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有一座太監的陵墓

明十三陵是一個非常神聖的地方,顧名思義陵墓裡面有十三位明朝皇帝,并且還有大量的皇室宗親。然而在明十三陵種竟然有一個太監的陵墓。這個太監是誰?為什麼有資格進入明十三陵?我們來分析一下。

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有一座太監的陵墓

一:太監王承恩

明十三陵裡面埋葬的太監是王承恩,王承恩是何許人?他是明朝崇祯年間的太監。他原來是大太監曹化淳的小弟,曹化淳在崇祯年間算是太監中的風雲人物。崇祯皇帝上位之後搞死了魏忠賢,魏忠賢之後,崇祯就讓曹化淳頂魏忠賢的位置。曹化淳幹得不錯,幫助崇祯皇帝練兵,還督促将領。在崇祯十二年的時候告老還鄉,王承恩也幹過這樣的事情。

明朝崇祯年間,内有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外有清兵經常騷擾,特别是崇祯十六年,農民軍都打到北京了。王承恩帶着太監軍隊去和農民起義軍決一死戰!可惜後面頂不住了!崇祯皇帝最後沒有辦法,将自己的皇室宗親大肆屠殺,不能讓受辱于農民起義軍。其他的官員和太監死的死,逃的逃,投降的投降。隻有王承恩始終陪着崇祯皇帝!崇祯皇帝煤山自缢,吊死在歪脖子樹上,也隻有王承恩陪伴着崇祯皇帝。

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有一座太監的陵墓

二:有資格陪葬十三陵

王承恩為何陪葬十三陵呢?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讓他進十三陵的是清朝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幹的事情。這兩位皇帝讓王承恩作為榜樣,讓清朝的那些奴才學習王承恩忠心不二。

王承恩能夠陪伴着明朝最後一個皇帝,這種勇氣和忠心是很難得的,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縱觀曆史上那些末代皇帝身邊又有幾人陪?

王承恩正名了太監的身份。很多人覺得太監就是壞人,特别是王振、劉瑾、魏忠賢等為代表的太監,敗壞了太監的名聲,讓太監成為了惡名詞的代表。王承恩卻不一樣,他為太監這個名稱正名了!

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有一座太監的陵墓

雖然他的貢獻比不上太監鄭和,但他忠心不二的精神是值得很多人學習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