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朝國策為什麼是重文輕武 該國策有什麼好處和弊端

本文由:樓上老範 原創創作

北宋的葉夢在書中寫道:宋太祖趙匡義在建國之初就立下了一塊誓碑,曆朝曆代的皇帝才能夠看得到,碑上的内容很多人都不得而知。到了靖康之恥,北宋滅亡的時候。

這個誓碑才得已與世間見面,碑上共記述着趙匡胤留下的一些祖訓。這幾句貫穿了整個北宋始末。在石碑上明确寫着宋代不殺文人的警示。

縱觀封建王朝的發展,宋代的文人是受到迫害最少的,文人言論自由,甚至跟皇帝都可以也可以進行舌戰。宋太祖趙匡胤是曆史上第一個對文官重視的皇帝。

宋朝國策為什麼是重文輕武 該國策有什麼好處和弊端

在曆朝曆代都是對武将比較重視,在前朝的時候,這種想法也導緻了最後武将的崛起,國家混亂。“以文治國”延續了整個曆史。開創性政策對于宋代産生了深遠的影響,為後世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宋代時期“重文抑武”的好處

衆所周知,宋代的政治制度從一而終都是“以文治國”,這也是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祖訓,這是從前朝吸取的教訓。

唐代末期的藩鎮割據,群雄鼎立,長達半個世紀的混戰對于國家的影響很大,五代十國的政權換了一個又一個,宋代建立,給人民帶去了曙光。

1、文官A錢腐敗有的治,但功高蓋主的武将不好管

宋太祖趙匡胤奪取政權之後,對于國家的制度進行了很大的改革,雖然承襲舊制,但也有了很大的改革。宋太祖趙匡胤吸取了教訓和經驗,也了解武将對于國家的影響。輕則讨取很多待遇,嚴重的就是功高蓋主。

為禍一方,這樣的危害很多文人幾乎團成團都不一定能達到。是以,“重文抑武”成為了宋代的治國國策。

具體表現在國家的各個方面當中,當然,在宋代初期确實有了很好的作用。隋唐時期創始的科舉制度在宋代時期進行發揚光大。

宋朝國策為什麼是重文輕武 該國策有什麼好處和弊端

宋代的進士科舉有很多人都能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官成長為舉足輕重的宰相職位。在進士錄取的數量也是從唐代時期的二三十人到了北宋時期增加到了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因為制度的改革,宋代的很多寒門子弟的也可以走入仕途,打破了權臣和世族對于官職的壟斷。

寒門知識分子在官場上有了重要的地位。宋代将文人的權利和待遇分開制定,這也就是宋代差遣、官、職分離制度。

這樣的政策之下,雖然各個職位進行了制衡,但讓整個宋代的官職體系有些臃腫。宋代的官職和俸祿都不一定相關,主要也包含了很多舊臣在其中,這樣的政策在宋代初期也起到了很好的穩定朝政的作用。

在宋代的曆史當中,内部叛亂比較少,這也是因為“以文治國”的原因,武将的權力較少,使得宋代的總體國内都區域和平穩定。

2、書上寫得,還得拿出來用一用

宋代是朝廷對于文官書法自由言論非常放得開,甚至有點兒像現在的言論自由。雖然當時很多文臣都會說一些不好的話最後被皇帝貶谪到天涯海角,這也是催動了思想文化在沖突和沖突之間的發展。

程朱理學是繼百家争鳴之後又一次思想飛躍。中國的四大發明有三項就是起源于宋代,并且都在宋代得已發揚光大。這也是宋代商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對外交流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商品傳播的過程當中,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對外貿易發展。宋代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都得益于“重文抑武”的國策推動。

宋朝國策為什麼是重文輕武 該國策有什麼好處和弊端

二、“重文抑武”帶來的弊端不可避免

這個國策之下,文臣越來越多,又因為科舉制度的普及,印刷術和造紙術的廣泛傳播讓宋代的國民素質大幅度提升,統治者對于武将也忌憚之心越來越重。大軍也一直貫徹宋太祖時期的政策——“鐵打的大軍,流水的将軍”。

1、冗兵冗官之下,軍事力量孱弱

武将的權力範圍很小,但是大軍是不可缺少的,維持大軍穩定也是對于國家負責。確定必要的時候沒有大軍可用的情況發生,但宋代的大軍力量越來越弱,大部分原因也是“重文抑武”導緻了。

文人優待讓武将地位很難處。這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很多問題,文官A錢對後代不會有後代受到影響,自己也不會有殺身之禍。

這樣以來,文臣更加為所欲為。随着時代發展,文臣越來越多,優質待遇對國家财政帶來的壓力并不是簡簡單單可以緩解的。

2、靖康之恥之後,國力走向下坡路

嶽飛筆下的《滿江紅》讓後世的人潸然淚下,感歎這位将軍的國家情懷。靖康之恥的發生以及後來嶽飛的含冤而死讓人對宋代的這項國策産生懷疑。

但是當時國家的文臣集團都主張消極抵禦,用其他的東西換取眼前的和平,宋代與邊境少數民族的戰亂一直處于被動局面。

宋代和周邊民族一直沒有大型的戰争使得很多文人有種錯覺,相信這樣的制度時正确的方向。靖康之恥之後,那些主和派的還是想要用錢财維持和平。國力一直在走下坡路。

宋朝國策為什麼是重文輕武 該國策有什麼好處和弊端

宋代文官制度之下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利弊,随着時代的進步,制度卻一直在落後,滿足不了後期發展,隻能開始土崩瓦解。文官和武将的良好平衡才是國家和平發展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

《宋代文官制度治理的得失及其啟示》

《論宋代文官制度充分發展的三大因素》

《論宋代過分重用、依賴文官的危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