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河撈出8尊重70噸的鐵牛,露天擺放不保護?專家:沒更好的辦法

黃河撈出8尊重70噸大鐵牛,露天擺放不保護?專家:沒更好的辦法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曆史,在曆經十數個朝代更疊之後,其地下埋藏的寶物更是數不勝數。但随着曆史的變遷以及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文物保護,以及考古發掘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它們或有的被放在博物館中供人觀賞,或被秘密的保護起來。但萬事都有個例外,比如這件唐開元年間的大鐵牛,就被露天擺放在河岸邊,在不做保護的情況下,供遊客參觀、遊玩。

黃河撈出8尊重70噸的鐵牛,露天擺放不保護?專家:沒更好的辦法

這些唐代鐵牛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被考古專家從黃河中打撈出來的,當這些鐵牛初次展現在世人眼前時,現場的考古從業人員别提有多興奮了,這麼一個體積巨大的曆史文物,在考古學界中實屬罕見。這些鐵牛初造于唐朝開元年間,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了,正是因為其特殊身份,使得人們親切的将其稱之為''唐朝大鐵牛'',鐵牛雖然體積較大,但其做工十分考究,看起來和真牛别無二緻,外形十分引人矚目。

黃河撈出8尊重70噸的鐵牛,露天擺放不保護?專家:沒更好的辦法

其實在上世紀40年代,人們在河邊玩時,還能伸手觸摸到牛角,但随着時間推移,到了五十年代,鐵牛明顯再次下陷,牛角已經看不到摸不着了。當地部門為避免鐵牛就此消失,于是便組織相關部門,将這些鐵牛打撈上來,放在河岸上。但随着打撈工作的結束,另一個問題也接踵而來,那就是大鐵牛的保護工作怎麼辦?畢竟這是大型鐵質文物,處理不好就會有腐蝕、生鏽的可能。

黃河撈出8尊重70噸的鐵牛,露天擺放不保護?專家:沒更好的辦法

可能大家都會對這些大鐵牛産生好奇:古代做這麼大一個鐵牛到底有何用途?難倒就為了好看嗎?其實,鐵牛的真實用途,其實是用來鎮壓橋梁的,由于黃河的特殊性,使得其經常發生大水災,古人為了能夠更好的在黃河周圍生活,于是在唐玄宗的指令下,鑄造了這8尊大鐵牛,其在河岸兩邊各放上死尊,一邊是為了鎮壓黃河水,一邊則是給黃河邊上的蒲津橋壓尾。現如今已經過去了上千年,黃河已經再也不像古時候那般肆意泛濫了,而這些唐朝鐵牛卻因為河水沖刷的原因,逐漸的往河底下沉,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才被人們重新打撈上來。

黃河撈出8尊重70噸的鐵牛,露天擺放不保護?專家:沒更好的辦法

既然這件曆史文物這麼珍貴且年代久遠,那為何反而露天爆嗮呢?對于這一點,專家們也有自己的苦衷,這并不是他們不願意去保護,而是因為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了。這些唐朝鐵牛不僅體積大,而且非常重,想要給它們找一個容身之所,實在不是件容易事,其實專家也試過很多辦法,但其效果都不是特别好,有的甚至還加劇了文物的損毀,使其出現生鏽、破損的情況,最終專家實在沒辦法,就好暫時将其放在露天中,以供遊客觀賞。

黃河打撈出重70噸唐朝鐵牛,露天擺放不保護,專家:太重,沒辦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