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上海的人民出版社為何印上廣州的位址?看中國共産黨的“原版初心”

在上海的人民出版社為何印上廣州的位址?看中國共産黨的“原版初心”

火紅的封面、金燦燦的标題,12月16日,一套8冊《原版初心——黨的出版早期文獻萃編》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舉辦首發座談會。這片名為“輔德裡”的石庫門房子裡,100年前,黨的第一個出版機構——人民出版社就是在這裡誕生的。

上海是黨出版事業的發源地。1920年9月《新青年》恢複在上海印行,1920年11月中國共産黨第一個黨刊《共産黨》在上海問世,《共産黨宣言》中譯本發表在上海,第一部《黨章》誕生在上海……在中國共産黨建立和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戰争時期,上海是黨的出版中心;在全民族抗戰時期,上海是黨的出版重鎮;在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全國性勝利時期,上海是黨的出版堡壘。從黨的建立到革命勝利,上海始終是黨上司下的革命進步出版機構數量最多、出版人最多、成果最多的紅色出版高地。

在上海的人民出版社為何印上廣州的位址?看中國共産黨的“原版初心”

據初步統計,從1920年中國共産黨發起組建立至1935年上海臨時中央局出版部奉命結束工作,僅中央直接創辦和上司的新青年社、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長江書店、無産階級書店、華興書局等出版機構所出版的圖書,已核實的就有150種左右。囿于帝國主義當局和國民黨反動派實行白色恐怖,黨的出版機構不得不經常采取變換書店名稱、借用各種“化裝”的方式從事發行工作。以人民出版社為例,在其出版的書刊上,印着“廣州人民出版社”字樣,社址則印為“廣州昌興馬路26号”。

《原版初心——黨的出版早期文獻萃編》總計收入15種據原版影印的中國共産黨早期在上海的出版物。

從15種書目的時間和出版機構看,從1920年到1930年,跨越了黨的建立、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戰争三個時期,包含了新青年社、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華興書局等各個時期黨在上海最重要的出版和發行機構。

在上海的人民出版社為何印上廣州的位址?看中國共産黨的“原版初心”

從15種書目的構成看,囊括了黨的早期圖書出版的主要類别:即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幫助學習馬克思主義和觀察蘇俄社會主義革命的闡述與參考之著,以及中國共産黨緻力于馬克思主義傳播,并應用于中國革命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探索。

在上海的人民出版社為何印上廣州的位址?看中國共産黨的“原版初心”
在上海的人民出版社為何印上廣州的位址?看中國共産黨的“原版初心”
在上海的人民出版社為何印上廣州的位址?看中國共産黨的“原版初心”
在上海的人民出版社為何印上廣州的位址?看中國共産黨的“原版初心”
在上海的人民出版社為何印上廣州的位址?看中國共産黨的“原版初心”

上海市出版協會理事長胡國強認為,《原版初心——黨的出版早期文獻萃編》為讀者了解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史,中國共産黨的思想理論發展史提供了極具研究價值的第一手文獻。“這些文獻中包含的思想和論斷,是我們黨幼年時期的思想記憶。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套萃編不僅是見證黨的百年曆史成長的文物,也将成為我們書寫第二個百年曆史的思想參照。”

“這套書的文化意義如同中國共産黨思想曆程的一部‘手稿’。”上海市委黨校教授黃力之認為,這套書是中國出版界,也是讀書界、知識界的一件大事。它以原生态的形式向讀者展示20世紀中國思想界的風雲際會,也展示了馬克思主義、共産主義的文獻是如何滲透到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如何在中國生根發芽,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共産黨如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幼稚到成熟的發展過程。

黨史研究專家完顔紹元認為,這套書的價值展現在四個方面:其一,從這套書的編者、作者和譯者群體可以充分考量黨的出版事業在黨的建立和奮鬥的曆程中的重要地位;其次,通過具體的内容、簡介,可以考述主題出版在中國共産黨出版史上由來已久的傳統和發展的過程;第三,通過影印出版保留了當時出版物的原生态樣貌,可以考尋在白色恐怖環境下紅色出版的叙事;最後,深入分析各出版物與其前後版本相關的聯系,可以看出黨的出版機構、出版物和出版人對中國現代出版事業的影響。

《原版初心——黨的出版早期文獻萃編》是上海出版界推動“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理論研究傳播品牌建設的又一成果。為編纂《原版初心——黨的出版早期文獻萃編》,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組,對中國共産黨早期在上海出版機構的出版物進行調查征集、整理影印。出版方、上海書店出版社社長孫瑜介紹,《原版初心——黨的出版早期文獻萃編》的圖書版式、封面都按原樣印制,最大程度還原曆史文獻的原貌。未來,上海理論界、出版界将不斷彙聚專家資源,創新傳播形式,充分挖掘利用上海豐富的紅色資源,打磨精品、熱品,為修好黨史必修課提供更多優秀的教科書。

在上海的人民出版社為何印上廣州的位址?看中國共産黨的“原版初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