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6年,蔣介石孫子蔣孝勇,召開釋出會并提出“兩蔣”移靈故鄉

蔣介石有一個疼愛的孫子,而他甚至在日記中,高度評價這個孩子“可愛”,而這個人便是蔣孝勇。

他既是蔣介石的幼孫,又是蔣經國的孩子,介于他特殊的身份,1996年,媒體在得知他召開記者釋出會時,立即趕到了現場。

此時的蔣孝勇身患癌症,已經進入了彌留之際。

面對見證了蔣介石、蔣經國兩代人的曆史,如今尚留人世的蔣孝勇,許多媒體記者都感到好奇不已,期待着他能說出什麼驚天大料。

1996年,蔣介石孫子蔣孝勇,召開釋出會并提出“兩蔣”移靈故鄉

在媒體記者的期待下,蔣孝勇說道,希望将“兩蔣”移靈故鄉。

說完之後,蔣孝勇又講了三句話,這三句話落後,現場鴉雀無聲了好一會兒,使所有的媒體朋友為之動容。

那麼,蔣孝勇又說了哪三句話,此外他為何會提出“兩蔣”移靈故鄉的願望?這個願望最終實作了麼?

1996年,蔣介石孫子蔣孝勇,召開釋出會并提出“兩蔣”移靈故鄉

“兩蔣”遺願“葉落歸根”

20世紀初,西方的理念流入中國,與中國的舊觀念産生碰撞,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而蔣介石便出生在這新舊交替的時代中。

對于他來說,他既受過傳統的教育,也接受過新式的教育,是以中國的傳統倫理思想,在他的腦海中是根深蒂固的。

在抗日戰争期間,國民政府的黨政機關搬到了重慶,這裡與蔣介石的老家溪口相隔甚遠,每年,蔣介石都要緻電妹婿,以表達他不能回家供奉祖先的遺憾,感謝妹婿代理。

1996年,蔣介石孫子蔣孝勇,召開釋出會并提出“兩蔣”移靈故鄉

除此之外,蔣介石還重修了宗譜,并親自校閱文稿與繕寫,而這都能從史料中找到蹤迹。

如1948年6月2日,蔣介石日記雲:臨睡前校閱先系考源,沙秘書甚能專攻考實也;11日又雲:下午仍繕先系考序畢,應更繕一份也......

這項工作,直至11月份才完成,當時,蔣介石的老家溪口,舉行了盛大的進譜典禮,彼時的蔣介石,因為忙于軍務無法參加,是以便選了自己的兒子蔣經國代為主持。

盡管如此,蔣介石還是有些不放心,為此,他親自緻電蔣經國詢問情況,在得知來祝賀的人,有四十餘桌,坐滿大堂時蔣介石才松了口氣,頓感欣慰不已。

對于自己的故鄉,自己的家族,蔣介石一直挂在心上,在他來到台灣居住的幾十年裡,也不曾忘懷,或許,這便是中國人特有的“思鄉”情節吧。

1996年,蔣介石孫子蔣孝勇,召開釋出會并提出“兩蔣”移靈故鄉

這其中,蔣介石尤為挂念先人的廬墓,在幾十年間,他曾多次派人到老家溪口,觀察廬墓情況,而這點,也能從史料中有所考據。

根據1957年10月12日後之《上星期檢討錄》中所描述的一段,“得吳天明同志攜來故鄉消息,先人廬墓皆安全無恙。”可以看出,蔣介石對自己的家鄉,一直深切地懷念着。

或許是越老越思鄉,晚年的蔣介石,甚至将老家溪口的地名,命名自己居住的建築、山水。

1971年,彼時的蔣介石已經84歲高齡了,他在1月28日的日記中記載道,用完早餐後,登上了右側的龍頭山,望着山上的亭台,讓人不由得想到了故鄉的慈庵,是以便将這座亭台,命名為了慈雲亭,以紀念先慈之德澤。

與故鄉隔絕,思念家鄉的蔣介石,也隻得以這種方式寄情,聊以自慰,也正是因為思鄉心切,蔣介石在逝世前才會留下遺願,要求“落葉歸根”,把靈柩暫時安置在慈湖,不能封土,直到有朝一日重回家鄉。

1996年,蔣介石孫子蔣孝勇,召開釋出會并提出“兩蔣”移靈故鄉

作為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也深受其父親的影響,對家鄉奉化溪口,愛得深切,更何況,他的母親就葬在這裡。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鄧小平為了兩岸統一,特意為蔣經國的老家修葺了墓地,并将墓地照片秘密寄往了台灣。

