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洪秀全尊奉儒家傳統,曾文正還會起兵讨伐嗎?一起看看

1854年2月,曾國藩(谥号文正)從衡陽移師北上,率17000兵馬浩浩蕩蕩開往長沙,準備讨伐洪秀全,消滅太平軍。出師時,曾文正釋出了一篇檄文,列舉太平天國之種種罪惡,打着捍衛儒家道統之旗幟,号召大夥起來消滅之:“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辟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如此,曾國藩巧妙避開當時尖銳的階級沖突、民族沖突,利用儒家思想做戰鬥武器,決心與打着“驅逐鞑虜,光複中華,建立天國”的洪秀全戰鬥到底,最終消滅之。那麼,若洪秀全尊奉儒家傳統,曾文正還會起兵讨伐嗎?檄文告知答案

洪秀全尊奉儒家傳統,曾文正還會起兵讨伐嗎?一起看看

洪秀全破壞儒家傳統,主要證據來自曾國藩這篇著名的《讨伐粵匪檄》,“粵匪焚郴州之學官,毀宣聖之木主,十哲兩庑,狼藉滿地。嗣是所過郡縣,先毀廟宇,即忠臣義士如關帝嶽王之凜凜,亦皆污其宮室,殘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壇,無朝不焚,無像不滅。”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非也。就拿毀滅郴州學宮一事來說,《郴州直隸州鄉土志》載“适粵賊犯彬,毀于兵”,說是被兵災毀滅,兵應該指的是清兵,曾文正此處有故意栽贓嫁禍之嫌疑。當然,太平天國運動早期,确實有毀滅傳統文化之過激舉動,但很快就被楊秀清抵制。洪秀全在南京成立删書衙,修改儒家典籍,想毀滅之。如此,東王楊秀清直接玩“天父下凡”,迫使洪秀全讓步,停止毀滅經典之行動。

洪秀全尊奉儒家傳統,曾文正還會起兵讨伐嗎?一起看看

短暫過激之後,洪秀全在各方壓力下,已經趨于理性,并沒像曾文正所說的那樣毀滅一切典籍、寺廟、學宮、道觀等舉動。捍衛傳統,保護文化,隻能是曾文正的戰鬥旗幟與工具,而不是真正目的。曾文正讨伐洪秀全,《讨粵匪檄》中有幾處已經明确告知答案。曾文正言:“自其僞君僞相,下逮兵卒賤役,皆以兄弟稱之,謂惟天可稱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這是啥意思呢?洪秀全号召大夥起來反抗封建統治,追求自由、平等,消滅現存的等級秩序,這侵犯了地主階級之政治利益。“農不能自耕以納賦,而謂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買以取息,而謂貨皆天王之貨。”洪秀全玩“公有制”,沒收地主财産,侵犯了地主階級經濟利益。當然,洪秀全之所言,并未做到,可确實觸犯了地主階級之政治、經濟利益。

洪秀全尊奉儒家傳統,曾文正還會起兵讨伐嗎?一起看看

曾文正,湖南儒學經世派之主要代表人物,是地主階級利益的堅定捍衛者,豈能允許自身利益受到侵犯呢?接下來,曾文正又挑起另一個沖突,即是挑起地域争鬥,制造沖突。如其所言:“粵匪自處于安富尊榮,而視我兩湖三江被脅之人曾犬豕牛馬之不若。此其殘忍殘酷,凡有血氣者未有聞之而不痛憾者也。”這就有意思了,洪秀全将湖南人視為牛馬、豬狗,事實果真如此嗎?非也,蓑衣渡大戰之後,太平天國精銳4000陣亡,南王馮雲山斃命,可謂是傷了元氣。進入道州之後,天地會、礦工等紛紛參加,聚衆6萬餘人,恢複實力;攻入嶽州、武昌之後,十餘萬漁民、水手、船夫、腳夫等參軍。短短半年,兩湖地區主動參軍之人多達20餘萬。兩湖貢獻大,其人員之咖位自然高,怎能說是裹挾呢?例如,忠二殿下李容發、水師首領唐正才等,無不是兩湖之人。

洪秀全尊奉儒家傳統,曾文正還會起兵讨伐嗎?一起看看

自然經濟形态下,中國各地相對比較封閉,彼此之間往來不多,因而形成了極為濃厚之地方意識、地域觀念。曾文正挑起湖南、湖北與廣東、廣西四省人員之間的沖突,玩“地域沖突”,讓兩湖、兩廣人士互相仇殺,進而為自己擴招兵馬創造條件,這一招實在高。接着,曾國藩又打起了“感情牌”,說滿清皇帝無罪,他給我們帶來福祉,是天下之明君,我們都要擁戴他。“昔漢唐元明之末,群盜如毛,皆由主昏政亂,莫能削平。今天子憂勤惕厲,敬天恤民,田不加賦,戶不抽丁,以列聖深厚之仁,讨暴虐無賴之賊,無論遲速,終歸滅亡,不待智者而明矣。”漢、唐、明皇帝殘暴,不能維護我們利益,是以大夥造反可以了解;滿清皇帝“皇恩浩蕩”,處處為我們着想,反對他就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這感情牌,有意思。

洪秀全尊奉儒家傳統,曾文正還會起兵讨伐嗎?一起看看

從《讨粵匪檄》之内容可知,就算洪秀全打着捍衛儒家傳統之旗幟,曾文正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還是會起兵讨伐,消滅太平天國。君不見,曾文正自我标明捍衛傳統,可湘軍将領、士兵,有幾個具有儒家正義精神呢?有幾個是真正的以天下為己任呢?曾國藩直屬軍團,鮑超“霆軍”、曾國荃“吉字營”,其軍紀之敗壞史上罕見,堪稱惡魔。曾國藩,人稱“曾剃頭”,斬殺降卒不少;李臣典,攻入南京後,死于“溫柔鄉”;曾國荃,自稱“揮金如土,殺入如麻”;席保田,打仗之最大樂趣,就是撈錢。可知,捍衛儒家傳統(天津教案時,曾文正可不敢繼續維護傳統了),隻是曾文正之遮羞布,而不是真正目的。對此,各位又是如何看。

參考書目:《奉天讨胡妖檄》、《讨粵匪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