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是“八佰”之一,抗戰勝利隐姓埋名,身份被曝光後的4天逝世

文/紀布

話說,今天要講述的主人公,曾是著名“八佰”壯士之一,此人在成功防守四行倉庫後,就選擇返還故裡準備過隐姓埋名的生活,數十年後他的身份被曝光後,在之後的4天,這個英雄就離開了人世。

此人名為周大發,于1914年的7月出生在湖北省的監利汪橋鎮,父母都是地道地道的貧苦農民,在周大發12歲的時候,迫于家裡的生計不得不給地主放牛,為的就是能讓家人吃上一口熱飯。

到了1930年,紅軍将周大發所在的縣城解放後,建立蘇維埃當局,同時開始号召當地年輕人學習先進文化知識。周大發借此機會來到了湖南的華容接受教育,此期間日子過得到也算入太平。

此人是“八佰”之一,抗戰勝利隐姓埋名,身份被曝光後的4天逝世

可是,這樣安逸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多長時間,敵人就開始對“蘇區”進行各種襲擾,甚至還不惜使用轟炸機來轟炸這裡,這使得人心惶惶,于是,學校決定轉移到農村。

在周大發與學校的師生們一同來到農村進行警戒時,第一次感覺到戰争的殘酷與自己與戰火是離得那麼近。此時的他比以往更加思念親人與家,畢竟這時候的周大發才年僅16歲,是一個半大不大的孩子。

到了1931年的6 月,洪湖發了大水,我軍不得不轉移到漢川縣,此時周大發因為受到了輕傷準備去洪湖,在路途中他卻發現有很多人正從洪湖向外地逃荒,再知道原因後,周大發決定帶着一家自向湖南方向逃荒。

此人是“八佰”之一,抗戰勝利隐姓埋名,身份被曝光後的4天逝世

在那個動蕩不安的時期,逃荒的生活可謂是異常艱辛,為了家人們糊口,周大發不得不來到餘複興糧行喂豬謀取生計。在這之後,周大發選擇了加入國民革命軍,之後又跟随大部隊一同來到了上海與小鬼子交戰。

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期間得到上級指令,周大發所部為了掩護大部隊成功撤退被留在四行倉庫阻擊日寇,團長謝晉元率領400多名死士死守四行倉庫,多次擊退日寇的正面進攻。

中日雙方在持續了4天4夜的慘烈戰鬥中,英法兩國強行進行幹涉,中日雙方于是達成暫時撤軍的協定,之後,這支抵禦日寇的部隊一直被關押在英租界,長達4年之久。

此人是“八佰”之一,抗戰勝利隐姓埋名,身份被曝光後的4天逝世

在日軍占據租界後,周大發等人又被移交給日軍,再次被關押到了南京“老虎橋”監獄等。1944年的10月,周大發被日本人釋放,被發配到了日本合作社進行工作。

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周大發決定隐姓埋名又被安置到了鼓樓醫院工作,就這樣一直安穩的地幹到了1975年退休。

周大發是“八佰”壯士之一,始終銘記着曾經與自己一同并肩作戰的生死戰友,在1984年時,他從報紙上得知自己昔日的團長謝晉元早已去世傷心不已。

此人是“八佰”之一,抗戰勝利隐姓埋名,身份被曝光後的4天逝世

晚年的周大發一直住在養老院,有一天,在養老院工作義工小陳無意間發現這個周大發真正的身份。眼前這個形象普普通通,教育程度不高的老人,偶爾還冒出一兩句帶有方言的日語竟然是一個抗戰英雄,而且還與謝晉元有關系。

當時,小陳并沒有太過在意,直到小陳在報紙看到相關報道——“迎接抗日将士遺骸回國”才突然想起來,自己照顧兩年多的周老爺子可能就是“八佰”壯士之一的幸存者。

于是,小陳就直接聯系到了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并将自己的猜想全都告訴了相關從業人員。得到肯定後,一時間老人的身份引起社會諸多媒體與各界人士的關注。

此人是“八佰”之一,抗戰勝利隐姓埋名,身份被曝光後的4天逝世

到了2009年的3月,經過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副館長的多方核實,證明周大發老人就曾經的“八佰”壯士之一。

館長帶着從業人員與媒體一同來到養老院探望這位老英雄,但此時老人的身體情況不容樂觀,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在周大發老人的真實身份被公開後的第4天就因病逝世,享年95歲。

之後,周大發老人的骨灰被當地民政部門安葬到了南京南象山公墓,讓老人與他昔日的老戰友們“團聚”,這也算是完成老人“歸隊”的多年遺願。

此人是“八佰”之一,抗戰勝利隐姓埋名,身份被曝光後的4天逝世

本文參考資料:《中國抗日戰争全紀錄1931-1945》,《淞滬會戰》,《知網相關資料——四行倉庫之戰相關記載》,《百度百科相關詞條——淞滬會戰,八佰,周大發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