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扔原子彈為何堅持避開東京,不是因為天氣,是這個人住在這裡

二戰是有史以來人類曆史上最為殘酷慘烈的戰争,在這一場波及全世界各大洲的戰争中,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人口被卷入,作戰區域達到了2200萬平方公裡,根據不完全統計,戰争中軍民共傷亡了9000餘萬人,造成了5萬多億美元的損失。

經過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齊心協力,總算将以德意日為首的邪惡政權擊敗,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美國扔原子彈為何堅持避開東京,不是因為天氣,是這個人住在這裡

1945年5月28日,德國投降,此時軸心國隻剩下日本還在負隅頑抗,雖然盟軍期望一步步壓迫來讓日軍認清楚其即将失敗的事實,但是已經被狂熱軍國主義洗腦的日本人卻叫嚣要戰到最後一刻,日本大學營正在積極的準備“本土決戰”。

此時的日本在本土還有數十個精銳的師團,200萬左右的陸軍,在中國戰場也布置有同量數量的軍隊,太平洋戰場上,美國人每靠近日本一步,奪取一個島礁,就要付出非常沉重的代價。

美國扔原子彈為何堅持避開東京,不是因為天氣,是這個人住在這裡

為了促使能夠讓日本投降,美國司令部決定,盡快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具有軍事和非軍事的雙重性目标,并且具體定位日本的軍工業重鎮廣島、長崎、和小倉。在轟炸前,盟軍在這些城市上空用散發過大量用日語寫就的轟炸預警,宣告城市即将被毀滅,敦促平民撤離,但是日本的群眾和政府都認為者隻不過是盟軍的聳人聽聞而已,而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先後在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造成了日本數十萬人的傷亡。日本天皇最終釋出诏書,被迫投降。

美國扔原子彈為何堅持避開東京,不是因為天氣,是這個人住在這裡

當時盟軍在蘇聯、中國、太平洋島鍊修築了大量的機場,重型轟炸機的火力範圍足以覆寫日本全境,有人提問,為什麼不直接使用轟炸機轟炸日本中心東京呢?不少人認為是當時的天氣條件不允許,其實并非這樣。實際上美國扔原子彈避開東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個人在東京居住,他就是日本天皇。

在此之前,盟軍的多架飛機已經轟炸過這座天皇居住的城市,經驗什麼還是比較足夠的。實際上美國人是有很多方面顧忌。

美國扔原子彈為何堅持避開東京,不是因為天氣,是這個人住在這裡

首先第一方面就是其計劃的穩定性,東京附近是日軍戒備最為森嚴的場所,部署有大量的防空火力,美軍原子彈又是第一次進行投放,難免中途會發生意外,萬一飛機被擊落,原子彈被日本人繳獲,其後果不可想象。

這是一個顧慮,最主要的是美國人擔心如果天皇被原子彈炸死,那麼結果是不可估量的,曆代天皇沒有姓氏,這是因為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天皇就如同神的化身,更别說在二戰的狂熱時期。日本人的天皇如果“玉碎”,勢必會引發日本瘋狂的反撲和抵抗,加重和盟軍的對抗情緒。

美國扔原子彈為何堅持避開東京,不是因為天氣,是這個人住在這裡

屆時占領這座城市也就更加困難,在1943年8月份,美國政府顧問約瑟夫·塞·格魯和尤金·霍·杜曼就向杜魯門提出建議,他們認為如果盟國采取嚴厲态度,廢除天皇損失,那麼日本就會為了天皇戰鬥到底,這在戰場上也會給予美國巨大損失。

再加上美國也有着自己的算盤,如果他們能夠保證天皇相安無事,那麼就能夠獲得日本人的感激,以便将來可将日本作為抵抗蘇聯陣營的前哨站和橋頭堡。不得不說,美國人的這些眼光還是非常長遠的,是以無論是核襲日本,還是二戰後軍事法庭審判。天皇都逃過了一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