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女護士嫁給中國軍人,為抗日奉獻一生,不曾教後代一句日語

日本女護士嫁給中國軍神,為抗日奉獻一生,不教後代一句日語

近幾年跨國的戀愛有很多,也有很多人已經共同組建了家庭。但不同的國家總會有不同的文化以及風俗,再加上兩個人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慣等一旦兩個人決定在一起,這些都是需要磨合的。

正所謂兩個人磨合就需要共同努力,這就好比結為連理的兩個人處于一個平衡台上,這個平衡台需要兩個人站穩,如果一方稍微出現差錯,平衡台就會倒塌。近代中其實也有跨國結婚的事例,例如蔣百裡與他的妻子,他們的愛情故事讓人相信這個世界的美好。

近代時,在日本留學的有志青年不在少數,蔣百裡就在其中。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以後國力大大增強,也很快成為資本主義國家。《資本論》中說,資本主義是會滅亡的一種社會形态。但一個事物的發展總會經曆起起落落,而我國處于危難之際就是資本主義最為強盛的階段。

日本女護士嫁給中國軍人,為抗日奉獻一生,不曾教後代一句日語

蔣百裡的成長經曆

蔣百裡小時候生活得并不幸福,他的父親身有殘疾被祖父嫌棄,并被迫成為一個沙彌。之後,蔣百裡的父親還俗迎娶了一位鹽商的女兒,也就是蔣百裡的母親。可生活并沒有十分美滿,蔣百裡十三歲時父親就已經去世,母子相依的生活十厘清苦。

到要上學的年紀,可蔣百裡家裡沒有多餘的錢讓他來讀書,他就隻好旁聽。天才是永遠不會埋沒的,私塾老師很快發現蔣百裡天賦甚高,便主動要求無償教導他讀書。從此,蔣百裡的讀書之路才踏入正軌。

既然有了書可以讀,蔣百裡就不似其他的孩子一樣會在下課時出去玩,他十分珍惜這樣的機會始終廢寝忘食的在讀書。也正因為這樣,蔣百裡被公費送到日本讀書并且以第一名的姿态學成歸來,一直為了祖國的未來奮鬥。

雖然在日本留學,但是蔣百裡對于日本并不是很喜歡,在甲午中日戰争中,他看到日本引發戰争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後,更加加深對于日本的厭惡。之後,憑借着多年積累的學識,蔣百裡成為保定軍校的校長。

盡管成為一名校長,不能時時與學生接觸,但蔣百裡還是經常為了激勵當下的學生做演講,他慷慨激昂地為他們講述國家的災難,講到動情處主動向自己射了一槍表示自己的決心。就好像古語裡說的那樣,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蔣百裡前半生飄搖孤苦,但這次的槍并沒有讓他失去生命。

日本女護士嫁給中國軍人,為抗日奉獻一生,不曾教後代一句日語

受傷住院卻收獲此生摯愛

蔣百裡身居要職,此刻一旦受傷也是讓底下的同學老師十分擔心,好在及時送醫之後他活了下來。住院期間可以說是蔣百裡最幸福安穩的時候,他結識了一個名叫佐藤屋登的女護士。兩個人在慢慢地相處中,竟然生出了感情。

要知道蔣百裡對于日本是非常厭惡的,自然他們的感情也沒有受到周圍人的贊同。為了兩個人感情的順利發展,佐藤屋登放棄了家裡的親朋好友跟随蔣百裡來到了中國,成為一個中國媳婦。為了友善,蔣百裡還為妻子起了一個中國名字叫做佐梅。

國仇家恨并不能讓兩個人的感情消減,況且戰争的起始總不可能因為佐梅,這一點蔣百裡分得十厘清楚。婚後,他們還生了五個活潑可愛的女兒。可自古以來就有重男輕女的想法,佐梅因為生的都是女兒而遭到婆婆的嫌棄。蔣百裡将這些事情看在眼裡對妻子更加疼愛了。

日本女護士嫁給中國軍人,為抗日奉獻一生,不曾教後代一句日語

兩人蜜裡調油的生活背後還有祖國的未來,佐梅十分支援丈夫的工作。為了丈夫捐獻錢款,還以自己醫護人員的身份照顧傷員。但最終晴天霹靂還是來了,蔣百裡病倒了,這一倒就是永遠地沉睡。

本來作為妻子看到自己的丈夫去世就足夠悲傷,可不明真相的人竟然說佐梅是日本派來的奸細,是她将自己的丈夫殺害。面對這一切佐梅并沒有更多的怨恨,她依舊做着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慢慢地謠言也不攻自破了。

作為一個中國媳婦,佐梅在中國六十多年,她完成了自己妻子和母親的使命。丈夫去世後,他們的五個女兒也在她的教導為祖國做出不朽貢獻。

日本女護士嫁給中國軍人,為抗日奉獻一生,不曾教後代一句日語

蔣百裡的一生雖沒經曆過抗日戰争,但曾經作為老師作為校長教育出一代又一代為國家奮鬥的青年。而他最偉大的一點就是能夠正視很多事情,其實在這時期的很多人的思想都會比較偏執。但他在對日本這個國家非常厭惡時,能夠娶一位日本媳婦,足以看出他是一個清醒的人,也正是這樣的人才能夠引導祖國走向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浙江往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