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怠工”的龐統,用計暗逼劉備三選其一,成功上位

大家都知道,蜀漢軍中不乏舉世聞名的人才,最有名的當然要數諸葛孔明了,談論起三國時期的風雲人物,号稱“卧龍”的孔明先生當仁不讓地排在最前列。諸葛亮的儒雅風度和神機妙算,給後世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故事。請葛亮的形象深入人心,總讓人們覺得如果劉備不請諸葛亮出山,恐怕就霸業難成了。

“怠工”的龐統,用計暗逼劉備三選其一,成功上位

“鳳雛先生”龐統劇照

然而,在那個風雲際會的三國時代裡,世道衰微,社會紛亂,許多有志之士勇敢地從書齋走出來,想憑一身的本領報效大漢王朝,用自己綿薄之力扛起社會興亡的責任,諸葛亮就是這許許多多柔弱書生中的一個,而号稱“鳳雛先生”的龐統更是其中之一。

龐統,字士元,湖北襄陽人,曾經是劉備軍中有名的謀士。

他年輕的時候,雖然滿腹經綸,極具才華,但卻不為世人所知。直到二十歲那年,他特意去拜見了當時的名士司馬徽,這種不被看好的狀況才得以改善。

司馬徽初見龐統的時候,隻見這個年輕人相貌平平的,沒有感到有什麼特别之處。直到龐統不動聲色地在桑樹下和司馬徽攀談起來。兩人整整談了一天,談話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社會時局,無所不談。龐統的見識讓司馬徽不禁對他刮目相看,終于,司馬徽漸漸被龐統的學識和見解折服了。

“怠工”的龐統,用計暗逼劉備三選其一,成功上位

經過這次的談話,司馬徽逢人便說龐統的本領了得,在南州這個地方的士人,恐怕沒有誰能夠比得上龐統,龐統漸漸出名了,被人稱作“鳳雛”。

“怠工”求進,走向更寬闊的舞台

赤壁開戰之時,龐統是周瑜的部下,他深感劉皇叔的偉大抱負,便留在劉備軍中,以縣令的身份坐守耒陽。在此期間,龐統卻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樣勵精圖治、勤勉工作,相反的,他對于一般性的縣衙工作不理不睬,最後因為工作的疏忽和本人的“不勤奮”被罷免了官職。

發生這樣的事情,劉備就對于這位名聲在外的“鳳雛先生”的才能有所懷疑,覺得名過其實了。更何況魯肅曾對劉備說起過龐統,對他的評價也并不高。不過雖然如此,劉備卻也記得徐庶也曾經對他說過:”卧龍、鳳雛此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

“怠工”的龐統,用計暗逼劉備三選其一,成功上位

劉備此時正是急需人才之際,因而對龐統也就聽之任之。但是,龐統為什麼不勤縣務,有意“怠工”呢?

原來龐統深知劉備對自己的看法,如果按照劉備的安排,他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好的縣令,而一個縣豈能容得下他龐統的志向呢!他關心的是天下大事,他才不會隻固守在一個地方死守過日子的。用“怠工”的方式免去縣令之職,才能繼續跟随劉備走向更寬闊的舞台,實作人生的抱負。

“怠工”的龐統,用計暗逼劉備三選其一,成功上位

讓劉備被動選擇的三選一計策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劉璋因張魯之患,請劉備入蜀共抗張魯。此時劉璋的下屬法正等人遊說劉備趁機拿下益州,但因為法正等人畢竟不是自己的謀士,是以劉備心中猶豫不決,無法做出決斷。

這個時候,龐統站了出來,他給劉備分析了益州和此次機會的重要性。在龐統的分析下,劉備這才下了進駐益州的決心。

一年後,龐統再次向劉備獻策,這次龐統所說的計劃就是讓劉備直接奪取蜀中這塊最大的根據地。

龐統給劉備出了上、中、下三條計策:

上策:奇襲成都

中策:詐取涪城

下策:退守白帝。

最終,劉備采用了中計:詐取涪城。

“怠工”的龐統,用計暗逼劉備三選其一,成功上位

此後,劉備便以涪城作為根據地,攻克了許多城池,打敗了劉璋,将益州占為己有,正式入駐了蜀地。在劉備猶豫不決的時候,正是龐統的上中下三策,才使他下定決心,抛開道德層面的顧忌,為自己的霸業邁出了最為關鍵的一步,否則,以劉備的性格,不知道還要圍繞蜀地跑多少個圈子。

自此以後,劉備對龐統可謂言聽計從了。

“怠工”的龐統,用計暗逼劉備三選其一,成功上位

一文君說:

龐統對劉備這種顧及劉璋同是劉氏宗親的心思了如指掌,是以獻上三策。而這三策乍看各有各的道理,但是真正可以實施的隻有中策一條而已。如果單獨隻獻中策一計,劉備一定會推托考慮,而同時獻上三策,就在無意之間讓劉備做了一次被動的選擇,進而奪取了蜀地。

由此可見,龐統的三策,不僅是熟悉戰略的結果,同時也是深谙人性的結果。

“在曆史的長河裡,有我們祖先的智慧,透過曆史看人生,你的人生你做主”,謝謝關注!

參考資料:

《三國志》

版權注明:本文系作者“蒼海一文”原創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聲明: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