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長是反人性的,做難而正确的事

作者:江青白

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反而對成長更有利。比如早睡早起對身體好,但是大家習慣性熬夜,白天昏昏欲睡,晚上追劇不斷。

雖然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但還是舍不得早睡。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成長這件事,我會從三個點來介紹成長的發展邏輯。分别是成長的定義,成長的正确方式,如何實作快速成長。

什麼是成長?

一個人的成長分為兩個方面,分别是身體上的成長跟心理上的成長。

身體上的成長,我們能夠直覺感受,比如長高了長胖了,變得更結實了等等。

心理上的成長,是最不易察覺的地方,也是最需要關注的地方。

我們在談論一個人的時候,評價對方時經常會涉及到這個人是否成熟,這裡的成熟就是心理上是否成熟。

有的人年紀不是很大,但說話有條理,辦事幹脆,讓人感覺到安全放心,這就是心理上成熟的表現,也是随着時間的推移,在事上磨練的結果。

我有一個朋友,時候特别照顧朋友的感受。

吃飯時他會提前定好餐廳,會記住每位朋友的口味,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有沒有什麼忌口他都知道,吃飯的時候總能讓人感到心情愉悅。

如果吃飯的人特别多,他會盡可能地照顧每個人的感受避免有人掉隊,朋友有需要幫助的,他也很樂意提供幫助。

很多人都願意跟他交朋友,現在經營着一家工作室,收入很客觀。

平常沒事的話,我們會一起聊一些事情。

成長的正确方式是什麼?

昨天晚上我發了一篇關于35歲的文章,收到了很多讀者的回報。

有些人剛剛失業,有些人擔心自己的35歲,都是對自己能力邊界的不确定。

能力邊界是指自己現有的能力所能勝任的工作範圍。比如,你很擅長寫人物稿件,你可以勝任編輯,新媒體寫作的職業,但如果你隻會寫作,那麼編輯就是你的能力邊界。

在35歲之前我們都會面對兩種選擇,一種是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另一種是探索自己的第二曲線,這種互相沖突的觀念一直貫穿在我們工作的始終。

如果想要避免這樣的沖突,從一開始我們就要選擇長期對自己有價值且能夠産生複利的工作。

比如寫作這件事情在短期來說并不能給我帶來穩定的收入,但從長期來說,我的發展空間是無限的,我能寫出很好的文章,我可以做編輯,可以做作家,也可以做教師指導别人寫新媒體文章。

世界上永遠不缺螺絲釘的工作,螺絲釘的工作也終會被機器取代,成長的正确方式就是做高價值的創造性工作,給自己帶來長期的滿足。

如何實作快速成長?

每個人的成長階段是不同的,但是成長的底層邏輯是相同的,都需要克服自己的本性,做難而正确的事。

我們的大腦是很懶的,一動腦就會犯困,遇到困難就會退縮,這是我們大腦的本來機制。

比如寫作對我們很重要。剛要提筆寫的時候,大腦就會發出不要寫了,太累了的信号,如果我們接受了它的指令,就會放棄這一行為。

想要實作自己的快速成長,第一件事就是克服自己的本性,大腦發出信号時,問自己一句為什麼不做這件事。

經常這樣問自己,你的行動力會提升,你對自己也會有更深的認識。

行動的過程中強化自己的信念,讓自己做正确的事情,并強調這件事情很重要,做起來很容易,時間久了,你就會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變化。

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了,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啟發。

我是江青白緻力于終身閱讀成長寫作,關注我,總有一本書,一篇文章能夠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