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肝炎可防可治,多方聯合推動全國病毒性肝炎防控水準提升

肝炎可防可治,多方聯合推動全國病毒性肝炎防控水準提升

病毒性肝炎是嚴重危害公衆健康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的全球目标。我國在新生兒B肝疫苗接種,阻斷肝炎病毒母嬰傳播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由于感染肝炎病毒者基數大,目前有慢性B肝患者約2800萬人,慢性C肝患者約450萬,實作消除目标任務非常艱巨。日前,海南省消除肝炎危害行動在海口市啟動。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與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展開合作,計劃未來三年推進“應檢盡檢、應治盡治”積極主動的肝炎防治政策,加快消除病毒性肝炎對海南省人民群衆的健康危害。未來,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還将在國家衛健委、國家疾控局指導下,促進其他省、市、區的肝炎防治工作,最終在全國實作消除肝炎危害的目标。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王賀勝指出,2017年,國家衛健委等11個部委聯合印發了《中國病毒性肝炎防治規劃》,今年8月,國家衛健委等9個部委聯合印發了《消除丙型肝炎公共衛生危害行動工作方案》,全面實施各項防治措施,遏制病毒性肝炎傳播,減輕因病毒性肝炎導緻的疾病負擔。各有關部門采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措施,控制了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趨勢。通過藥物“國家談判”和“集中采購”等措施,顯著降低了抗B肝、C肝藥物價格,大大提高了肝炎患者接受規範治療的可及性。

專家介紹,實施B肝母嬰阻斷是減少B肝新發感染的最有效手段。2002年起,我國推行B肝免疫規劃政策,為所有新生兒及時接種B肝疫苗,兒童B肝病毒感染率持續下降,2012年,實作了當時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的防控目标。我國新生兒B肝疫苗全程和首針及時接種率始終保持高水準,為預防B肝新發感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随着大量生物醫藥創新産品不斷應用,可以在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和肝癌全病程開展針對性治療。對于乙型肝炎,雖然目前尚無完全治愈的藥物,但大量研究證明,使用抗B肝病毒藥物,通過抑制病毒複制,可有效延緩和阻斷慢性活動性乙型肝炎疾病的發展。近年來,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藥物問世,C肝患者服藥12周至24周,完全治愈率達到95%。由于C肝病毒感染者不易發現,在院内推行“院無C肝”、建立肝炎病毒陽性者院内轉介機制非常重要,有利于減少病例脫失,提高治療率。

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李蘭娟院士表示,我國病毒性肝炎增量雖小,存量仍大,防治工作依然面臨嚴峻挑戰。由于病毒性肝炎緻病特點,其病程的不同階段涉及産科、傳染科、消化内科等不同科室,治療方法缺乏統一規範标準,需要建立全病程的治療标準,提高治療效果,使患者最大收益。

吉利德科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金方千代表捐贈企業發言表示,在快速引入病毒性肝炎領域的全球創新藥物,并通過醫保目錄準入和創新合作項目持續提升藥物可及性之外,企業也始終與政府、衛生機構、行業協會、公益組織、媒體等社會各方開展密切協作,助力推動全國病毒性肝炎防控水準的提升。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