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保定白溝雕刻藝人尤志敏:匠心着刀 妙韻相生

“信手圖來一畫成,楓凋竹翠鳥不鳴。雖然未遂丹青志,換作牙雕慰此生。”這是保定白溝雕刻藝人尤志敏近日“勾稿”後在“古藝坊”工作室裡寫的一首詩,以此抒懷。

在工作室的南側,陳列着尤志敏曆經4年時間完成的巨幅猛犸象牙雕刻作品——《清明上河圖》影壁。

保定白溝雕刻藝人尤志敏:匠心着刀 妙韻相生

今年72歲的尤志敏,自20多歲開始學習雕刻藝術。50多年了,他依然在自己熱愛的雕刻藝術世界裡孜孜以求,“刀工”不辍。

1971年,23對歲的尤志敏跟随北京象牙雕刻廠下鄉插隊的王大光師傅學習雕刻藝術,同時學習繪畫、古詩文。當年尤志敏與老師吃住在一起,日夜苦練。尤志敏介紹說,界劃、人物、走獸、山水……以刀代筆,臨摹中國畫,一個學徒能精通一門技藝已經很不容易,而他則樣樣喜歡、樣樣苦練,最終用自己的刻刀把它們表現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先後雕刻制作過《清明上河圖》《洛神賦圖》《富春山居圖》等古代傳世名畫以及一位美術學院教授為其起草的《長城萬裡圖》,讓它們在自己的刻刀下再現光彩。

保定白溝雕刻藝人尤志敏:匠心着刀 妙韻相生

尤志敏擅長“兼工帶寫”,花鳥走獸,一般在刀下以“工筆”展現,山水風景,一般以“寫意”展現。在中國畫裡,山水風景近大遠小、近清晰遠模糊、近色重遠色輕,一般以畫筆染色達到測樣的效果,而尤志敏則以“刀刻+指抹”的方式追求上述效果。他染色不用筆,用手指抹,直至抹幹,而後以餐巾紙落水揉,最後擦掉餘墨。他說:“這是當年師傅教的,這樣着色作品不掉色。”

保定白溝雕刻藝人尤志敏:匠心着刀 妙韻相生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風俗畫,作品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北宋年間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在5米多長的畫卷裡,共描繪了數百個各色人物以及牛、騾、驢等牲畜,還有房屋、橋梁、流水、城樓、車輛……而這樣一幅名畫,尤志敏則以雕刻技藝讓其再現在猛犸象牙上,虛實相生、妙韻靈動,令人歎為觀止。尤志敏于1994年曆時一年創作的《清明上河圖》影壁,長526厘米、寬24.7厘米,1997年拍賣時,被6位專家鑒定為“國寶級雕刻精品”,最終被國家珍寶館收藏。

保定白溝雕刻藝人尤志敏:匠心着刀 妙韻相生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中國現代美術全集·象牙金銀器》,收入了自20世紀初以來的象牙雕刻與金銀器的珍品、精品211件(組)。在本書中,能欣賞到尤志敏20世紀90年代初創作的《清明上河圖》作品照片,該作品高58厘米、寬264.5厘米。書中記載,該作品為“巨幅長卷式牙雕平刻作品”,“分四段鑲嵌于帶檐頂的影壁的前後面上。前面以宋代著名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為藍本,用中國畫白描形式平刻而成。鑲嵌畫幅的四段鐵力木座,可插拼連成一座影壁。背面平刻有大段名人的題跋、題詩以及收藏印記,均仿制精細。”該作品收藏于北京工美集團總公司珍寶館。

據記載,我國象牙雕刻藝術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即使作為一門正式的工藝及制作行業也始于周代。20世紀初,南以廣東的象牙會、大牙行為發端,北以1910年北京出現的第一家民間象牙作坊為起點。我國現代象牙雕刻藝術在承襲了清代品種、樣式的基礎上,品種結構開始變化。自50年代起,實用型的象牙工藝品逐漸減少,欣賞性的擺件逐漸增多;人物題材作品日趨多樣化,曆史題材作品躍然鼎新。50年代至80年代,為對外國際交往而進選國家級禮品,象牙雕刻藝術作品屢列首選。

保定白溝雕刻藝人尤志敏:匠心着刀 妙韻相生

作為一件有價值的藝術品,一件雕刻作品的完成,傾注了作者大量的汗水和精力。尤志敏喜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幹活”,因為那時沒有噪音和光線的幹擾,構思、厘定比例、勾稿、刀刻……每一個環節他都全身心投入。特别是用刀的時候,全身繃緊,所有的力都集中到指尖。有時候刻一個人物大約2毫米的臉,從眼眉到嘴唇,最多13刀,連人物的性别及喜怒哀樂等表情都可以在作品中表現出來。“30多歲的時候,可以一幹就是1小時不動,盡管扔下刻刀的時候胳膊幾乎僵硬,下次還會堅持。現在眼壓高了,堅持不了那麼長時間,10分鐘左右就得放松一下。”聽得出,現在雖然年齡大了,但尤志敏對雕刻藝術的熱愛程度,卻絲毫未減。

上世紀80年代,家人和親戚朋友曾勸他“改行”:“白溝經濟發達,做什麼不比雕刻賺錢啊!”可全身心投入于雕刻藝術的尤志敏未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象牙雕刻技藝是世界級的藝術瑰寶,不能讓他毀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裡。”尤志敏說,有生之年,會一直堅持下去,除了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還要将這門技藝傳承下來,“我願将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新人,讓我們的傳統藝術在新時代發揚光大。”

報道:李兆民

來源:河北勞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