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幫最後的大佬張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孫,靠保護慈禧發迹

在民國時期,老上海的青幫絕對是一個叱咤風雲的幫派,三教九流,各色人物混在一起,靠着極嚴格的幫規,在上海灘就沒有辦不了事情。

超級大佬的地位

既然提青幫,就得有大佬,大家一定會想到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等人。

實際上,這幾個大佬當時在上海灘的确都是風雲人物。

但是,一個人物站在他們面前,他們都得老老實實的。這個人,就是被稱為青幫大佬中的

超級大佬張仁奎。

青幫最後的大佬張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孫,靠保護慈禧發迹

那麼,他到底有着什麼樣的地位,讓黃金榮、杜月笙他們這樣臣服呢?畢竟這幾個人也都是當時有頭有臉的人物。

首先就是輩分的問題了。因為青幫早有幫規,下一輩必須尊重上一輩。

實際上,黃金榮是張仁奎的徒弟,杜月笙是他的徒孫,張嘯林則是他的侄孫。

據資料記載,青幫剛剛組建的時候,祖師爺就定了一個輩分,有十二個字,要求青幫世代就按這個輩分相傳。

青幫最後的大佬張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孫,靠保護慈禧發迹

可是,當時這位祖師爺可能也沒有想到,以為他死後青幫傳個幾輩也就是完事了,根本沒想把這十二個字輩分用完。

可不想,青幫的生命力很強,發展很穩當,還真把這十二個字用完了,等到了張仁奎這一輩的時候,竟然沒有字了。

後來又加了四個字,而張仁奎就是占了這四個字一個“大”字輩,後來,青幫就不是純粹的傳統的青幫了,因為分支很多了,是以,張仁奎也被稱為青幫最後的大佬。

青幫最後的大佬張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孫,靠保護慈禧發迹

如果隻是說青幫的輩分問題,可能不足以說明大佬這兩個字。那就再看看他的門生有多少。

先從軍界的算起,浙江督軍盧永祥,任江西督軍的李純,淞滬和兖州鎮守使的何豐林。

再看看政界的,大家熟知的就有吳鐵城、鄭介民、錢大鈞、胡蘭成等。其他幫會的就更别說了,王亞樵、高士奎等,都是他的門徒。

光是這些人和這些人織出的關系網來看,張仁奎都是在這些關系網的頂端,那些大佬們敢不敢惹他,就非常明了了。

青幫最後的大佬張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孫,靠保護慈禧發迹

發迹于保護慈禧

張仁奎能拼出這一番天地那也是不容易的。

清朝末年,中國積貧積弱,内憂外患,張仁奎的家在窮鄉僻壤,活着都困難,盜賊橫向,各家為了保護自己,男人都得在外面學兩招,否則,看家護院都不行。張仁奎也是如此。

從小,他的父親就把他送到鎮上一個拳師那裡,學習基本的國術。

還别說,他的悟性很好,身體靈活,後來,縣裡組織大比武,張仁奎輕裝上陣,拔得縣裡比武頭籌,成為武狀元。

青幫最後的大佬張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孫,靠保護慈禧發迹

八國聯軍入侵後,義和團在各團蜂擁而起,張仁奎有一身好武藝,便加入了義和團。

當時,慈禧對義和團還是非常支援的,是以,義和團初期發展很好,張仁奎也因為與洋人的戰鬥中非常勇猛,很快得到了提拔,一路做到了慈禧的護衛。

八國聯軍攻下北京,慈禧和光緒倉惶西逃,而張仁奎一路衣不卸甲,寸步不離慈禧,得到了慈禧的青睐,一路全程安全順利,這讓他成為清末知名的保镖。

青幫最後的大佬張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孫,靠保護慈禧發迹

後來,因為他武藝高強,被海門緝私營管帶徐寶山收下,徐寶山本是青幫大佬,張仁奎拜師後自然輩分極高,再加上他打仗勇猛,漸漸成為了徐寶山的心腹。

後來,徐寶山被清政府招安,張仁奎成為徐寶山手下重要将領,帶着一部分人駐守鎮江。因為當時的革命形勢風起雲湧,張仁奎秘密加入了同盟會。

青幫最後的大佬張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孫,靠保護慈禧發迹

投身革命結合孫中山

張仁奎頭腦清醒,他看清了革命形勢,覺得清朝已經搖搖欲墜了,滅亡是必然的,是以,他與同盟會的聯系更加密切。

辛亥革命發起後,得到了各地積極響應,身為同盟會員的張仁奎當然擁護徐寶山反清。

不久後,開始進攻南京。當時,南京駐守的清軍是張勳,辮子軍的戰鬥還是非常強的。

青幫最後的大佬張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孫,靠保護慈禧發迹

徐寶山

但是,張仁奎武功高強,在戰鬥中往往身先士卒帶着人沖鋒,而且他手中的大刀上下翻飛,殺得辮子軍丢盔棄甲。

特别是他手劈張勳手下第一悍将韓虎,一時間讓辮子軍聞風喪膽,再沒有将領敢與他對峙了。

就這樣,南京光複了。

南京光複後,革命軍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迎接孫中山到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當時,各地硝煙正濃,孫中山來南京的安全問題提上了日程。

青幫最後的大佬張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孫,靠保護慈禧發迹

這時,張仁奎自告奮勇去迎接孫中山。一來他對孫中山仰慕以久,二來南京這一段路程他都曾經跑過,對環境還是非常熟悉的。

革命軍最後同意由他迎接孫中山,并順利護送孫中山到南京。

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因為革命有功,徐寶山的部隊升格為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而張仁奎則榮升77師混成旅旅長。

