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天一個漢字——蒙

蒙 méng,眼睛被蒙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被蒙蔽。

一天一個漢字——蒙

今天我們來認識【蒙 méng】這個字。

【字形演變】

冃,既是聲旁也是形旁,是“冒”的本字,表示将帽子套在頭上。冡,甲骨文(冃,“冒”,将帽子套在頭上)(隹,小鳥),表示罩住小鳥。篆文以“豕”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隹”,表示罩住野豬。篆文異體字在“冡”基礎上加“草”寫成“蒙”,表示用草木枝葉遮蔽,使人看不見。

【書法名家】

一天一個漢字——蒙

【字詞釋義】

〈名〉

(形聲。從艸,冡( méng)聲。本義:草名)

草名。即菟絲 。旋花科。

雲氣

秋天雖是晝夜停勻時候,究竟日出日入,有蒙氣傳光,還覺得夜是短的。——《老殘遊記》

〈動〉

遮蔽;覆寫

蒙絡搖綴。——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欺騙,隐瞞

上下相蒙。——《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蒙受

以蒙大難。——《易·明夷》。鄭注:“遭也。”

敬詞。承蒙

〈形〉

迷茫,廣闊而看不清。彌漫籠罩 。

引申為蒙昧無知

細雨的樣子

廣大 。

【字的故事】

一天一個漢字——蒙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宋 蘇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晴天,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隐時現,眼前一片迷茫,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麼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解讀:蘇轼(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号東坡居士。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

詩人在西湖飲宴那天,早晨露晖萬道,入暮細雨空濛,景物反差很大。從“晴方好”“雨亦奇”的深情禮贊中,可以體會到詩人揮毫時勃勃的興會。把西湖比西子,西湖也是以又名西子湖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