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何不願相信孝莊臨終前留下的懿旨是真的?

其實,康熙不是不相信孝莊太後臨終前留下了懿旨,而是不能相信這是真的。

從政治的角度來說,清朝自順治皇帝在位開始,就确立了嚴格的“後宮不能幹政”的制度,而制定這一制度的多爾衮所針對的人,便是順治皇帝的生母孝莊太後。

這一點康熙皇帝非常清楚,孝莊太後也是非常的清楚。

是以,如果康熙此時相信了孝莊太後的懿旨,不僅會将剛剛過世的孝莊太後帶來不利的影響,更是會将自己置于極為不利的境地,畢竟“後宮不能幹政”,不僅僅是不能幹預朝政,也包括了不能幹預皇帝的立儲。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何不願相信孝莊臨終前留下的懿旨是真的?

與此同時,如果孝莊太後真的留有這樣的懿旨,康熙到底是遵旨還是不遵旨。如果不遵旨,康熙違背了孝莊太後的意願,背上的是不孝的罵名;如果遵旨執行,此時的胤礽已經不能成為合格的繼任者,堅持選擇胤礽是對整個大清王朝非常不負責任的表現,也将愧對于整個王朝的先輩們。

是以,康熙能做的,隻能是否定這份懿旨存在的真實性,這是維系孝莊太後的聲望,同時也不至于将自己置于兩難的境地之中。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何不願相信孝莊臨終前留下的懿旨是真的?

而此時康熙,除了不能相信這份懿旨是真的外,也是不想相信孝莊留下了這份懿旨。

胤礽貴為太子,作為國家的儲君,未來的接班人,竟然夥同索額圖密謀弑君奪位,這已經是十惡不赦的重罪,康熙對此已經是憤怒至極。

而太子胤礽之前的所作所為,更讓康熙認為胤礽已經無法再成為國家的儲君,更沒有資格成為自己的繼任者,去成為王朝的統治者。這是康熙對于胤礽的徹底死心,更是認為此時的胤礽已經無藥可救。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何不願相信孝莊臨終前留下的懿旨是真的?

如果不廢黜胤礽的太子之位,不僅大清王朝未來的走勢充滿了未知數,更是會引發朝堂上新一輪的政治動蕩,屆時也将掀起的新的風波,進而動搖王朝統治的根基,這些都是康熙如何所不看到的。

是以,從整個國家和王朝的發展和未來出發,此時的胤礽已經無法配得上孝莊太後對于他的扶保,康熙對于胤礽有着的,隻是失望和憤怒。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何不願相信孝莊臨終前留下的懿旨是真的?

容妃極為冒失的舉動,逼着康熙皇帝不得不嚴正處罰了她,而這讓兩人彼此留下了畢生的遺憾。

容妃在大庭廣衆之下,直接向康熙說明孝莊太後留下的保全胤礽的懿旨,實際上這并不是告知康熙,而是在衆目睽睽之下,威脅與脅迫康熙,此時的容妃,一方面是嚴重的違背了“後宮不得幹政”的祖訓,更是将康熙皇帝置于了下不來台的局面。在加上旁邊的慧妃等人的煽風點火,逼着康熙迫不得已的處罰了容妃。

實際上,康熙在處罰容妃的時候,也是處罰自己,容妃受到的是繁重的差役和無盡的羞辱,而康熙受到的是内心無盡的煎熬。而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容妃冒失的舉動,讓康熙必須要秉公獨斷的處罰容妃。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何不願相信孝莊臨終前留下的懿旨是真的?

最終,容妃被馬桶砸死,康熙也隻能與容妃陰陽相隔,康熙在最終也說明了他相信容妃所說的,孝莊太後确實留下了懿旨,但是當時的康熙确實沒有辦法遵照執行,而容妃的做法卻恰恰又将已經頗為難受的康熙架在了火上烤,是更加的備受煎熬,此時的康熙隻能用犧牲容妃的方式來維系朝局和後宮的穩定,而容妃的死也是為了康熙,更也是成為了政治統治的犧牲品。

而康熙,也隻能用冊封容妃為孝慈仁皇後的方式,來彌補對于容妃的愧疚了。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何不願相信孝莊臨終前留下的懿旨是真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