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布話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為了儲存自身的實力不得不選擇提前投降,但戰敗就是戰敗,德國佬還是被英國佬和法國佬狠狠地宰了一筆,并簽訂了不少不平等條約,這樣一來,德國人就欠下了高額的戰争賠款。随後,被英、法極度壓榨的德國,在國内爆發了大面積經濟危機,國内大量群眾失業嚴重,更有甚者,很多貧苦的老百姓連飯都吃不上了。可以說,當時的德國就如同“黑雲壓城城欲摧”一般,全國的群眾對“德意志”的未來都失去了希望。正在德國深陷低谷,正值生死危難之間時,一個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的人“橫空出世”。二戰德軍軍官對于德國人來說,他的出現就如同那“救世主”一般,他憑借着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與極富有煽動性的演講天賦粉墨登場,再次點燃了所有日耳曼人對未來的希望。
在他正式成為德國當局的一把手後,德國可謂是百廢俱興,經濟發展也慢慢地恢複了元氣,不僅如此,在他頒布各種指令後,德國的各個領域都開始了好轉,但随之而來的沖突也在其自身内部發生了質變。這就緻使希特勒的野心愈發膨脹,野心蒙蔽了他的雙眼,他将要帶着他的納粹德國再次進入戰争的漩渦。之後,德國不宣而戰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随後德軍又不斷開始對歐、亞、非三洲的多線作戰。二戰德軍雖然說德國在二戰初期的軍事實力簡直屬于無敵般的存在,但畢竟他的底子實在有限,各類戰略資源也經不起如此高的消耗,于是,在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共同努力之下,德國又再一次戰敗了無條件投降。自古以來成王敗寇就是真理,曆史也是由勝利者所書寫,是以,這個希特勒毫無争議地成為了世界公認的二戰頭号戰犯。不過,他在戰敗前曾頒布過一條指令,這個指令倒是讓不少人對其深感佩服,而且,時至今日德國人遵守這個指令已有75年,下面,咱們來看看他到底頒布了一條什麼指令。回顧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國幾乎長時間都處于“順風順水”的狀态,尤其是他們在攻占法國後,可以說,整個德軍的戰争熱情空前高漲。
二戰德軍後面的英德之戰,隻不過是英國憑借英吉利海峽這道天塹,阻擋了德國人“鋼鐵洪流”入侵的步伐,但此時希特勒的野心并不隻滿足一個歐洲,于是,他便直接放棄一鼓作氣拿下英國的戰略目标,轉而他直接發動“巴巴羅薩計劃”,不宣而戰直接掉頭打蘇聯。同時,他還為了保障自己大後方的穩定,于是,又派出自己的“王牌将軍”隆美爾,前往北非戰場,自此,德國的優勢兵力就這樣被分散了,到處都在打仗多線作戰。随着時間的不斷推移,因為戰線長緻使後方補給跟不上,大量德軍在戰場上接連失利,這樣一來德軍内部出現了嚴重兵力不足的問題。當時德國為了彌補兵源問題,想方設法的利用各種福利來吸引本國壯丁參軍,不僅如此,他們還考慮了征召外籍士兵。
二戰德軍外籍士兵希特勒當時為了讓這些外籍士兵能夠死心塌地的為德國賣命,直接承諾他們可以終生享受同德國公民一樣的權利與福利。就這樣,一支名為“藍色師”的德軍外籍兵團就誕生了,站在德國人的角度來看,這些外籍士兵在二戰中确實是為德國立下了不少功勞。在納粹德國戰敗前,希特勒就下達了指令,“藍色師”成員将永久享有并可以領取德國當局的救濟金。盡管二戰末期希特勒畏罪自殺,德國新上任的元首也在第一時間抹清了一切關于納粹的資訊,不過,曆代的德國元首對于希特勒下達的這個指令,仍然是默默地遵守。
二戰德軍外籍士兵直到70多年後的今天,德國當局仍然還在養着二戰“藍色師”僅存為數不多的幾個外籍老兵,甚至,德國當局就連藍色師的親屬也都會給予一定的關照。對于二戰後德國人仍然嚴格執行希特勒曾經下達的這條指令的行為,全世界又不少的人都對此非常佩服,他們認為這樣才算是“大國擔當”,曾經承諾過,一直兌現着,有始有終,才不會令曾經為德國賣命的那些老兵寒心。但不管怎麼說,德國在二戰時期畢竟屬于非正義的一方,“藍色師”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為虎作伥,這些人都能安享晚年,那曾經枉死的無辜百姓與盟軍士兵們可就真是死不瞑目啊。

本文參考資料:《二戰全史》,《德國的崛起》,《百度百科相關詞條——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二戰德軍“藍色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