青幫最後的大佬張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孫,靠保護慈禧發迹

後來,徐寶山投靠袁世凱,不料被袁世凱算計而身亡,張仁奎在這支部隊中,始終是老二的身份,徐寶山身亡後,他不久便掌控了這支部隊。

不久後,軍閥混戰。直系馮國璋拉攏張仁奎,命他為通海鎮守使。

手中既有兵,他又是青幫的大佬,又有革命黨的身份,再加上江淮一帶到處是他的門徒,他很快成為江淮一帶的大佬,軍政商界無一不把他當成頭面人物,争着去拜訪,勢力越來越大,門徒也越來越多。

青幫最後的大佬張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孫,靠保護慈禧發迹

巧妙周旋蔣介石

曹锟當上總統後,想武力統一中國。張仁奎再次陷入了軍閥混戰。實際上,這幾年他在江淮一帶得到了休養生息,勢力得到了擴大。

而這一次參加軍閥混戰,他還是想趁機再擴大一下,并拿下上海。

沒想到,浙江的盧永祥根本不是他的對手,不到一個月,地盤便全丢了,張仁奎順利進駐上海。

這一駐可不得了,在上海的黃金榮、杜月笙都知道青幫大佬來了,都來拜貼,他的家門每天都是門庭若市,想擠起來都難。

青幫最後的大佬張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孫,靠保護慈禧發迹

就在這時,他認識了蔣介石。當年,蔣介石在上海搞投機失敗,為了生存拜到了黃金榮,黃金榮引見他認識了張仁奎,蔣介石看中了他的地位,投了貼子,成為了張仁奎的徒弟。

有張仁奎罩着,蔣介石總算有了一線生機。

張仁奎過60大壽的時候,蔣介石那時還是黃埔軍校校長,專程派人送上一幅壽聯:

“軍界宿星,幫會元魁。”

可見,張仁奎在當時的地位。

青幫最後的大佬張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孫,靠保護慈禧發迹

後來,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徹底掌握了國民黨的生殺大權,他特别在意自己投奔青幫這段事情,害怕别人知道了,亂議論。

張仁奎有自知之明,将蔣介石的貼子退了回來,恭敬地稱他為委員長。

不但這樣,他還正式宣布歸順國民政府,交出了部隊,稱自己六十多歲了,也帶不了,更是辭去了軍職。

這裡還有一件有趣的事兒。韓複榘是不折不扣的山東王,腳一跺,所屬都發顫。但是,有一天卻發生了一個特殊情況。

而張仁奎從此寓居上海,平時收一些門徒。但是,他的地位卻在青幫無人取代,反而因為政界、軍界、商界等關系,勢力更加穩固了。

青幫最後的大佬張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孫,靠保護慈禧發迹

吓得韓複榘一跳

那是韓複榘剛上任山東督軍不久,現生心,要召開全省軍政會議。這要在平時,哪一個敢遲到?

可開會那一天,卻出現了意外情況,除了一個處長按時到會以後,其餘人都沒有來。

韓複榘大發雷霆,查究這是為什麼?原來,張仁奎正在滕縣老家給兒子辦喜事,山東所有軍政要員都去了。

青幫最後的大佬張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孫,靠保護慈禧發迹

韓複榘頓時吓了一身冷汗,雖然他早就聽說張仁奎這個人,雖然神通廣大,但還是沒把他放在心上。

可沒想到,他竟然在山東做到一呼百應,所有軍政官員都去他家随禮,如果這些人都被張仁奎拉走了,那自己在山東還能坐穩嗎?

韓複榘不是傻子,他當即決定,立即和張仁奎合作。為此,他做了兩件事,第一,給張仁奎發了電報賀喜,二是派出專列接張仁奎到濟南來。

青幫最後的大佬張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孫,靠保護慈禧發迹

張仁奎本和韓複榘沒有交集,這樣一來,有些不好意思,便來到了濟南。誰知,他一進政府大廳,這裡布置的富麗堂皇,剛一坐定,韓複榘便上前跪拜,大聲說道:

“師父,請您收下徒兒吧!”

把張仁奎搞得哭笑不得,最終收下了韓複榘。

晚年,張嘯林當了漢奸,蔣介石要除掉他,把這事交給了戴笠。戴笠懾于青幫的勢力,也不敢輕舉妄動。

為此,他專門找人送信,拜訪了張仁奎,試探着征求張仁奎的意見。

青幫最後的大佬張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孫,靠保護慈禧發迹

張仁奎雖然是大佬,但還是有一顆愛國心的,幫會裡出了賣國賊,他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忍的。

是以,他直接對戴笠說,這事就不煩勞你了,我們幫會内部當然要清理門戶,我們自己來解決。

後來,為了穩妥起見,張仁奎派人到香港聯系杜月笙,表示這事交給他辦。來人帶來了張仁奎的一封信。

青幫最後的大佬張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孫,靠保護慈禧發迹

杜月笙很少見張仁奎的信,事關重大,他不敢确認,便一直問是不是張仁奎的意思,直到得到确認才動了手,最後除掉了張嘯林。

抗日戰争時期,日本人攻占了上海,蔣介石想把他接出來。但是,張仁奎說自己年齡大了,折騰不起了,便一直住在租界内。

日本人一直想拉攏張仁奎,但張不為所動。1944年12月底,張仁奎謝世,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