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俩都是令妃女儿,乾隆却区别对待,姐姐幸福一生,妹妹孤苦伶仃

乾隆对令妃超乎寻常规格的宠爱,想必在民间已是一件家喻户晓的事情了。据说乾隆之所以会选择资质平庸的永琰当继承人和令妃得宠是有一定的关系,可是依乾隆对待令妃所出的其他子女的表现看来,这个说法似乎并不靠谱。

她俩都是令妃女儿,乾隆却区别对待,姐姐幸福一生,妹妹孤苦伶仃

令妃有一女,即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虽与永琰为同胞姐弟却并不受乾隆喜爱,她上面还有一个长姐皇七女和静公主,也是令妃所出,此女反而颇得乾隆欢心,从哪里能看出乾隆对这对姐妹的区别对待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乾隆皇七女和静公主与皇九女和恪公主的故事:她俩都是令妃的亲生女儿,乾隆却区别对待,姐姐幸福一生,妹妹孤苦伶仃。

她俩都是令妃女儿,乾隆却区别对待,姐姐幸福一生,妹妹孤苦伶仃

首先是她们的婚事上。和静公主的额驸博尔济吉特氏,是超勇亲王策凌的孙子,身份显赫,于乾隆二十九年被封世子,承袭爵位后地位就更是贵不可言了。且这桩婚事还是在和静公主才三个月大的时候就定下的,可见乾隆有多么深谋远虑,关心这个女儿的将来。

而和恪公主这边就显得有些落魄了,虽然她的额驸也有爵位,可是比起姐夫来说等级实在是太低了,而且公主的婚事定得看起来有些草率,是在公主未过门时就逝世了的公公、一等武毅谋勇公兆惠的葬礼上定下的。

她俩都是令妃女儿,乾隆却区别对待,姐姐幸福一生,妹妹孤苦伶仃

其次是她们的封号。清朝自从开始效仿明朝定规矩后,皇室就对中宫所生的嫡女和妃嫔所生的庶女做了一个明确划分,只有嫡女才能享有固伦公主的封号。“固伦”有着尊贵以及天下的意思,庶女只能得到一个“和硕”封号,意喻一方。

封号不同,得到的待遇也会大大不同,按理说和静公主与和恪公主为一母所出的亲姐妹,封号应当都是和硕才对,可乾隆却单独将和静公主封为了固伦公主,将和恪公主封为了和硕公主,偏心的意思也是很明显了。

她俩都是令妃女儿,乾隆却区别对待,姐姐幸福一生,妹妹孤苦伶仃

可怜和恪公主本来就不受宠,又嫁了一个在政治场上并无什么作为的夫婿,一生就这么被盖上了平平无奇的印章。于是乾隆四十五年,和恪公主才23岁就香消玉殒了,可见这桩婚事和恪公主过得并不幸福,甚至孤苦伶仃。

而和恪公主的女儿也没能摆脱这种命运,她和额驸札兰泰的女儿在乾隆四十六年进入宫中,被留在内廷抚养,结果次年就被许配给了蒙古科尔沁一亲王之子。

她俩都是令妃女儿,乾隆却区别对待,姐姐幸福一生,妹妹孤苦伶仃

这个女儿算是乾隆的外孙女,俗话说“隔辈疼”,按理说作为外公的乾隆应该疼爱外孙女才对,但是乾隆却让这个宝贵的外孙女和亲,如果乾隆喜爱她就不会舍得她远嫁蒙古,所以这次结合不过又是一桩政治联姻罢了。

大家都是公主,姐姐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而妹妹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忽视被贬低,和硕和恪公主心里肯定很苦吧?

参考资料:

《清史稿公主表》、《清实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