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羹堯被解除兵權,毫無反抗能力,為何雍正仍執意要将其處死?

衆所周知,雍正皇帝的性格是“喜怒不定”的。他繼位之後,卻對年羹堯關懷備至,在他的奏折中經常出現諸如“爾出力效忠,朕實不忍。并無他言,祈上天佑爾”之類的朱批字樣。

作為皇帝任命的大将軍,平定西北首功當屬年羹堯

雍正元年,羅蔔藏丹津秦王因為不滿權力被剝削而叛亂。雍正帝任命年羹堯為“撫遠大将軍”前往征讨,結果清軍僅用十五日便徹底擊潰了叛軍。

年羹堯被解除兵權,毫無反抗能力,為何雍正仍執意要将其處死?

雍正劇照

年羹堯是以一役進爵一等公,地位烜赫一時。察西北戰事前後年羹堯與雍正帝的來往奏折中,更是充滿了興奮乃至肉麻的字句。

然而,這僅僅是表面現象而已。到了雍正五年,雍正皇帝便在谕旨中說:“平定青海,實系嶽鐘琪之功,年羹堯不過坐鎮指揮而已”。

作為皇帝任命的大将軍,平定西北首功當屬年羹堯,但僅僅兩三年過去,雍正卻将嶽鐘琪置于首位,其過河拆橋之心性可見一斑。

年羹堯被解除兵權,毫無反抗能力,為何雍正仍執意要将其處死?

年羹堯恃功驕縱、利令智昏

當然,此事之轉變,不應僅僅歸罪于雍正皇帝的性格。年羹堯的确是有功勞,但與此同時,他的貪婪也是一貫的。他早就開始利用自己巡撫、總督之職權侵蝕軍需。

如在青海平定戰争期間,總兵黃喜林奉命将所得金佛、珠寶、金銀、狐皮、綢緞等裝了四十餘車,交給了年羹堯的管家魏之耀。

此後,年羹堯聚集起巨大的财富。應該說,像他這樣貪婪的大員,在康熙、乾隆執政時期比比皆是,隻不過康熙和乾隆都是睜一眼閉一眼的皇帝。

年羹堯被解除兵權,毫無反抗能力,為何雍正仍執意要将其處死?

然而,雍正帝既不“承前”亦不“啟後”,他繼位之後就開始大力整頓吏治、懲辦A錢之徒。僅從内政方面來看,筆者認為雍正是曆代帝王之典範。

遺憾又可恨的是,年羹堯對自己主子的思想和作風頗為了解,卻仍然肆無忌憚。是以,隻能說他是恃功驕縱、利令智昏了。

從雍正二年春季起,随着功高爵顯,年羹堯的野心也急劇膨脹。當時,朝廷權貴都很迷信星象、占蔔、算命。是以在康熙後期和雍正初年,常有一些道士、喇嘛、算命先生出入有政治野心的王公貴族府中,他們推波助瀾,制造出一起又一起危害皇朝穩定的政治事件。

年羹堯被解除兵權,毫無反抗能力,為何雍正仍執意要将其處死?

年羹堯也不例外,他豢養着靜一道人曹濤安和術士鄒魯,他們找到一條“圖谶碑記”,其中的内容大意是說年羹堯應當承運為帝,歲在丙午,正宜起手。年羹堯竟然對此深信不疑。

然而,事實與此正相反。對雍正皇帝來說,年羹堯的問題是他必須着手解決的。不僅因為年羹堯有很大的政治野心,還在于他擁有不可小觑的軍事實力。

是以,為了對付年羹堯,雍正帝做了兩件事。

年羹堯被解除兵權,毫無反抗能力,為何雍正仍執意要将其處死?

一方面他用公開的谕旨造“輿論”,目的是向全國傳達一個資訊——年羹堯已經失寵,風向變了。另一方面,雍正通過給大臣的密折朱批,向他們提前“打招呼”。

做好了準備,隻待機會的到來。事實上,年羹堯在雍正三年就被免去了大将軍,被解除了兵權。緊接着,沒有反抗能力的年羹堯,又犯了一個文字錯誤,為雍正提供了整治他的借口。

是以說,年羹堯被處死,可謂是咎由自取、罪有應得。他從功臣到罪人,不僅僅是因為他犯了一個錯誤,即便他沒有了兵權,因為他的“恃功驕縱”,雍正依然會處理掉他,隻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差别而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