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線科普】早産兒易患智力低下,家長怎麼辨識?

往期推薦

【共同學習】深刻認識黨同人民生死相依休戚與共的血肉聯系——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科室動态】言傳身教,教學相長——記神經内科不斷探索臨床護理實習教學新模式

【醫線科普】早産寶寶需重視的兩項重要檢查——聽力篩查和眼底篩查

【共同學習】黨在西柏坡時期的學習

【醫線科普】早産兒易患智力低下,家長怎麼辨識?

對于很多早産兒來說,器官發育的不健全有可能會使他們的智力低于正常的新生兒,表現為行動的遲緩,不活潑,眼神呆滞,出現流口水不止的症狀,甚至是到了合适的年齡依舊不會數數。

【醫線科普】早産兒易患智力低下,家長怎麼辨識?

早産是造成兒童智力低下的一大重要原因,現如今早産兒越來越多,我國兒童智力低下患病率也逐年增高。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方面,随着三胎政策的放開,不少高齡婦女加入三胎隊伍,高齡孕婦增多,社會壓力、生存環境的改變導緻孕婦早産的幾率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是因為現代醫療技術提高了,存活的早産寶寶也越來越多。

【醫線科普】早産兒易患智力低下,家長怎麼辨識?

而正如上面所說,早産的寶寶在解剖學和生理學上都沒有發育成熟,是以出生後面臨着各種并發症的風險,例如呼吸窘迫綜合征、腦室内出血、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窒息、感染、低血糖、營養不足等;這些并發症都會影響大腦的正常發育,進而影響到早産兒的運動發育和智力發育,腦損傷越嚴重,早産寶寶患上智力低下等疾病的風險就越大。經過科研統計,在存活的早産兒中,2歲時有7.8%的孩子智力低于正常水準,寶寶的養育曆程像開盲盒一樣,家長們不知道下一秒開到的是健康的寶寶,還是有缺陷的寶寶。

【醫線科普】早産兒易患智力低下,家長怎麼辨識?

那麼作為家長,要如何判斷自家孩子是否存在智力發育問題呢?

1.喂養困難

雖然孩子剛出生時,除了吃就是睡,很難看出來寶寶有異常現象,但是如果智力低下的孩子家長,仔細觀察,也能看出來,智力低下的孩子,一般吃奶時會很困難,這些寶寶不會本能地去吮吸乳汁,在家長引導下也學不會,另外還有的經常吐奶,流口水,這可能是大腦的神經系統受到了損傷。

【醫線科普】早産兒易患智力低下,家長怎麼辨識?

2.睡眠過多

大家都知道,一般剛出生的寶寶,對睡眠的要求比較高,基本剛出生前幾個月的小孩一直在睡覺,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長大,睡眠時間也會慢慢變短,孩子到一歲時睡眠時間為14-15小時,小孩子睡眠時間多很正常,如果到了一定時間超過睡覺範圍,而且是一直睡,可能是腦部發育的問題了。

【醫線科普】早産兒易患智力低下,家長怎麼辨識?

3.目光呆滞、不會追視、不會笑

剛出生的孩子一般除了哭,沒什麼表情也正常,但一般到3月齡之後,寶寶就學會笑了到6個月左右,可以自然微笑。孩子發育到一定階段,寶寶便會被有趣的事物和聲音所吸引,能被逗笑,并且聽到媽媽的聲音後與之互動對視了。如果你用玩具或鬼臉逗寶寶,他卻視若無睹、目光呆滞,表現得漠不關心,很可能是智力發育遲緩。

【醫線科普】早産兒易患智力低下,家長怎麼辨識?

4.哭聲異常

孩子出生不久一般餓了,困了,尿了都會通過哭聲傳遞給家長資訊,這樣的情況,大部分父母隻要進行安撫,孩子就會安靜下來,或者是聲音慢慢弱下來,但是,如果孩子生下來不怎麼哭,隻有通過刺激才會哭幾聲,而且反應也很慢,這有可能是智力發育遲緩了。

【醫線科普】早産兒易患智力低下,家長怎麼辨識?

5.運動發育嚴重落後

雖說“三翻六坐九爬”是寶寶發育的普遍規律,但每個孩子都會由于種種原因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異。比如寶寶穿得太厚不願意活動,或者肉太多、比較懶,早些晚些都屬于正常狀況。但如果你家寶寶的運動發育有嚴重落後的情況,比如到了5個月還不會翻身,9個月還不會獨坐,1歲多還不會爬,就要尤其注意了。

靳楠 供稿

【醫線科普】早産兒易患智力低下,家長怎麼辨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