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缶翁詩撷百印》:不妨以刀筆寫詩

吳昌碩——海派藝壇旗幟性人物,兼詩、書、畫、印四絕于一身,并将四絕融會貫通。近日,《缶翁詩撷百印》上海首發在錦繡中環文創産業基地舉行,以刀筆寫詩,用現代篆刻藝術形式展現吳昌碩傳統詩詞意蘊,讓詩情與印意互相生發。

《缶翁詩撷百印》:不妨以刀筆寫詩

吳昌碩自稱“三十始學詩,五十始學畫”。上海吳昌碩藝術研究協會副會長、吳昌碩四世孫吳超認為,此語有自謙之嫌,其文學積累與詩歌訓練都要更早一些,偶有詩成,更多為習作。吳昌碩繪畫大氣蓬勃之餘,還有一個鮮明的細節特征:他的每幅畫作上都題有詩句。畫作上留下日期與簽名的做法在畫界很常見,但吳昌碩并不僅僅是簡單的日期、簽名,他更多地是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表達在了作品落款的詩詞裡面。事實上,缶翁一生中曾多次以詩人自稱,留存詩作千餘首,或喜笑怒罵,或寄情抒懷,或醉看乾坤,或傲遊藝海。

《缶翁詩撷百印》:不妨以刀筆寫詩
《缶翁詩撷百印》:不妨以刀筆寫詩

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吳昌碩以金石入印,入書,入畫,以最傳統的藝術因素和審美理想塑造了嶄新的藝術風格和風氣。諸藝中,其篆刻與詩名世最早。《缶翁詩撷百印》擇缶公詩作百餘佳句,以篆刻形式傳遞其中意蘊,不失為讀懂大師、緬懷大師的有益之舉。

《缶翁詩撷百印》:不妨以刀筆寫詩

吳昌碩原名俊,字昌碩,别号缶廬、苦鐵等,是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厲良玉、趙之謙并稱“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作者:劉迪

編輯:劉迪

責任編輯:楊逸淇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