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定方為什麼在貞觀年間不被重用?或與李靖有很大的關系

唐初有三個人被黑得很慘,他們是張士貴、李道宗和蘇定方,而三人中又屬蘇定方被黑得最慘,在《說唐》等隋唐時期的小說、演義和影視劇中,蘇定方是害死羅成的罪魁禍首。23歲的羅成遭萬箭穿心而死,這給人們造成的震撼實在是太過強悍,也是以,蘇定方就成了一個大反派。

蘇定方為什麼在貞觀年間不被重用?或與李靖有很大的關系

但演義畢竟是演義,實際上,蘇定方是唐初著名的大将,他一生建立的功勳在唐初名将中絕對是排在前幾名的。他東征西讨,“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使大唐的版圖向西、向東皆有大範圍擴張,成為唐高宗時期不可多得的戰将。

但是,蘇定方所建立的這些功業都是在唐高宗李治時期,是他年逾六十以後才建立的功業,那麼,可能就有人問了,如此大将為何在晚年才有所建樹,難道他是大器晚成?并不是,他15歲就嶄露頭角,跟随父親沖鋒陷陣,其父去世之後他順理成章成為小統領。

隋末割據混戰中,蘇定方跟了窦建德,成為窦建德部下高雅賢的養子,在戰場上很是拼命,立下戰功不少,後來窦建德被李淵處死,而劉黑被窦建德舊部推上了首領的位置,然後反了大唐,蘇定方也在其中,所立戰功頗多,而劉黑闼之亂被平定之後,蘇定方就回了家隐居了起來,在家鄉過了幾年閑雲野鶴的生活。

蘇定方為什麼在貞觀年間不被重用?或與李靖有很大的關系

等到了貞觀初年,李世民剛剛登基不久,就開始大範圍選用人才,蘇定方也被朝廷啟用,成為匡道府折沖,按照蘇定方曆來在戰場上的表現,成為貞觀時期的名将指日可待。

但真實的情況卻是,他在貞觀年間根本不受重用,仿佛是被雪藏了,銷聲匿迹了,一直到了李治登基之後,蘇定方才真正施展自己的抱負。那麼,他在貞觀年間究竟遇到了什麼事,才造成這樣的局面呢?

這就要說到629年開始的那場唐滅東突厥之戰。大唐和東突厥之間的戰争一直不曾間斷過,大部分時候都是東突厥隔上一段時間就侵邊,讓大唐不勝其擾,而李世民的登基的那一年更狠,颉利可汗領兵二十萬兵犯長安,到了渭水附近。

當時長安守備并不多,無法和突厥兵硬碰硬,李世民不得不在渭水便橋和颉利可汗簽訂了盟約,送上了不少的東西才送走了這尊瘟神,這一直是李世民的恥辱,他也一直在積蓄力量,希望有一天能夠将東突厥一舉攻滅。

蘇定方為什麼在貞觀年間不被重用?或與李靖有很大的關系

而629年的冬天,這個機會來了,李世民毫不猶豫,派出了六路大軍,由大唐名将李靖節度,執行滅東突厥的任務。

這一次,李世民勢在必行,看他派出的大将就知道,除李靖之外,還有張公謹、柴紹、李道宗、薛萬徹、衛孝傑等,當然,還沒有為大唐建立寸功的蘇定方也參與了這次戰鬥,《舊唐書》記載:

“靖使定方率二百騎為前鋒,乘霧而行,去賊一裡許,忽然霧歇,望見其牙帳,馳掩殺數十百人。颉利及隋公主狼狽散走,餘衆俯伏,靖軍既至,遂悉降之。軍還,授左武候中郎将。”

這幾乎是蘇定方在貞觀年間的所有表現,也是很值得肯定的表現。而整個的攻打東突厥的戰争也大獲全勝,東突厥滅亡,颉利可汗被押往長安,而蕭皇後和其孫楊政道也回到了長安。這次大戰意義非凡,等大軍回京之後,李世民為他們舉行了盛大的宴會,連太上皇李淵都參加了這次宴會。

蘇定方為什麼在貞觀年間不被重用?或與李靖有很大的關系

但狂歡之後,等待着李靖的卻是李世民嚴厲的責備,因為“禦史大夫溫彥博害其功,谮靖軍無綱紀,緻令虜中奇寶,散于亂兵之手。”

這件事可大可小可有可無,全憑文官們的一張嘴。當然這并不是說李靖全然無辜,實際上,在戰場上打敗了對方,劫掠對方的财物并不是稀奇的事,相反還是大家都預設的一件事,平時沒有人會追究這樣的。

而且像李靖立下了這樣大的戰功,這樣的事情别說是沒有,即便是有也不可能被捅出來,但是就是有人站出來彈劾了李靖。這其實和當時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貞觀年間武将的生存環境遠比不上武德年間。

這并非是說李世民的問題,而是因為武德年間的主要任務就是平定天下,正是需要武将的時候,文臣們即便會有别的心思也多半會壓下去,而貞觀年間則不同,天下已然統一,正是偃武修文的時候,武将的地位逐漸降低,文臣和武将的沖突漸漸加大,很多武将就遭到了排擠。

蘇定方為什麼在貞觀年間不被重用?或與李靖有很大的關系

處在兵部尚書位置的李靖自然也不例外,他立下大功,文臣們自然看不慣,出來搞點事情。況且這次戰場上還出現了一個插曲,中間颉利可汗曾向李世民表示要歸順大唐,以争取喘息的時間,而李世民也派出了唐儉作為使者去傳達自己的谕,想要降低颉利可汗的防備。

這對于李靖來說是一個進攻的最佳時機,當副手張公謹提出唐儉等人還在颉利可汗處的時候,李靖說:

“此兵機也,時不可失,韓信是以破齊也。如唐儉等輩,何足可惜。”

這件事是否更讓文臣忌憚,我們不得而知,但戰後李靖被文官們針對是一定的,是以才有了彈劾之事。李世民大發雷霆,但也隻是口頭上責備李靖,并沒有進行處罰,李靖不被處罰,并不代表他的部衆也不被處罰,比如新立戰功的蘇定方。

蘇定方為什麼在貞觀年間不被重用?或與李靖有很大的關系

蘇定方是否在戰場上縱容手底下的人劫掠财物,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他作為李靖的部下,在李靖被彈劾之後,不可能毫發無傷,反而會被針對,這也是因為蘇定方的身份。

蘇定方并不是早期投唐的人,相反他是在貞觀初期才被啟用,而且未立寸功,可以說是勢單力薄,又在該戰中出了風頭,很是惹眼,自然也很容易成為被攻擊的對象,是以蘇定方肯定是被責罰了,甚至直接被李世民晾了起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雪藏了起來。

這種雪藏可能是無意的,李世民晾他是為了堵住文官們的嘴,讓他們不必再指責李靖,實際上李世民很明白李靖沒有什麼錯處,他曾對李靖說:“前有人讒公,今朕意已悟,公勿以為懷。”但這件事卻不能不給文官們一點交代,而蘇定方等人就成為李世民的交代。

蘇定方這一被晾,就是二十餘年,直到李世民去世,也不曾用過蘇定方,好在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李治登基之後,又用上了蘇定方,才有了後來威名赫赫的大将蘇定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