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門店醜聞表示“震驚”?星巴克的日常監管去哪兒了

過期巧克力液繼續給顧客做飲品,“開封後不過夜”的糕點第二天照上架……這兩天,星巴克卷入食品衛生問題風波。面對曝光後的輿論聲讨,星巴克官方微網誌回應稱,對此深感震驚,已于第一時間關閉了兩家問題門店。随後,星巴克再度發出道歉聲明,确認違規行為的存在。

對門店醜聞表示“震驚”?星巴克的日常監管去哪兒了

星巴克的“震驚”,再次錘實了企業管理的失能。在中國,星巴克的5100多家門店皆為直營,無論是原材料供應,還是産品制作标準,均由企業自己把控。星巴克官網更長期挂着“食品安全是企業發展的命脈和頭等重任”,可見也将“品控”當成了自己攬客的招牌。可從媒體曝光的視訊來看,員工似乎早就對違規行為習以為常。對此,企業深表“震驚”,那麼平時的監督考核去哪了?眼下,市場監管部門同步對當地其他82家星巴克門店進行排查,又發現了15處問題,企業到底是如何履行主體責任的?

令人惱火的是,這已不是知名餐飲企業第一次“翻車”。漢堡吃出蟑螂、爛水果做奶茶、擦腳布來擦碗……醜聞一次次突破消費者忍受的下限。時間長了,一些消費者甚至被迫妥協了,表示“餐廳後廚其實都這樣”,還有人說“星巴克算好的了”。必須看到,幹淨衛生本就是餐飲行業最基本的要求,隻要一處不合格,對消費者來說都是“雷”。我們不能因為問題的普遍性就放松對底線的堅持。各種品牌店網紅店更應當愛惜羽毛,豈能靠“不夠爛”而拉回顔面?

今天的消費者已經讀過太多道歉信,态度沒有不誠懇的,反思沒有不深刻的。可從現實來看,輿論淡了、風頭過了,企業有沒有真正檢討、切實整改,确實還是問題。這也給相關部門提了個醒,“關停幾家店、緊張一陣子”已經不能震懾無良商家,将全面排查常态化,堅持強監督、嚴處罰,才能消除衛生死角,倒逼企業及時填補管理漏洞。

做餐飲,得講衛生;做生意,得講良心。品牌商家們不妨多去自己的後廚看一看、管一管,糊弄消費者,最終“涼涼”的一定是自己。

圖檔來自視覺中國

來源:北京日報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晨視訊”用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小時報料熱線0731-85571188。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