彼時的蔣經國,在收到照片時,感動不已,蔣經國也在之後不久,漸漸動搖了自己的态度,慢慢開放了海峽兩岸的探親,使海峽兩岸的關系,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而蔣經國在逝世後,也同他的父親一樣,留下了“葉落歸根”的遺願,使靈柩至今都未下葬。

1996年,蔣介石孫子蔣孝勇,召開釋出會并提出“兩蔣”移靈故鄉

蔣介石最寵愛的孫子

自蔣經國逝世,李登輝上台後,“蔣家王朝”的統治便不複存在,在“蔣家”輝煌已去的背景下。

蔣經國其弟蔣緯國,其子蔣孝勇,向台灣當局提出了“移靈”請求,希望将蔣介石、蔣經國的靈柩,葬在老家。

台灣當局收到兩人的請求後,并未立即回複,他們認為,這不僅僅是簡單的“移靈”回故鄉,還牽扯着許多政治因素,不能這麼簡單的就同意,是以,台灣當局并未在明面上對此事有所回應。

1996年,蔣介石孫子蔣孝勇,召開釋出會并提出“兩蔣”移靈故鄉

身患晚期喉癌的蔣孝勇,于1995年便親自來到了老家浙江溪口,他想到幼時祖父對他說起家鄉時,總是帶着溫柔的眼光與語調,娓娓道來,他想在生前盡心盡力的将這個祖父和父親的遺願完成。

蔣孝勇既是蔣經國的兒子,也是蔣介石最喜愛的孫子,而蔣介石也曾在日記中,毫不吝啬的誇贊“孝勇可愛”!

在蔣孝勇出生的那個年代,國民黨已處于敗勢下了,為了安全起見,蔣孝勇剛出生沒多久便随着家人一起來到了台灣,而正是因為這個特殊的原因,蔣介石對這個小孫子給予了更多的偏愛,他總覺得自己虧欠了孫子一番,沒能讓他過上更好的日子。

1996年,蔣介石孫子蔣孝勇,召開釋出會并提出“兩蔣”移靈故鄉

小時候的蔣孝勇,經常被祖父抱在懷中逗玩。那時的蔣介石統攬着台灣的軍政大權,無論是在面對屬下,還是處理公務,其表情往往都是不苟言笑,在他人犯錯時,往往也會不留情面的将其一頓痛罵,令人灰頭土臉不已。

但在面對蔣孝勇時,蔣介石往往會面帶慈祥的微笑,也不曾對他打罵,幾乎将所有的偏愛,都給予了他,兩人就如普通家庭的爺孫般,和睦可親。

此外,根據一些在“蔣家”邸宅工作的侍衛官透露,蔣孝勇除了倍受蔣介石的寵愛,還深得其父親蔣經國的寵愛。

在他們的印象中,蔣孝勇是最會讨蔣經國歡心,也是最聽他話的兒子,相較于他哥哥的傲氣,蔣孝勇難得可貴的是,有着一份謙虛的态度,而這也是他倍為受寵的原因。

1996年,蔣介石孫子蔣孝勇,召開釋出會并提出“兩蔣”移靈故鄉

在蔣介石與蔣經國的期盼下,蔣孝勇走上了一條從軍之路,選擇了陸軍官校預備班,在啟程軍校的前一天,蔣介石特意将蔣孝勇叫了過來,并将200台币遞到了他面前,讓他收下。

蔣介石告訴他,這是祖父的一番心意,希望他拿去用到讀書上,将來幹出一番大成就。

和所有普通家庭一樣,在面對要上學的孩子時,蔣介石也會像一名普通家長一樣,給孩子錢花,并對孩子的未來寄予了深深的厚望。

而蔣孝勇在軍校中的表現也堪稱優異,他在校園中服從老師的指令與安排,在各項考試中名列前茅,多次拿得高分,很快便成了校中的風雲人物。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蔣孝勇在一次軍事訓練中,不小心崴了腳踝,而這一休養便是好幾個月,是以也就造成了他跟不上課程,而蔣孝勇也是以離開了軍校,結束了他的軍旅生涯。

