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帮最后的大佬张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孙,靠保护慈禧发迹

在民国时期,老上海的青帮绝对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帮派,三教九流,各色人物混在一起,靠着极严格的帮规,在上海滩就没有办不了事情。

超级大佬的地位

既然提青帮,就得有大佬,大家一定会想到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人。

实际上,这几个大佬当时在上海滩的确都是风云人物。

但是,一个人物站在他们面前,他们都得老老实实的。这个人,就是被称为青帮大佬中的

超级大佬张仁奎。

青帮最后的大佬张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孙,靠保护慈禧发迹

那么,他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地位,让黄金荣、杜月笙他们这样臣服呢?毕竟这几个人也都是当时有头有脸的人物。

首先就是辈分的问题了。因为青帮早有帮规,下一辈必须尊重上一辈。

实际上,黄金荣是张仁奎的徒弟,杜月笙是他的徒孙,张啸林则是他的侄孙。

据资料记载,青帮刚刚组建的时候,祖师爷就定了一个辈分,有十二个字,要求青帮世代就按这个辈分相传。

青帮最后的大佬张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孙,靠保护慈禧发迹

可是,当时这位祖师爷可能也没有想到,以为他死后青帮传个几辈也就是完事了,根本没想把这十二个字辈分用完。

可不想,青帮的生命力很强,发展很稳当,还真把这十二个字用完了,等到了张仁奎这一辈的时候,竟然没有字了。

后来又加了四个字,而张仁奎就是占了这四个字一个“大”字辈,后来,青帮就不是纯粹的传统的青帮了,因为分支很多了,因此,张仁奎也被称为青帮最后的大佬。

青帮最后的大佬张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孙,靠保护慈禧发迹

如果只是说青帮的辈分问题,可能不足以说明大佬这两个字。那就再看看他的门生有多少。

先从军界的算起,浙江督军卢永祥,任江西督军的李纯,淞沪和兖州镇守使的何丰林。

再看看政界的,大家熟知的就有吴铁城、郑介民、钱大钧、胡兰成等。其他帮会的就更别说了,王亚樵、高士奎等,都是他的门徒。

光是这些人和这些人织出的关系网来看,张仁奎都是在这些关系网的顶端,那些大佬们敢不敢惹他,就非常明了了。

青帮最后的大佬张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孙,靠保护慈禧发迹

发迹于保护慈禧

张仁奎能拼出这一番天地那也是不容易的。

清朝末年,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张仁奎的家在穷乡僻壤,活着都困难,盗贼横向,各家为了保护自己,男人都得在外面学两招,否则,看家护院都不行。张仁奎也是如此。

从小,他的父亲就把他送到镇上一个拳师那里,学习基本的武术。

还别说,他的悟性很好,身体灵活,后来,县里组织大比武,张仁奎轻装上阵,拔得县里比武头筹,成为武状元。

青帮最后的大佬张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孙,靠保护慈禧发迹

八国联军入侵后,义和团在各团蜂拥而起,张仁奎有一身好武艺,便加入了义和团。

当时,慈禧对义和团还是非常支持的,因此,义和团初期发展很好,张仁奎也因为与洋人的战斗中非常勇猛,很快得到了提拔,一路做到了慈禧的护卫。

八国联军攻下北京,慈禧和光绪仓惶西逃,而张仁奎一路衣不卸甲,寸步不离慈禧,得到了慈禧的青睐,一路全程安全顺利,这让他成为清末知名的保镖。

青帮最后的大佬张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孙,靠保护慈禧发迹

后来,因为他武艺高强,被海门缉私营管带徐宝山收下,徐宝山本是青帮大佬,张仁奎拜师后自然辈分极高,再加上他打仗勇猛,渐渐成为了徐宝山的心腹。

后来,徐宝山被清政府招安,张仁奎成为徐宝山手下重要将领,带着一部分人驻守镇江。因为当时的革命形势风起云涌,张仁奎秘密加入了同盟会。

青帮最后的大佬张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孙,靠保护慈禧发迹

投身革命结合孙中山

张仁奎头脑清醒,他看清了革命形势,觉得清朝已经摇摇欲坠了,灭亡是必然的,因此,他与同盟会的联系更加密切。

辛亥革命发起后,得到了各地积极响应,身为同盟会员的张仁奎当然拥护徐宝山反清。

不久后,开始进攻南京。当时,南京驻守的清军是张勋,辫子军的战斗还是非常强的。

青帮最后的大佬张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孙,靠保护慈禧发迹

徐宝山

但是,张仁奎武功高强,在战斗中往往身先士卒带着人冲锋,而且他手中的大刀上下翻飞,杀得辫子军丢盔弃甲。

特别是他手劈张勋手下第一悍将韩虎,一时间让辫子军闻风丧胆,再没有将领敢与他对峙了。

就这样,南京光复了。

南京光复后,革命军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迎接孙中山到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当时,各地硝烟正浓,孙中山来南京的安全问题提上了日程。

青帮最后的大佬张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孙,靠保护慈禧发迹

这时,张仁奎自告奋勇去迎接孙中山。一来他对孙中山仰慕以久,二来南京这一段路程他都曾经跑过,对环境还是非常熟悉的。

革命军最后同意由他迎接孙中山,并顺利护送孙中山到南京。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因为革命有功,徐宝山的部队升格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而张仁奎则荣升77师混成旅旅长。

