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軍記者:上甘嶺一仗打完我軍一個連隻剩下一人,連點名都點不了

1952年10月19日,慘烈的上甘嶺戰役已經進行到第6天,戰況還是和前幾天一樣:白天美軍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攻占我軍表面陣地,我軍退入坑道防守;夜間我軍進行戰術反擊,又奪回表面陣地。就在這黑白交替間,陣地不斷易手。當19日淩晨志願軍再次奪回597.9高地後打掃戰場時,他們在一個坑道口看到了令他們終生難忘的一幕。

美軍記者:上甘嶺一仗打完我軍一個連隻剩下一人,連點名都點不了

美軍記者拍攝的上甘嶺戰鬥畫面

上甘嶺戰役于10月14日打響,美第八集團軍司令範佛裡特原計劃是派兩個營用5天左右的時間占領上甘嶺。在開戰第一天,美軍就向上甘嶺發射了30萬發炮彈,上甘嶺總面積不過才3.7平方公裡,由于面積狹小,志願軍第45師總共才放了兩個連的兵力防守。

5天很快就過去了,但美軍徹底占領上甘嶺的計劃并沒有實作。白天,美軍可以在排山倒海的火力支援下占領上甘嶺的表面陣地,但志願軍并沒有退卻,而是轉入坑道内防守。到了夜間,他們就利用夜色的掩護向美軍發起反擊,重新奪回表面陣地。

美軍記者:上甘嶺一仗打完我軍一個連隻剩下一人,連點名都點不了

19日淩晨,志願軍再次發動反擊,奪回了597.9高地,随後他們開始打掃戰場。在一個坑道口前,他們看到了這樣一幕:這是一個很小的坑道口,隻能容一個人進出,坑道口上被用鐵絲網橫豎拉了三道,三道鐵絲網就像一個防護網一樣将坑道口牢牢地封死,在坑道口的兩側,又有兩個用沙袋臨時壘起來的機槍工事,兩挺機槍從兩個斜對角控制着坑道口。

看這陣勢,仿佛坑道裡藏着什麼洪荒巨獸一樣,美軍一番布置,就是害怕裡面的人沖出來。而在坑道口外的地面上,橫開豎八的躺着20多具美軍的屍體,工事裡的機槍也被留在原地沒有帶走。沒有帶走的屍體,沒有帶走的武器,可以看出美軍走得非常匆忙,裡面究竟有什麼呢?

美軍記者:上甘嶺一仗打完我軍一個連隻剩下一人,連點名都點不了

年青的志願軍戰士

戰士們連忙上前,七手八腳将三道鐵絲網拆了下來,進到坑道裡一看,裡面隻有一個志願軍戰士。他趴在一挺重機槍上,手握着槍把,槍口則指向坑道口,當戰友們上前檢視時發現,他已經犧牲了,直到犧牲時他仍然保持着戰鬥的姿态。

戰友們将他的遺體放平,他是如此年青,臉上還帶着一絲稚氣。但對敵人而言,他是如此的恐怖,恐怖到敵人不但要用鐵絲網封閉洞口,而且在他犧牲後,敵人都不敢上前來拖走同伴的屍體。

美軍記者:上甘嶺一仗打完我軍一個連隻剩下一人,連點名都點不了

範佛裡特原計劃兩個營的兵力攻占上甘嶺 ,最後不得不增加到兩個師七個團共20個營,其中美軍的8個營全部補充過三次。僞2師的12個營補充人數更多,原計劃200人的傷亡,到最後傷亡人數超過了25000人。

美軍記者:上甘嶺一仗打完我軍一個連隻剩下一人,連點名都點不了

美軍第7師17團的一個連被打得僅剩一人,美軍随軍記者威爾遜在報道裡稱:這個連連點名的人都沒有了!而另一個撤下來的美軍加強連隻剩下20多人,他們一個個衣衫褴褛、渾身血污,看起來都不像人。20多人一共才5支槍。有一人身上還背了一具屍體,但當一發炮彈落在他附近時,他吓得扔下屍體就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