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極熊團被全殲後,一美軍中校潛入戰場點數屍體,被我軍強勢圍觀

1950年11月27日,長津湖戰役爆發,這次戰役徹底擊潰了麥克阿瑟“要在聖誕節前結束戰争”的狂言,讓世界看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信念和力量,同時在此次戰役中,志願軍也成功全殲了美軍一個精英團——北極熊團。

在北極熊團被全殲後,一美軍中校潛入戰場點數屍體,被我軍集體圍觀。

北極熊團被全殲後,一美軍中校潛入戰場點數屍體,被我軍強勢圍觀

北韓戰争,長津戰役

如果說北韓戰争是令世界各國震驚的一場戰争、是新中國國際地位的拐點,那麼長津湖戰役就是北韓戰争中的拐點。

在冰天雪地的北韓,志願軍戰士匍匐在泥雪裡,等待着敵人,不乏有戰士凍傷、凍亡,沖鋒号響起,無數英勇的戰士沖向美軍,用簡陋的裝備迎擊擁有機械化部隊的美軍……這就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發生的長津湖戰役。

1950年,志願軍戰士雄糾糾氣昂昂,跨過了鴨綠江,北韓戰争爆發。與美軍先進的後勤補給、軍團裝備不同,志願軍隻有簡陋的槍支和數量不多的彈藥,極少數裝備精良的部隊還是使用的繳獲國民黨部隊的美式裝備,在彈藥、修理和後勤上有巨大的隐患。

北極熊團被全殲後,一美軍中校潛入戰場點數屍體,被我軍強勢圍觀

反觀美軍,裝備精良、後勤優越,全機械化部隊,火力充足、資金雄厚,更是擁有戰術支援的能力,看起來已經完全立于不敗之地。在當時的國際社會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認為新中國能勝利,與美國作戰隻是自取其辱。

但奇迹往往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1950年11月27日,長津湖戰役爆發,志願軍分割包圍了美軍部隊,将美軍打得心氣盡喪。雖然志願軍裝備、彈藥均落後于美軍,但在堅韌不拔的意志和保家衛國的信念面前,志願軍依然艱難地獲得了勝利。

此次作戰創造了北韓戰争中全殲美軍一整個團的記錄,更是迫使美軍的王牌部隊艱難撤退,短短的路程足足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直到12月24日才撤退到興南港。

北極熊團被全殲後,一美軍中校潛入戰場點數屍體,被我軍強勢圍觀

但鮮為人知的是,其實在美軍撤退時曾有一個中校潛入戰場點數北極熊團的作戰人員屍體,還被我軍集體圍觀。

搜救傷員,慘狀驚人

長津湖戰役中被全殲的美軍團,正是美軍第31團級作戰隊,北極熊團。北極熊團并不是什麼三流部隊、雜牌兵團,而是實打實的強師勁旅,曾經與蘇聯紅軍硬碰硬,更是在菲律賓和日軍展開了長達四個月的戰鬥仍未敗退。

要知道,在戰争中最艱難的作戰就是孤狼作戰,孤狼作戰不僅是考驗指揮官的智慧、指揮能力、後勤安排和調控,更是對全部作戰人員心态的考驗,尤其是以異國他鄉的孤狼作戰為甚。

北極熊團被全殲後,一美軍中校潛入戰場點數屍體,被我軍強勢圍觀

而北極熊團能在菲律賓與日軍周旋四個月,足以見他們的實力強橫。但就是這樣一個美軍的精兵團,卻在長津湖戰役中被志願軍全殲!

繼11月30日遭受突襲後,北極熊團于12月1日開始嘗試突圍,12月2日4時許,北極熊團被全殲。幾乎同一時間,美軍的陸戰一師中下級軍官就開始自發性地搜尋幸存者,展開營救活動。

但許多人會有疑問——既然是全殲,又哪裡來的幸存者呢?在現代戰争中,因為科技、知識體系的全面進步和發展,想要讓一支部隊全軍覆沒是非常艱難的,是以隻要一次性消滅90%的敵人、消滅敵人的指揮系統,就可以說是全殲。

北極熊團被全殲後,一美軍中校潛入戰場點數屍體,被我軍強勢圍觀

而毫無疑問的,北極熊團3100多人戰後僅剩200人左右,存活率不足10%,是以說全殲是毫無問題的。

12月2日8時,美軍中校比爾開展了營救活動,乘坐一輛吉普車在冰面上向北搜尋可能存活的傷員。幸運的是,他找到了許多匍匐爬行、身上帶傷的幸存者,并将其救回了美軍的臨時駐紮點。

當天晚上,比爾中校向自己的上級彙報了自己今天的見聞。大多數人因為有傷隻能在冰面上蹒跚而行,互相扶持,甚至有一些人連鞋都沒有,隻能不斷爬行,還有些人因為傷勢和精神問題在原地轉圈,如果不被發現,情況堪憂。如此慘狀讓比爾憂心,這時,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北極熊團被全殲後,一美軍中校潛入戰場點數屍體,被我軍強勢圍觀

偷回戰場,陸軍請勳

接連搜救了兩日後,比爾中校内心的火焰越來越旺,而志願軍秉承着人道主義的放縱更是讓他堅定了決心。

12月4日,比爾中校乘着吉普車開上了長津湖東岸,來到了北極熊團覆滅的戰場。比爾中校潛入了戰場之中,但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我軍的注視下,可以說受到了我軍的集體圍觀。

據比爾中校回憶,他步行靠近卡車時,在山腳看到了志願軍,在山頂看到了更多的志願軍,并沒有受到預想之中的打擊和槍擊,就這樣,他的膽子越來越大,開始沿着卡車繼續走動,确定是否還有幸存者。

北極熊團被全殲後,一美軍中校潛入戰場點數屍體,被我軍強勢圍觀

但令人遺憾的是,他沒有找到任何幸存下來的軍人,是以他隻能點數着屍體,尋找那微乎其微的可能性。

據比爾中校所說,他點數了300具屍體,但他的所作所為受到了美國的争議和質疑。他們所質疑的地方,就是“邪惡”的志願軍,怎麼可能允許比爾中校潛入戰場而不殺害他!這與他們宣傳的内容是完全相悖的!

但對于我們來說,這卻很好了解,秉承着人道主義精神,即使是敵人,我們也不會在戰場上殺害對方,這反而對美政府官員是難以想象的,因為他們不了解人民志願軍的信念和堅持,隻會一味的質疑人性的善良。

北極熊團被全殲後,一美軍中校潛入戰場點數屍體,被我軍強勢圍觀

生長在溝裡的老鼠,是很難想象藍天的。後續海軍方面并沒有對比爾進行嘉獎,但陸軍卻為比爾申請授勳,來贊揚這個冒着生命危險去搜救戰友的戰士。

小結:

雖然分屬兩方,但比爾中校的勇敢和善良還是值得我們肯定的。他為了搜救可能存在的戰友,孤身一人潛入戰場,冒着危險去尋找幸存者,這種精神和信念值得我們嘉獎。

但他的擔憂卻是徒勞的——戰場上的中國軍人是堅定的戰士,但戰場下的中國軍人卻是擁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的普通人,是以志願軍才會對比爾中校的搜救視若無睹——因為生命終究是寶貴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