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瀾,出生于1904年11月25日,1926年,在黃埔軍校畢業,先後率軍參加了大大小小的戰役,國軍名将。在1942年,率領第200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
因為多頭指揮的原因,入緬作戰并不順利,也是導緻戰鬥失敗的根本,在之後的同古戰役中更是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原計劃中,為了争取時間,200師需要死守同古,不惜一切代價的争取時間,讓遠征軍向同古一帶集合,但是中方不願意進攻,200師前後受敵,英軍,日軍對200師進行包圍,主力5軍又遲遲沒有集合,無奈之下,200師隻能主動撤出同古。

1942年26日下午5時40分戴安瀾将軍在緬甸北部壯烈犧牲。之後追加的少将,中将的稱号。全國解放之後作為國家的英雄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200師的武器裝備在當時是最為先進的,也是唯一一支全副武裝起來的機械師。對外來講,也是政府唯一認可的一支軍隊。師長戴安瀾将軍更是蔣介石的嫡系。
在當時,598團,599團,600團。都是200師下的,迫于無奈撤出緬甸,回國的路上,200師遭遇了日軍的襲擊,意外發生的突然,讓人來不及多想,隻能拿起武器奮勇抗争,也是在這次意外中,戴安瀾将軍不幸中彈,當場身亡。将軍手下的三個團,奮起反抗,為擊潰日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鄭庭笈是598團的團長 被稱之為“文昌三鄭”之一,在黃埔軍校畢業之後,便全身心投入到了抗日戰争中,鄭庭笈先後參加了忻口會戰,昆侖關戰役。做出的貢獻不可磨滅。1939年2月擔任五軍1師3團團長。在昆侖關戰役中,擊潰日本“鋼軍”。
1942年2月跟随戴安瀾将軍進入緬甸抗擊日軍,1942年3月任第5軍200師少将步兵指揮官兼598團團長,跟随将軍參加了同古保衛戰等一系列經典戰役。在戴安瀾将軍犧牲之後之後,鄭團長擔任起了200師的臨時指揮官,帶領200師進行反抗,沖出敵軍的重重包圍,一戰成名!
柳樹人599團的團長,出生于1905年,貴州安順人,同598團 團長鄭庭笈一樣師出同門,出軍緬甸之際,柳樹人才剛剛結婚不久,上戰場,拼的就是命,刀槍無眼,有些結局都是早就已經安排好的,但是作為中國人,我們為了自己的命運,還是勇于向天鬥。
這一别,便是柳樹人與自己新婚燕爾的妻子永别。這一别,便是天人永隔。為了國家的大義,沖在前線。
同古會戰中就有柳樹人的身影,會戰期間,後援遲遲不來,孤軍奮戰,與成倍數的日軍進行激戰,縱使人數上占極大的劣勢,但是勇敢無畏的精神,也使日軍受到重創。
在戰場之上,柳樹人作為團長,更是拿出了領頭羊的氣勢,甚至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帶頭沖鋒,首當其沖的将最危險的攬在自己的身上作為師長的戴安瀾對于柳樹人這樣的做法,非常氣憤。一個團隊沒有了領頭羊就潰散了,師長認為,柳樹人應該做好排兵布陣但是柳樹人依然堅持,甚至還充當敢死隊的隊長。
撤軍的途中師長戴安瀾與日軍激戰,柳樹人為了營救師長不幸被包圍,不幸身亡。遺憾的是沒能将團長的遺體帶回家中。盡管人留在了緬甸,但是柳團長的英雄魂一直印在祖國的大地上。
劉少峰作為600團的團長。在戴将軍犧牲之後,劉少峰擔任着護送英靈回國的任務。回國之後,劉少峰一直放不下心中那道坎。不敢有一天的懈怠,勢要為将軍報仇雪恨。
終于1944年8月,劉少峰終于等來了機會。在滇西大反攻凸顯出了自己的才能,打的敵人潰不成軍。有了緬甸的前車之鑒,這一次中國遠征軍缜密,計劃無漏。這一仗,可謂是酣暢淋漓!
劉少峰率軍,一路向前,戰無不勝。将日軍的王牌師團全部殲滅。我們不怕困難險阻,因為我們心中有力量,讓他們看看,我們不是好欺負的!至此,劉少峰終于為戴安瀾将軍報仇雪恨,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素日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