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鬼谷子大智慧:做人可以不聰明,但一定要有城府,否則成不了大事

其實城府這兩個字在有些人聽來更像是在罵人的詞語,不過在我們的人生中真的很難做到有城府,這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有城府代表着知人善用和揚長避短,還代表着懂得隐忍,選擇合适的出手時間,這些都是很難做到的,不過曆史上卻有很多的故事為我們證明了這些鬼谷子的道理,究竟說了些什麼呢?

所謂“故介蟲之捍也,必以堅厚;螫蟲之動也,必以毒螫。故禽獸知用其所長,而談者知用其所用也。”這句話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小蟲子都知道保護自己的時候要用最堅硬的殼,攻擊别人的時候也一定要選擇最毒的觸角,連動物都知道該用自己的長處做事情,那麼作為一個擁有城府的人自然是要學會看到别人的長處,并且化為己用。

鬼谷子大智慧:做人可以不聰明,但一定要有城府,否則成不了大事

在古代的曆史故事中,每一個成功人士身邊都一定會聚集很多的能人異士,而一個有能力的謀士和一個能打仗的大将軍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文人可以維護朝堂秩序,給大家帶來良好的風氣,而武官則負責保家衛國戍守邊疆,這兩個人選得好的話,整個國家就會繁榮昌盛。

而這兩個人是從何而來的呢?自然是上位者選拔出來的,比如說劉邦和手下著名的武将韓信的故事,其實韓信本來就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但是幸好得到了劉邦的賞識,看中了他的軍事才能,這才讓他脫離了種地的命運。

事實證明韓信的軍事才能真的非常高,先後為劉邦攻城略池拿到了很多的勝利,不過他也有緻命的弱點那就是過于驕傲,後期就逐漸不滿足于自己的位置,想要個侯位當當,這時候劉邦還是很看重他的軍事才能,雖然對他的膨脹心生不滿,但是還是咽下了這口氣。

鬼谷子大智慧:做人可以不聰明,但一定要有城府,否則成不了大事

韓信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自然就會更賣力的為劉邦幹活,果然是劉邦手下的一員悍将,至此才能明白作為一個上位者,能夠非常熟練地找到一個人的長處并且加以利用,在自己的權威等等受到挑釁的時候也能明白究竟孰輕孰重,這才是一個上位者應該有的姿态。

而同樣是老劉家的人,劉備和諸葛亮的故事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其實劉備的血脈還是比較尊貴的,但是命運卻不太好,好在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遇到了關羽張飛等等極力幫助他的人,最後也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江山,在這個過程中,諸葛亮絕對是個不可或缺的人才。

諸葛亮本來是個閉門不出的山野村夫的形象,其實有很多的人都來請過他出山,但是最終都沒有成功,而劉備來請他的時候,那真的是帶着絕對的誠心來的,一點上位者的姿态都沒有,因為他明白,像諸葛亮這樣的人是非常在乎自己是否被人尊重的。

鬼谷子大智慧:做人可以不聰明,但一定要有城府,否則成不了大事

劉備也清楚自己當時的處境有多麼的需要諸葛亮這樣的人才,是以你驕傲的時候我就放下身段,非常謙卑的過來請你出山,三顧茅廬之下哪裡還有不答應的道理,正是劉備抓住了這件事情的要點,最後才能夠得到這個得力幹将。

在卧薪嘗膽的故事中,越王勾踐也是個有城府的典型的例子,作為一國之君,在被吳國國君夫差打敗了前提下,還能夠聽從身邊謀士的意見,與夫差假意求和,在吳國當牛做馬的服侍夫差以此來擷取夫差的信任,等待有朝一日能夠重新複國。

而在勾踐夫妻倆三年如一日對夫差的照顧之下,也讓夫差漸漸地放松了警惕,竟然同意了讓勾踐兩人回到他們自己的越國去,這三年的忍辱負重終于有了結果,勾踐當然也是非常開心的,不過卻沒有得意忘形,反而是開始卧薪嘗膽。

鬼谷子大智慧:做人可以不聰明,但一定要有城府,否則成不了大事

對于一個在其他人的國家被折辱了三年之久的人,城府是極其深厚的,是以回到越國之後就每天都要嘗一下苦膽來提醒自己之前吃過的苦,然後默默地練兵打仗,終于在幾十年之後反攻吳國,并且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這全都是因為勾踐能夠放下身段去隐忍才能夠得到的結果。

是以說在曆史上真正能夠成了大事的人都是非常有城府的,他們知人善用而且又懂得隐忍,這樣的人其實是非常可怕的,一旦認真起來所爆發出的能量是常人無法企及的程度,由此可知城府對于一個想要成大事的人來說是多麼重要的一種能力了吧,我們的老祖宗早就告誡過我們了。

參考資料:《鬼谷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