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捷克在德國入侵前,為什麼拒絕蘇聯好意?其實是怕蘇聯人不走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首腦坐到了一起,這次會議不為别的,主要是為之前達成的交易,簽訂一個手續。其實捷克的代表也來了,但不允許參會,隻能在旁邊的屋子等待結果而已。結果就是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割讓給了德國,也就是曆史上臭名昭著的慕尼黑陰謀。

捷克在德國入侵前,為什麼拒絕蘇聯好意?其實是怕蘇聯人不走

當然,在這個時間段英法兩國和德意兩國都有着自己的打算。英法兩國是希望禍水東引,盡管這隻是一廂情願,但英法兩國為了本國利益,還是選擇了出賣盟友。

而德國目的也很明顯,捷克的位置很特殊,一旦德軍占領了捷克斯洛伐克,歐洲的大門就等于敞開了。向東既可以進攻蘇聯,向西又可以進攻英、法。

捷克在德國入侵前,為什麼拒絕蘇聯好意?其實是怕蘇聯人不走

《慕尼黑協定》簽署後蘇聯曾經表示願意相捷克斯洛伐克提供軍事幫助,但是貝奈斯以不現實為由拒絕了蘇聯的建議。

西方國家紛紛出賣了捷克,還落井下石,這讓捷克人心裡涼飕飕的。但好不容易有一個國家不懼怕德國的淫威,敢公然的支援捷克,甚至提供幫助,可捷克人竟然還拒絕了。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捷克在德國入侵前,為什麼拒絕蘇聯好意?其實是怕蘇聯人不走

捷克斯洛伐克其實建立的很晚,是一戰後一個新生的國家。奧匈帝國瓦解後,捷克與斯洛伐克聯合,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捷克一戰後的獨立,少不了西方國家的幫忙,捷克還與并與法國有互助條約。

捷克雖然是世界頂級的工業強國,但國家戰略縱深小,人口少,農業和輕工業相對薄弱,實力比當時如日中天的德國差不少。

捷克在德國入侵前,為什麼拒絕蘇聯好意?其實是怕蘇聯人不走

眼看西方盟友紛紛放棄了捷克,這讓捷克人心裡不免涼嗖嗖的,失去了抵抗的底氣。但是總統貝奈斯卻拒絕了,正如總統貝奈斯所言:蘇聯人來了就不走了。

由于貝奈斯對社會主義的偏見和對英國法國的幻想,他還是寄托希望于英國和法國的“幫助”,可惜他認錯了人。

捷克在德國入侵前,為什麼拒絕蘇聯好意?其實是怕蘇聯人不走

就在他流亡海外的時候,特别是二戰後期,他的觀念發生了改變,不再相信西方國家,反而開始傾向于和蘇聯合作,盡管他并不接受蘇維埃制度,特别是從捷克的地理位置上,他希望可以東西兼顧,開始推行他的平衡政策。

是以貝奈斯最終還是選擇了與蘇聯合作,與斯大林簽署了捷克斯洛伐克和蘇聯的互保條約,這個條約也規定了戰後的合作,這樣蘇聯就成為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保障國。

捷克在德國入侵前,為什麼拒絕蘇聯好意?其實是怕蘇聯人不走

二戰結束後,貝奈斯後半生始終在無奈中度過,1948年因為眼睜睜的看着蘇聯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主動辭去總統職位,并在當年憂憤而死。

恐怕貝奈斯做夢都沒有想到,他當年拒絕斯大林時說的話,成為了現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