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洪秀全尊奉儒家传统,曾文正还会起兵讨伐吗?一起看看

1854年2月,曾国藩(谥号文正)从衡阳移师北上,率17000兵马浩浩荡荡开往长沙,准备讨伐洪秀全,消灭太平军。出师时,曾文正发布了一篇檄文,列举太平天国之种种罪恶,打着捍卫儒家道统之旗帜,号召大伙起来消灭之:“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如此,曾国藩巧妙避开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利用儒家思想做战斗武器,决心与打着“驱逐鞑虏,光复中华,建立天国”的洪秀全战斗到底,最终消灭之。那么,若洪秀全尊奉儒家传统,曾文正还会起兵讨伐吗?檄文告知答案

洪秀全尊奉儒家传统,曾文正还会起兵讨伐吗?一起看看

洪秀全破坏儒家传统,主要证据来自曾国藩这篇著名的《讨伐粤匪檄》,“粤匪焚郴州之学官,毁宣圣之木主,十哲两庑,狼藉满地。嗣是所过郡县,先毁庙宇,即忠臣义士如关帝岳王之凛凛,亦皆污其宫室,残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朝不焚,无像不灭。”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就拿毁灭郴州学宫一事来说,《郴州直隶州乡土志》载“适粤贼犯彬,毁于兵”,说是被兵灾毁灭,兵应该指的是清兵,曾文正此处有故意栽赃嫁祸之嫌疑。当然,太平天国运动早期,确实有毁灭传统文化之过激举动,但很快就被杨秀清抵制。洪秀全在南京成立删书衙,修改儒家典籍,想毁灭之。如此,东王杨秀清直接玩“天父下凡”,迫使洪秀全让步,停止毁灭经典之行动。

洪秀全尊奉儒家传统,曾文正还会起兵讨伐吗?一起看看

短暂过激之后,洪秀全在各方压力下,已经趋于理性,并没像曾文正所说的那样毁灭一切典籍、寺庙、学宫、道观等举动。捍卫传统,保护文化,只能是曾文正的战斗旗帜与工具,而不是真正目的。曾文正讨伐洪秀全,《讨粤匪檄》中有几处已经明确告知答案。曾文正言:“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谓惟天可称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这是啥意思呢?洪秀全号召大伙起来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平等,消灭现存的等级秩序,这侵犯了地主阶级之政治利益。“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买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洪秀全玩“公有制”,没收地主财产,侵犯了地主阶级经济利益。当然,洪秀全之所言,并未做到,可确实触犯了地主阶级之政治、经济利益。

洪秀全尊奉儒家传统,曾文正还会起兵讨伐吗?一起看看

曾文正,湖南儒学经世派之主要代表人物,是地主阶级利益的坚定捍卫者,岂能允许自身利益受到侵犯呢?接下来,曾文正又挑起另一个冲突,即是挑起地域争斗,制造矛盾。如其所言:“粤匪自处于安富尊荣,而视我两湖三江被胁之人曾犬豕牛马之不若。此其残忍残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憾者也。”这就有意思了,洪秀全将湖南人视为牛马、猪狗,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蓑衣渡大战之后,太平天国精锐4000阵亡,南王冯云山毙命,可谓是伤了元气。进入道州之后,天地会、矿工等纷纷参加,聚众6万余人,恢复实力;攻入岳州、武昌之后,十余万渔民、水手、船夫、脚夫等参军。短短半年,两湖地区主动参军之人多达20余万。两湖贡献大,其人员之咖位自然高,怎能说是裹挟呢?例如,忠二殿下李容发、水师首领唐正才等,无不是两湖之人。

洪秀全尊奉儒家传统,曾文正还会起兵讨伐吗?一起看看

自然经济形态下,中国各地相对比较封闭,彼此之间往来不多,因而形成了极为浓厚之地方意识、地域观念。曾文正挑起湖南、湖北与广东、广西四省人员之间的矛盾,玩“地域冲突”,让两湖、两广人士相互仇杀,从而为自己扩招兵马创造条件,这一招实在高。接着,曾国藩又打起了“感情牌”,说满清皇帝无罪,他给我们带来福祉,是天下之明君,我们都要拥戴他。“昔汉唐元明之末,群盗如毛,皆由主昏政乱,莫能削平。今天子忧勤惕厉,敬天恤民,田不加赋,户不抽丁,以列圣深厚之仁,讨暴虐无赖之贼,无论迟速,终归灭亡,不待智者而明矣。”汉、唐、明皇帝残暴,不能维护我们利益,所以大伙造反可以理解;满清皇帝“皇恩浩荡”,处处为我们着想,反对他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这感情牌,有意思。

洪秀全尊奉儒家传统,曾文正还会起兵讨伐吗?一起看看

从《讨粤匪檄》之内容可知,就算洪秀全打着捍卫儒家传统之旗帜,曾文正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还是会起兵讨伐,消灭太平天国。君不见,曾文正自我标明捍卫传统,可湘军将领、士兵,有几个具有儒家正义精神呢?有几个是真正的以天下为己任呢?曾国藩直属军团,鲍超“霆军”、曾国荃“吉字营”,其军纪之败坏史上罕见,堪称恶魔。曾国藩,人称“曾剃头”,斩杀降卒不少;李臣典,攻入南京后,死于“温柔乡”;曾国荃,自称“挥金如土,杀入如麻”;席保田,打仗之最大乐趣,就是捞钱。可知,捍卫儒家传统(天津教案时,曾文正可不敢继续维护传统了),只是曾文正之遮羞布,而不是真正目的。对此,各位又是如何看。

参考书目:《奉天讨胡妖檄》、《讨粤匪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