心生不快、心懷不滿,甚至被無心的言語、無意的舉動所激怒,然後在情緒失控、思維混亂中把事情辦砸。前幾天寫了一篇《關鍵對話》的讀後感,但很快自己就在“關鍵對話”中失了方寸,想一想,真是可笑,也是莫大諷刺。或許,人的心裡總有一個柔弱的角落一戳就痛,其實那就是虛僞的自尊在作祟,但讓自己的内心變得強大也絕非難事,要堅定的相信自己是多麼的無知,更不是完人,而且離完美差的還很遠很遠。

“醜陋”的人性

二是自我,總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忽視别人的力量與參與。社會性是人最本質的屬性,最直接的展現是我們逃不開繞不過的親情友情、同學同僚,還有社會分工、協同合作,即使魯濱遜在荒島成功求生,最初的那些工具也是社會的創造和産物。但人的本性會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自以為是、唯我獨尊、自私自利的問題也應運而生,我也是這樣。《大學》裡有這樣一句話,“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好,天下鮮矣”,大意是:對于喜歡的還能看到不足,對于不喜歡的還能看到優點,這樣的人很少。我也概莫能外,我會放大别人的缺點,忽視别人的長處,但對自己卻很寬容,“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隻是說給别人的。隻要是生活在社會中、群體裡,你的作用就是有限的,這既是人的有限性決定,也是因為人的能力是有邊界的,即使是偉人,也不可能什麼都會做。“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我肯定不是一個君子,差的還很遠很遠。

“醜陋”的人性

三是懶惰,遇到困難就焦躁,無所事事又迷茫。人類的一切發明和創造,都是在減少痛苦,增加快樂,這是人的需求,也是人的本性,反映出的是對安逸輕松的追求,折射出是人的懶。其實,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最主要的成長是經曆磨練、戰勝困難,一帆風順的人生既沒有挑戰,也不會有收獲。我也很懶惰,既有身體上的,也有思想上的,還有心理上的,遇到麻煩的工作任務,我的心裡會焦躁不安,不想面對,甚至排斥,但什麼事情都沒有的時候卻又覺得生活過于波瀾不驚,多多少少會有些迷茫,卻又不願主動解鎖這個世界那麼多的未知,讓自己變得充實強大。《麥田裡的守望者》有這樣一段話:一個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英勇地去死;一個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卑賤地活着。其實這是一種對生活的悲觀和無耐,我覺得,不敢面對、不願犧牲,其實也是一種懶,根子是怕失去、怕失敗,是以就會疏于磨練心性氣宇、怠于強化意志品格。所謂棱角磨平了,都是在自欺欺人,都是在虛以委蛇,如果把懦弱當成理性、隐忍當成理智,并不是真正的理性理智,而是在為懶惰和逃避找借口。我想,如果戰勝了懶惰的天性,再找到理性和個性最佳的結合點,或許,你會天下無敵,畢竟,智商情商手拉手,打遍天下無敵手,因為,洞悉了人性,就接近了智慧。我本人就是一個低智商低情商的動物,距離智慧還差的很遠很遠。

人生最遠的距離,是知道與做到之間的路程;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無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鴻溝。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讓自己做到知行合一,讓自己在成長成熟的路上走的更遠一點。

現在是6點30分,收筆,背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