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時候拯救了無數兒童的“糖丸”,為什麼現在不用吃了?

不知道8090後的小夥伴們是否還記得,小時候大人帶我們去醫院打完針之後,醫生就會給一顆白色圓圓的“糖丸”,每人隻配置設定一個,想多吃一個也不行。那個圓圓甜甜的白色“糖果”究竟有着什麼樣的作用呢?

實際上,這個糖丸是「救命」的糖丸,救了數萬人的一條命。是預防小兒麻痹的疫苗。

也許很多人現在對小兒麻痹症沒有很大的感觸,但在上世紀50年代“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症,是一種十分可怕的傳染病。

那時候脊髓灰質炎病毒曾席卷了我們國家,肆虐了無數兒童,包括很多新生兒。

小時候拯救了無數兒童的“糖丸”,為什麼現在不用吃了?

1955年,一種隻出現在兒童身上的奇怪症狀開始在全國蔓延。扭曲、萎縮、四肢麻痹等全身症狀,在數月之間導緻上千人癱瘓,四百多人死亡。

什麼是脊髓灰質炎?

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易發生在夏秋季,其他季節也可發病。好發于6月齡至5歲左右的兒童,随着全球發起消滅脊髓灰質炎活動以來,脊髓灰質炎患者數量已減少99%以上。

病毒通過呼吸道或者消化道進入人體後,首先侵入咽部及腸腔内的局部淋巴結組織,并在其中生長繁殖。

如果人體免疫力較強,可将病毒控制在局部;如果病毒侵襲能力過強,病毒會進入血液中,并通過血液進入人體其他部位進行繁殖,最終感染脊髓前角運動神經細胞而發病。

不同類型的脊髓灰質炎,症狀不太一樣。

小時候拯救了無數兒童的“糖丸”,為什麼現在不用吃了?

主要臨床表現有發熱、咽炎和肢體疼痛,部分感染者會出現肢體軟癱,肌肉萎縮等,重者可因輔助呼吸的肌肉麻痹而死亡。

脊髓灰質炎目前沒有特效治療方法,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症治療、緩解症狀、促進恢複、預防及處理并發症,以及康複治療。

脊髓灰質炎不但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還可引起肺炎、肺不張、急性肺水腫、消化道出血等并發症,部分患者還可留下癱瘓後遺症,俗稱“小兒麻痹症”。

治療是對症支援性的,疾病結局主要與病情嚴重程度有關,不出現癱瘓症狀的患者通常恢複良好,反之預後均較差。

小時候拯救了無數兒童的“糖丸”,為什麼現在不用吃了?

為什麼現在不用吃“糖丸”?

目前脊髓灰質炎疫苗有兩種,一種是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OPV),一種是滅活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IPV),這種IPV疫苗是由滅活了的病毒制成,需要注射。

因有了疫苗的出現,全球的小兒麻痹症發病率逐年下降了很多。而且現在人們的生活水準越來越高,加上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到了2018年,如期全部使用IPV疫苗。是以糖丸退出了曆史舞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