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寒冬
對于家長來說可謂是一場考驗
前有流感要防,後有諾如“追擊”
一不留神
這又有一種傳染病悄悄“冒頭”……

近日,石家莊元氏縣
一名4歲的男孩成成(化名)
發燒39.5℃
而且身上還起了好多紅疹子
舌頭也紅腫了起來
媽媽趕緊把他送到了醫院
醫生檢查後
結合相關病史診斷為猩紅熱
很多家長可能都沒聽過猩紅熱
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
河北醫大一院循環化工園區醫院
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劉嬌
來為大家進行講解
什麼是猩紅熱?
猩紅熱是兒童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俗稱“爛喉痧”,就連部分成年人也有被傳染的可能。
這病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但在冬春兩季最容易發病,猩紅熱的主要發病年齡是在1~10歲,随着年齡的增長,大部分人群都會産生抗體。
由于因其發病症狀和風疹、手足口都很像,是以不少家長可能會搞混,進而延誤治療。
猩紅熱有哪些主要表現?
猩紅熱潛伏期為1~7天,一般在感染後2~3天發病,在潛伏期沒有明顯異常表現,但在潛伏期過後,一般會有這些表現:
01
發熱
猩紅熱一般起病很急,高熱,體溫可達39℃左右,伴有咽痛、頭痛等全身症狀。
2
皮疹
起病1~2天内出皮疹,從頸部、上胸開始,很快蔓延全身。皮疹為猩紅色、雞皮疙瘩樣細密的丘疹,在皮疹之間幾乎看不到正常皮膚。面頰發紅,口唇周圍發白。
孩子出疹子時身上很癢,常常會用手抓,皮膚上留有抓痕。皮疹多在一周内消退,疹退時體溫下降,疹退1周後開始脫皮,但無色素沉着。如能早期正确治療,出疹輕,可無明顯脫屑。
3
“楊梅舌”或“草莓舌”
發病時,咽峽部紅腫,扁桃體上可有片狀黃白色滲出物,舌背味蕾突起形似楊梅或草莓,稱“楊梅舌”或“草莓舌”。
特别提醒:
這病治療不及時很可怕
早期發現并進行治療的猩紅熱一點都不可怕,但若不及時治療,不僅輕症發展成重症,還可能會患上中耳炎、淋巴結炎、肺炎、腦膜炎、化膿性關節炎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等并發症!是以,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是應對猩紅熱的關鍵。
讓孩子遠離猩紅熱
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預防
目前,猩紅熱尚無疫苗,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至關重要!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随時關注天氣變化,适時給孩子增減衣服,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用肥皂、洗手液以及流動的清水洗手。
有症狀,早就醫
盡量不去人流密集、空氣污濁的場所;家長要密切關注兒童的身體狀況,一旦發覺兒童出現發熱或皮疹,應及時送往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
做好消毒工作
避免與已經确診猩紅熱的患兒接觸,發現疑似猩紅熱患兒,應立即隔離。
患兒接觸過的食具、玩具、家具要進行消毒。
注意開窗通風
空氣良好時要多開窗通風,保持室内空氣新鮮。保持均衡的飲食、适量的鍛煉以及充足的睡眠,增強身體抵抗力。
再次提醒各位家長:
猩紅熱具有傳染性
且容易引起其他并發症
一旦寶貝出現發熱、咽痛、草莓舌
皮疹、唇周發白等症狀
尤其還接觸過猩紅熱的患者時
就要高度懷疑寶貝是否患有猩紅熱了
這時要做的是:
趕緊帶娃上醫院!
文:河北青年報記者王珊
編輯:樊一帆
校對:張亞微
責編:賈陽陽
監制:寇拴民
更多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