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崇祯為何甯肯卑躬屈膝向文官集團借錢,也不願意抄他們的家産?

崇祯為何甯肯卑躬屈膝向文官集團借錢,也不願意抄他們的家産?

崇祯此人能力平平,落了個死身亡國的凄慘結局,他恐怕到死也沒想明白一個道理——治世用文,亂世用武。

他的用人原則也始終是重用文官,打壓武将。

是以,他即便明明很缺錢很缺錢,即便已經發不起工資了,他也甯願卑躬屈膝、低聲下氣地向朝臣們開口借錢,卻始終舍不得對他們下手,舍不得抄了他們的家。

崇祯為何甯肯卑躬屈膝向文官集團借錢,也不願意抄他們的家産?

崇祯除了将文官當祖宗一樣供奉起來,舍不得對他們下手之外,實際上,他之是以沒有選擇抄他們的家,是當時的他已經做不到了,也不敢做了。

我們知道崇祯皇帝的哥哥天啟皇帝寵信魏忠賢,以至于魏忠賢把持朝政,專權跋扈,打壓異己,不僅得罪了朝堂上的衮衮諸公,也得罪了時為信王的崇祯。

是以天啟一死,朝堂上的衮衮諸公認為自己翻身的時候到了,是以迫不及待地想要鏟除魏忠賢這個禍害。

當然,究竟能不能除掉魏忠賢,并不取決于衮衮諸公,而是取決于崇祯,隻要崇祯想讓魏忠賢死,魏忠賢便得死。

文官集團早就受夠了魏忠賢的欺壓,此時天啟去世,崇祯即位,他們自然是迫不及待地跳出來彈劾魏忠賢了。

崇祯什麼态度呢?他也很恨魏忠賢,因為他是皇上的弟弟,魏忠賢隻不過是一個太監,可是一個太監竟然踩到了自己的頭上,自己還得對他恭恭敬敬的,他心裡能不恨魏忠賢?更何況,在崇祯看來,魏忠賢是禍亂明朝朝綱的罪魁禍首。

是以,魏忠賢必須得死!

文官集團也很滿意崇祯的态度,是以積極主動地配合崇祯治魏忠賢的罪。

最後,魏忠賢被崇祯狠狠地教訓了一頓,原本隻是打發魏忠賢去鳳陽守陵,可是魏忠賢還沒走幾步,崇祯便又改了主意,将魏忠賢賜死了。

崇祯為何甯肯卑躬屈膝向文官集團借錢,也不願意抄他們的家産?

魏忠賢一倒,崇祯開始重用東林黨人,隻是讓崇祯沒想到的是,除掉了魏忠賢這個禍害,卻又放出了東林黨這個禍害。

魏忠賢掌權的時候,雖然也會打壓異己,也會打壓武将,也會斂财,但是,他更多的是打壓文官集團,他在斂财的同時也增加了明朝的财政收入,充盈了國庫。

是以,魏忠賢掌權之時,遼東還有可堪一用的武将在守着,國庫裡也有錢繼續支撐政府的運作和遼東戰局。

可是魏忠賢一死,東林黨上位,武将?先打了再說!魏忠賢收的稅,吐出來了再說!因為魏忠賢的财源主要集中在江南,可不巧的是很多東林黨人自己就是江南的地主财閥,魏忠賢搶了他們手上的蛋糕,魏忠賢死了,他們豈能不拿回來?

是以,這個稅也不讓崇祯收,那個稅也不讓崇祯收。

這麼一來,文官集團、士紳地主們個個富得流油,唯有崇祯這個皇帝窮得頭皮發麻,他想說收點稅吧,又怕文官們跳出來說他與民争利。

他們說了也就罷了,關鍵是崇祯自己還覺得他們說得特别有道理,是以,沒有主見的崇祯也就慢慢地成為了文官集團手上的“傀儡”了,被文官集團玩的團團轉。

崇祯為何甯肯卑躬屈膝向文官集團借錢,也不願意抄他們的家産?

對于崇祯皇帝而言,更緻命的莫過于魏忠賢一死,“閹黨”也被崇祯一巴掌打散,東林黨在政治上也就沒了對手。

東林黨在政治上沒了對手的話,會導緻什麼後果?

魏忠賢打壓了文官集團,打壓了東林黨,他在政治上沒了對手,是以他專權了。

東林黨和崇祯一起打垮了魏忠賢,打垮了“閹黨”,他們在政治上也沒了對手,是以自然也就輪到他們專權了。

魏忠賢之是以能夠專權,是因為天啟皇帝太懶,并且魏忠賢很得天啟的寵信。

東林黨之是以能夠專權,則是因為崇祯皇帝太蠢,是以崇祯被東林黨玩弄于股掌之間,被他們賣了,還在傻乎乎地幫他們說數錢。

這樣導緻的後果就是東林黨的權力越來越大,越往後越尾大不掉,到了最後,縱然是崇祯皇帝也不得不對他們客客氣氣,想動他們也不敢動了。

是以,崇祯皇帝自然不敢抄他們的家了。

崇祯為何甯肯卑躬屈膝向文官集團借錢,也不願意抄他們的家産?

縱觀曆史,實際上曆朝曆代最貪的莫過于文官,窮則口口聲聲說為國為民,憂國憂民;達則嘴上滿口仁義道德,實則盡幹些男盜女娼之事。

說忠君愛國說得最歡快的是文官,臨了了,棄君棄國棄得最積極的也是他們。

是以,崇祯皇帝在亂世來臨之際,想要靠他們重整河山,簡直是癡人說夢;想要從他們的手上借點錢,更是癡人說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