青帮最后的大佬张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孙,靠保护慈禧发迹

后来,徐宝山投靠袁世凯,不料被袁世凯算计而身亡,张仁奎在这支部队中,始终是老二的身份,徐宝山身亡后,他不久便掌控了这支部队。

不久后,军阀混战。直系冯国璋拉拢张仁奎,命他为通海镇守使。

手中既有兵,他又是青帮的大佬,又有革命党的身份,再加上江淮一带到处是他的门徒,他很快成为江淮一带的大佬,军政商界无一不把他当成头面人物,争着去拜访,势力越来越大,门徒也越来越多。

青帮最后的大佬张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孙,靠保护慈禧发迹

巧妙周旋蒋介石

曹锟当上总统后,想武力统一中国。张仁奎再次陷入了军阀混战。实际上,这几年他在江淮一带得到了休养生息,势力得到了扩大。

而这一次参加军阀混战,他还是想趁机再扩大一下,并拿下上海。

没想到,浙江的卢永祥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不到一个月,地盘便全丢了,张仁奎顺利进驻上海。

这一驻可不得了,在上海的黄金荣、杜月笙都知道青帮大佬来了,都来拜贴,他的家门每天都是门庭若市,想挤起来都难。

青帮最后的大佬张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孙,靠保护慈禧发迹

就在这时,他认识了蒋介石。当年,蒋介石在上海搞投机失败,为了生存拜到了黄金荣,黄金荣引见他认识了张仁奎,蒋介石看中了他的地位,投了贴子,成为了张仁奎的徒弟。

有张仁奎罩着,蒋介石总算有了一线生机。

张仁奎过60大寿的时候,蒋介石那时还是黄埔军校校长,专程派人送上一幅寿联:

“军界宿星,帮会元魁。”

可见,张仁奎在当时的地位。

青帮最后的大佬张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孙,靠保护慈禧发迹

后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彻底掌握了国民党的生杀大权,他特别在意自己投奔青帮这段事情,害怕别人知道了,乱议论。

张仁奎有自知之明,将蒋介石的贴子退了回来,恭敬地称他为委员长。

不但这样,他还正式宣布归顺国民政府,交出了部队,称自己六十多岁了,也带不了,更是辞去了军职。

这里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儿。韩复榘是不折不扣的山东王,脚一跺,所属都发颤。但是,有一天却发生了一个特殊情况。

而张仁奎从此寓居上海,平时收一些门徒。但是,他的地位却在青帮无人取代,反而因为政界、军界、商界等关系,势力更加稳固了。

青帮最后的大佬张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孙,靠保护慈禧发迹

吓得韩复榘一跳

那是韩复榘刚上任山东督军不久,现生心,要召开全省军政会议。这要在平时,哪一个敢迟到?

可开会那一天,却出现了意外情况,除了一个处长按时到会以后,其余人都没有来。

韩复榘大发雷霆,查究这是为什么?原来,张仁奎正在滕县老家给儿子办喜事,山东所有军政要员都去了。

青帮最后的大佬张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孙,靠保护慈禧发迹

韩复榘顿时吓了一身冷汗,虽然他早就听说张仁奎这个人,虽然神通广大,但还是没把他放在心上。

可没想到,他竟然在山东做到一呼百应,所有军政官员都去他家随礼,如果这些人都被张仁奎拉走了,那自己在山东还能坐稳吗?

韩复榘不是傻子,他当即决定,立即和张仁奎合作。为此,他做了两件事,第一,给张仁奎发了电报贺喜,二是派出专列接张仁奎到济南来。

青帮最后的大佬张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孙,靠保护慈禧发迹

张仁奎本和韩复榘没有交集,这样一来,有些不好意思,便来到了济南。谁知,他一进政府大厅,这里布置的富丽堂皇,刚一坐定,韩复榘便上前跪拜,大声说道:

“师父,请您收下徒儿吧!”

把张仁奎搞得哭笑不得,最终收下了韩复榘。

晚年,张啸林当了汉奸,蒋介石要除掉他,把这事交给了戴笠。戴笠慑于青帮的势力,也不敢轻举妄动。

为此,他专门找人送信,拜访了张仁奎,试探着征求张仁奎的意见。

青帮最后的大佬张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孙,靠保护慈禧发迹

张仁奎虽然是大佬,但还是有一颗爱国心的,帮会里出了卖国贼,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忍的。

因此,他直接对戴笠说,这事就不烦劳你了,我们帮会内部当然要清理门户,我们自己来解决。

后来,为了稳妥起见,张仁奎派人到香港联系杜月笙,表示这事交给他办。来人带来了张仁奎的一封信。

青帮最后的大佬张仁奎:杜月笙是他的徒孙,靠保护慈禧发迹

杜月笙很少见张仁奎的信,事关重大,他不敢确认,便一直问是不是张仁奎的意思,直到得到确认才动了手,最后除掉了张啸林。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攻占了上海,蒋介石想把他接出来。但是,张仁奎说自己年龄大了,折腾不起了,便一直住在租界内。

日本人一直想拉拢张仁奎,但张不为所动。1944年12月底,张仁奎谢世,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