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倆都是令妃女兒,乾隆卻差別對待,姐姐幸福一生,妹妹孤苦伶仃

乾隆對令妃超乎尋正常格的寵愛,想必在民間已是一件家喻戶曉的事情了。據說乾隆之是以會選擇資質平庸的永琰當繼承人和令妃得寵是有一定的關系,可是依乾隆對待令妃所出的其他子女的表現看來,這個說法似乎并不靠譜。

她倆都是令妃女兒,乾隆卻差別對待,姐姐幸福一生,妹妹孤苦伶仃

令妃有一女,即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雖與永琰為同胞姐弟卻并不受乾隆喜愛,她上面還有一個長姐皇七女和靜公主,也是令妃所出,此女反而頗得乾隆歡心,從哪裡能看出乾隆對這對姐妹的差別對待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乾隆皇七女和靜公主與皇九女和恪公主的故事:她倆都是令妃的親生女兒,乾隆卻差別對待,姐姐幸福一生,妹妹孤苦伶仃。

她倆都是令妃女兒,乾隆卻差別對待,姐姐幸福一生,妹妹孤苦伶仃

首先是她們的婚事上。和靜公主的額驸博爾濟吉特氏,是超勇親王策淩的孫子,身份顯赫,于乾隆二十九年被封世子,承襲爵位後地位就更是貴不可言了。且這樁婚事還是在和靜公主才三個月大的時候就定下的,可見乾隆有多麼深謀遠慮,關心這個女兒的将來。

而和恪公主這邊就顯得有些落魄了,雖然她的額驸也有爵位,可是比起姐夫來說等級實在是太低了,而且公主的婚事定得看起來有些草率,是在公主未過門時就逝世了的公公、一等武毅謀勇公兆惠的葬禮上定下的。

她倆都是令妃女兒,乾隆卻差別對待,姐姐幸福一生,妹妹孤苦伶仃

其次是她們的封号。清朝自從開始效仿明朝定規矩後,皇室就對中宮所生的嫡女和妃嫔所生的庶女做了一個明确劃分,隻有嫡女才能享有固倫公主的封号。“固倫”有着尊貴以及天下的意思,庶女隻能得到一個“和碩”封号,意喻一方。

封号不同,得到的待遇也會大大不同,按理說和靜公主與和恪公主為一母所出的親姐妹,封号應當都是和碩才對,可乾隆卻單獨将和靜公主封為了固倫公主,将和恪公主封為了和碩公主,偏心的意思也是很明顯了。

她倆都是令妃女兒,乾隆卻差別對待,姐姐幸福一生,妹妹孤苦伶仃

可憐和恪公主本來就不受寵,又嫁了一個在政治場上并無什麼作為的夫婿,一生就這麼被蓋上了平平無奇的印章。于是乾隆四十五年,和恪公主才23歲就香消玉殒了,可見這樁婚事和恪公主過得并不幸福,甚至孤苦伶仃。

而和恪公主的女兒也沒能擺脫這種命運,她和額驸劄蘭泰的女兒在乾隆四十六年進入宮中,被留在内廷撫養,結果次年就被許配給了蒙古科爾沁一親王之子。

她倆都是令妃女兒,乾隆卻差別對待,姐姐幸福一生,妹妹孤苦伶仃

這個女兒算是乾隆的外孫女,俗話說“隔輩疼”,按理說作為外公的乾隆應該疼愛外孫女才對,但是乾隆卻讓這個寶貴的外孫女和親,如果乾隆喜愛她就不會舍得她遠嫁蒙古,是以這次結合不過又是一樁政治聯姻罷了。

大家都是公主,姐姐想要什麼就有什麼,而妹妹卻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忽視被貶低,和碩和恪公主心裡肯定很苦吧?

參考資料:

《清史稿公主表》、《清實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