1996年,蔣介石孫子蔣孝勇,召開釋出會并提出“兩蔣”移靈故鄉

讀軍校期間,蔣孝勇結識了自己的夫妻——方智怡,在離開軍校轉讀台灣大學政治系時,兩人在征得父母的同意下,于1973年舉辦了婚禮,就此結為連理。

但令蔣孝勇沒想到的是,自己的祖父蔣介石,由于經曆車禍且身體不好的緣故,沒過幾年便離開了他,于1975年逝世,而他的父親蔣經國,也在祖父逝世後的第13年病逝了。

這一切的變故,來的是這般突然。

1995年,站在浙江奉化溪口祖墓前的蔣孝勇,至今都能回想起曆曆往昔歲月,他忍着癌症的病痛,虔誠的祭祖、掃墓,替祖父與父親,完成了想要回家鄉看看的願望。

他心中始終不曾忘記,祖父與父親想要“葉落歸根”的願望,在回到台灣後,他積極的參與到“移靈”事件中。

蔣緯國

“移靈”風波

其中,在“移靈”事件中,有兩個人起着至關緊要的作用,其一為蔣孝勇、其二為蔣緯國。

1996年7月8日,蔣緯國在小組會議上提出,要求國民黨中央成立“移靈大陸籌備委員會”,他在會議上義正言辭的發言,希望父兄奉安落土、以安民心......

他的一番發言,令全場的參會人員鴉雀無聲,人們震驚地看着蔣緯國,不敢置信他就這樣公然提出了這番言辭。

而輪值的主席徐立德,驚的差點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他隻覺得自己倒黴無比,在值班期間,竟遭遇了此等難以決策的大事。

(左)李登輝

當蔣緯國念完手中的稿子,用威迫的目光看向徐立德時,徐立德擦了擦了額角的汗,臉上堆滿了笑容推辭道:“這件事事關重大,不是我能輕易決定的,需要将其彙報給國民黨中央,交由秘書長處理。”

就這樣,這件事被徐立德踢皮球般,踢給了秘書長。

而秘書長收到此消息後,也是頗為頭疼,他随即便把這件事上報給了“總統”李登輝。

李登輝知道後,當即便将此事交由“中常委”讨論,此外,他還通過一些與“蔣家”交往甚密的人了解“蔣家”以及宋美齡的态度,以此做出最終的抉擇。

中國媒體得知這件事後,則率先在《中國時報》上刊登了這則消息,打了國民黨高層一個措手不及,使世界的關注的焦點,都轉移到了這件事上。

在社會各界的輿論壓力下,國民黨當局也不再多加隐瞞了,他們主動向外界透露,三位前國民黨“中央”秘書長組成了籌劃委員會,并針對對蔣緯國的提議,進行了詳密的研究。

蔣孝勇

“落葉歸根”“入土為安”,這是中國人自古傳承下來的風俗,而且,蔣介石與蔣經國的靈柩至今未入土,“蔣家”人自然不能一直坐視不管,自然要完成“兩蔣”的遺願,讓兩人魂歸故裡,就此安息。

但無奈的是,國民黨中央卻頻頻阻撓“兩蔣”的“移靈”,使這件事一直沒有任何進展。

而這也使病中的蔣孝勇,抱病出席國民黨14屆四中全會,并通過非正式記者會的方式發言,将自己的不滿與憤懑表示了出來。

他強調“兩蔣移靈”奉安,太過于政治化了。

說完這些,他感慨的看向遠方,無奈的說着,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習俗,我們要尊重這些習俗,我的家鄉習俗便是“入土為安”,是以,我無時不刻都期盼着,能将祖父與父親“移靈大陸”“入土為安”。

1996年,蔣介石孫子蔣孝勇,召開釋出會并提出“兩蔣”移靈故鄉

之後,蔣孝勇又回到了院中養病,時感自己時日無多的他,最終決定再開一次記者釋出會,将記者請到了自己的病床前,并鄭重的對媒體講出了三句話:

首先,自古以來台灣便是中國的,這個立場中國是永不會改變的。其次,祖父蔣介石與父親蔣經國的所說的遺願,始終都會實作了,他們始終都會魂歸故裡的。最後,祖父與父親給“蔣家”後人留下的恩澤,我們已經無以為報,是以,人在世一生,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成事,而“蔣家”無論在何情況,都不會違背祖輩的願望和遺志。

一番話說完後,現場的家屬與記者無不為之動容。

1996年12月22日,蔣孝勇去世。

1997年9月23日,蔣緯國去世。

随着兩人的相繼逝世,“移靈”的問題也再度停滞,以不了了之而告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