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茶傲世,鄭闆橋的茶詩

以茶傲世,鄭闆橋的茶詩

不風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節柯。

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

鄭闆橋在“揚州八怪”裡算是名氣最大的了。盡管有“揚州八怪”之首的金農,年齡大、資格老、文化厚實。但為人高傲,書畫也就清高了許多。相比之下,鄭闆橋确有幾點優勢。一是他的學曆高,三朝三個台階,而且也是做過七品縣令的人;二是挂印辭職沒有回蘇州老家,而是來到揚州鬻畫為生。三是其畫的蘭竹石獨樹一幟,書法自謂“六分半書”,行楷隸夾雜,猶如“亂石鋪街”。四是他的詩詞也是非常接地氣,尤其是他的題畫詩。

鄭闆橋學問了不得,康熙年的秀才,雍正年的舉人,乾隆年的進士。在山東的範縣和濰縣做過縣令。說他是官,不如說他是真正的藝術家。筆者喜歡他的一些名言聯句,如“民于順處皆成子,官到閑時更讀書”“删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标新二月花”等。

鄭闆橋喜歡喝茶,是以茶詩也寫了不少。開篇的這首詩是一首題畫詩,四句詩看上去全是說景,沒有說理說意,其實不然。鄭闆橋所期望的夢想也是“不風不雨正清和”的天下。可以說,此時的鄭闆橋已是将儒釋道融為一體。所謂儒言正,道言清,釋言和。翠竹亭亭玉立,晚風輕拂。竹葉在微風中搖曳,竹影印在了窗棂上,好一幅墨竹圖。雅客翩翩而至,泡一壺明前松蘿茶,與友暢談天下、談書畫、談人生。揚州離宜興不遠,陽羨茶可能最多。杭州的龍井大概也是鄭闆橋茶碗中的常品之物。而鄭闆橋喝的松蘿茶也許是别人送的,或者是用字畫換的。松蘿茶産于安徽黃山休甯,明代時就很有名。明代文學大家袁宏道記有“今日徽有送松蘿茶者,味在龍井之上,天池下。”明代學者謝肇浙也有記載:“今茶之上者,松蘿也,虎丘也,羅岕也,龍井也,陽羨也,天池也。”

讀鄭闆橋的茶詩,似乎能看到竹爐的火膛,能看到清泉的沸湯,連茶壺中袅袅的霧氣,帶着春茶的茶香,也就像在身邊。我們再來讀一讀他寫的另一首茶詩:“小廊茶熟已無煙,折取寒花瘦可憐。寂寂柴門秋水闊,亂鴉揉碎夕陽天。”

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這位自負、真誠、樂觀的鄭闆橋沒有逃過“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的命運,73歲離世了。鄭闆橋在揚州書房中的竹爐已是冰冷,茶煙已然消散。憑欄西望,真個是“亂鴉揉碎夕陽天”。他帶着竹影蘭香,“亂石鋪街”,走上了回歸興化的路,終于魂歸故裡。

◎本文原載于《北京晨報》,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