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戚繼光晚年到底有多凄慘?

戚繼光晚年到底有多凄慘?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相信大家看完這篇文章後,就會知道答案的。

人們在說起韓信時,通常認為他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從某種意義上說,戚繼光和韓信有些類似,他是成也張居正,敗也張居正。

戚繼光是山東人,也算是個小官二代,在他成年後,就繼承了祖上承襲下來的職位,任登州衛指揮佥事。這個佥事,就類似于助理的意思,是以戚繼光的這個官職,就相當于是登州衛指揮官的助手,正四品的官職,相當于我們現在的民兵副團長職位。

戚繼光晚年到底有多凄慘?

當時,戚繼光主要是負責屯田事務,也就是後勤工作,并不負責前線帶兵作戰。恰好當時山東遭遇倭寇之患,面對倭寇的燒殺搶掠,戚繼光卻不能上陣殺敵,是以悲憤之下他寫下這樣一句詩:“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不過好在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時,25歲的戚繼光有幸攀上張居正這層關系,當時張居才還剛進入翰林院供職不久,還在内閣重臣徐階這棵大樹的庇護下成長。在張居正的推薦下,戚繼光被調任為都指揮佥事一職。

這都指揮和上面的衛指揮類似,隻不過一個負責屯田和後勤,一個負責上陣殺敵。戚繼光被調任為都指揮的助手後,從此也開始了他上陣殺敵的軍旅生涯。

戚繼光晚年到底有多凄慘?

兩年後,在張居正的推薦下,27歲的戚繼光因作戰勇敢被調任到浙江擔任參将一職,負責平定甯波、紹興、台州三郡的倭寇之患。也就是這段時間裡,戚繼光建立了令倭寇聞風喪膽的戚家軍。

其後十年,戚繼光帶領戚家軍,先後參與了台州之戰、福建之戰、興化之戰、仙遊之戰等大小十三戰,取得了十三全勝的記錄,先後斬殺倭寇六萬餘人,将福建和浙江省的倭寇一掃而空。由此,戚繼光也成為名動天下的人物。

戚繼光晚年到底有多凄慘?

而就在這個時候,嘉靖皇帝去世,他的兒子裕王即位,張居正作為裕王府的舊臣,被提拔為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并正式進入内閣,參與朝政。

于是,在張居正的推薦和支援下,戚繼光得以勝過俞大猷,被調到北方擔任神機營副将,負責訓練薊州、昌平、保定等地的士兵,總兵官以下的官員都受戚繼光的節制,戚繼光由此又引來了新的輝煌。

這一年,戚繼光40歲,他在前往北方的路上,一邊騎在馬背上馳騁,一邊看着周圍的風景,不由感慨萬千,于是提筆寫下了這樣一首《馬上作》:“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戚繼光晚年到底有多凄慘?

此後,戚繼光在北方鎮守的黃金十年,恰好也正是張居正擔任大明首輔的十年。

因為有張居正在财政和用人排程方面的全力支援,戚繼光得以多次擊敗北蠻小王子與董狐狸的進犯,還差點活捉董狐狸,最終讓北方蠻子勢力不敢再侵犯薊門。

戚繼光呢,也因守邊功勞,升為左都督,官階正一品,其後他又因協助遼東守将李成梁,被加封為太子太保,後進封少保。此時的戚繼光,終于走到了明朝武将所能達到的巅峰,可以說當時的戚繼光,是大明朝最風光無限的武将。

然而,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就在戚繼光風頭最盛之時,張居正突然病逝,随後朝廷開始掀起大規模的清算張居正的運動,很多原先受到張居正重用的人都是以受到沖擊。

作為和張居正交好,并且還張居正最得力助手之一的戚繼光,自然也免不了被清算。

戚繼光晚年到底有多凄慘?

于是,在張居正剛去世不久,給事中張鼎思趁機上言戚繼光不應該放在北方,于是戚繼光被朝廷發配到偏遠的廣東駐守。兩年後,戚繼光再次受到彈劾,說他曾經和張居正勾結圖謀不軌,于是戚繼光直接被朝廷罷免掉一切官職。

這一年,戚繼光58歲。被罷免掉官職的他隻好孑然一身回到老家山東蓬萊居住。

雖然戚繼光為官多年,但因為他的俸祿大都用來資助軍隊,或者用來上下打點,包括給張居正送禮,而他本人又不是個大貪官,是以晚年的他,身上并沒有多少積蓄。

對此,史書上特意用了這樣一段話來形容:“四提将印,佩玉三十餘年,野無成田,囊無宿镞,惟集書數千卷而已。”由此也可見戚繼光的貧困潦倒。兩年後,戚繼光在貧寒交迫中的病逝,享年60歲。

戚繼光晚年到底有多凄慘?

然後,可悲的是,對于這樣一個為大明朝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在其死後兩年,朝廷都一直沒有任何表示,直到戚繼光的長子戚祚國到北京請求恤典,萬曆皇帝感念其功,這才下诏予以祭葬,并給予了他一個“武莊”的谥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