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銜時,我軍有一個人的軍銜隻是中将,但主席卻跟總理等人說:“這個人是個帥才,在建設方面,很多上将都不如他。”總理也點點頭,說:“他的确有一手。”
這位被主席稱為“帥才”的開國中将,名叫餘秋裡,江西吉安縣人。

總理說他“有一手”,其實是個雙關語,因為他确實隻有一隻手。
那是在1936年長征時,時任紅二軍團6師18團政委的餘秋裡,率部阻擊敵軍,結果在戰鬥中被子彈擊中了左臂。但餘秋裡毫不在乎,簡單包紮後又繼續戰鬥。不料,沒一會兒左臂又被擊中,骨頭都露了出來。
要不說餘秋裡是個虎将,這點傷根本沒放在眼裡,硬是拖着一條斷臂,走完了長征,直到9月才做了截肢手術,成了獨臂将軍。
賀老總說餘秋裡有“大智”、“大勇”,此言不虛。有一次,賀老總派餘秋裡下去征糧。當時,四川土匪猖獗,賀老總問他:“給你一個連夠不夠?”餘秋裡說:“我一個班也不帶,隻要一輛吉普車,兩個警衛員足矣。”
到了地方後,餘秋裡找了一戶大地主,住在他們家裡,說:“你應該知道我是誰,我就住在你們家裡,如果我出了問題,你就看着辦吧。”這家地主一聽這話,哪裡還敢怠慢,趕緊派家丁把餘秋裡保護起來,并協助他征糧。一個月後,餘秋裡安然回到部隊,帶回了數百萬斤糧食。
還有一次,餘秋裡召集大家開會,當時前線不遠處正在打仗,炮聲隆隆,但餘秋裡毫不在乎,繼續講話。這時,急壞了秘書,悄悄給他遞了個條子,說時間到了,趕緊散會吧。但餘秋裡看了一眼,随手扔掉,繼續講話。
又過了一會兒,秘書又遞了個條子,催他趕緊結束。餘秋裡仍然沒有理會。
到秘書第三次遞條子的時候,餘秋裡火了,叫道:“你搞什麼名堂!這點槍炮就把你吓怕了,還鬧什麼革命!”
大家都知道,任何建設都離不開石油。新中國建立後,各行各業百廢待興,對石油的需求與日俱增,是以盡快開發油田成了當務之急。那麼,派誰來主持好呢?
賀老總和彭老總一起指向了餘秋裡,主席也欣然點頭說:“派他去,我就放心了。”
就這樣,官拜中将三年後,餘秋裡當起了石油部部長,成了總攬全國石油工業的“帥才”。
大家都知道“鐵人”王進喜的故事,尤其是那句豪氣沖天的“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更是成了一個時代的精神象征。但實際上,這句口号是餘秋裡提出來的。
起初,餘秋裡提的口号是:“隻許上,不許下!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也要上!”但石油部副部長孫敬文說這個口号太誇大主觀因素,于是餘秋裡欣然改成了:“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餘秋裡擔任石油部部長達7年時間,共發現并建成了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遼河油田等等數個大油田,一舉扭轉了新中國石油開采的落後局面。1964年12月,總理宣布:“中國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石油,不論在數量或者品種方面,基本上都可以自給了!”
餘秋裡功勳卓著,官至副總理,但仍然保持着平民本色。1983年5月,69歲的餘秋裡去浙江金華某部視察,上台作報告時,服務員想扶他上去,他卻一甩胳膊,說:“去!”自己健步登上了主席台。
在開座談會的時候,餘秋裡抽出一根香煙,服務員看他一隻手點煙不友善,趕緊過來給他點火,結果餘秋裡又胳膊一甩,說:“去!”然後把火柴盒夾在兩腿之間,用右手劃着了火柴,動作順暢而自然。
有一年,餘秋裡的親侄女考軍校分數不夠,就來找大伯,想讓大伯幫幫忙。但餘秋裡卻黑着臉,說:“能上就上,上不了回家種田,有什麼好幫的?”
後來,餘秋裡回家探親,弟弟開玩笑地說:“你當這麼大的官,也沒給家鄉辦點事,鄉親們都在說你呢!”
餘秋裡正色道:“你們不要想着從我身上沾光!我是為全國人民辦事的,不是為自己家人辦事的!”
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敢跟他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