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竟然還有“一次性詩歌”?這到底是誇獎,還是批評?

我們現在的生活裡,充滿了一次性的東西。一次性的餐具,一次性的雨衣,一次性的醫療器具……這些一次性的東西,在友善了我們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那就是垃圾增多了,對生态環境造成的損害加大了。

竟然還有“一次性詩歌”?這到底是誇獎,還是批評?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我們現代詩裡,竟然也有“一次性詩歌”。著名詩歌評論家謝冕,寫了一本書,叫《中國新詩史略》。在這本書裡,收錄了雷平陽的《瀾滄江在雲南蘭坪縣境内的三十七條支流》這首詩。在這本書裡,對于雷平陽這首詩,謝冕當然進行了評價。

竟然還有“一次性詩歌”?這到底是誇獎,還是批評?

這首詩展現了“單調中湧現的情景的更疊”和“江流‘一意向南’的堅定”。謝冕認為這是新穎的詩,有不可忽視的意義。不過,謝冕後來又說,這是“一次性”寫作,不能重複和模仿,否則就會敗壞讀者的胃口。

雷平陽的這首詩确實“單調”,單調得像在數數,或者是在背誦地理知識。這首詩也确實展現了向南的“堅定”,一直是“又南流”多少公裡,沒有别的。這首詩确實也夠“新穎”,新穎得從來沒有人想過,詩還可以這麼寫,或者說這麼寫出來的,竟然也能叫詩。

竟然還有“一次性詩歌”?這到底是誇獎,還是批評?

謝冕(圖檔來源于網絡)

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模仿,比如寫清江在恩施的多少條支流,長江在四川的多少條支流?再擴充一下,寫大别山的多少座山峰、318國道的多少個路口?這樣一來,是不是就打開了現代詩的一片廣闊的新天地?寫詩變得簡單了,隻要會看地圖就行。

顯然,這是不可取的。用謝冕的話說,這樣的詩隻能是“一次性”寫作。雷平陽這樣寫,是新穎,你再這樣寫,那就是惡心了,會“敗壞讀者的胃口”。也就是說雷平陽的這首詩是絕無僅有、獨一無二的。那這樣的詩還有存在的意義嗎?讀了這首“新穎”的詩,就不會“敗壞讀者的胃口”了嗎?

竟然還有“一次性詩歌”?這到底是誇獎,還是批評?

雷平陽(圖檔來源于網絡)

謝冕曾經說過,詩歌評論家是有責任将好詩挑選出來的,還說現在的詩歌圈子裡,互相吹捧的太多,“吹捧都是你好我好,其實都不是很好,沒有多好的詩。”謝冕這話說得确實沒錯,但他将雷平陽的這首《瀾滄江在雲南蘭坪縣境内的三十七條支流》收錄進自己的書裡,到底是褒是貶呢?

顯然,謝冕對這首詩是持褒獎的态度的,那這算不算“吹捧”?這樣的新穎,沒有任何借鑒意義,那這到底是“新穎”還是“光怪陸離、荒腔走闆”?所謂一次性詩歌,那就是寫了之後不會再寫,讀了之後不會再讀,像垃圾一樣扔掉,那這樣的寫作本身,是不是就是在制造垃圾?

竟然還有“一次性詩歌”?這到底是誇獎,還是批評?

我們現在經常看到,被評論家吹捧為“好詩”的詩歌,讀者讀來是大倒胃口。就拿今年爆紅的賈淺淺的詩來說吧,不是也有衆多評論家說,詩裡有“禅意”,有“靈性”,說賈淺淺是“天成的詩人”嗎?現在的所謂好詩,不都是一次性的嗎?有誰讀了一次,還想讀第二次的?

是以,現在的詩歌評論家們,是沒有好詩的标準的。他們隻看人,不看詩。他們以作者是誰作為評判詩歌好壞的唯一依據。有些人寫的詩,不好也是好,而另一些人寫的詩,好也是不好。所謂看菜下飯,變成了看詩人下評論。

竟然還有“一次性詩歌”?這到底是誇獎,還是批評?

我們不需要,至少是目前不需要所謂的“一次性詩歌”。這樣的詩歌除了制造更多的垃圾,毫無意義。什麼新穎、堅定,不是這樣表達出來的。在中國新詩的曆史上,不應該有一次性詩歌的位置,就像《平安經》,能算詩嗎?那裡不也有吹捧,不也有新穎、堅定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