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洋水師慘敗,真的是意外嗎?看看日本那幾年做了些什麼就懂了

在大多數人看來,晚清中國由于内積外患,根本就無甚可用之兵。曾國藩所建的湘軍,聽上去再勇猛,打的終究隻是内部的農民起義勢力太平天國,用布甲白刃去面對洋人的長槍大炮,戰鬥力肯定大打折扣,更别說在1864年攻破天京後,曾國藩為了自保,還自裁湘軍。

北洋水師慘敗,真的是意外嗎?看看日本那幾年做了些什麼就懂了

真正算得上可用之兵的大概僅有随着洋務運動的發展而成立的北洋水師,但最後的結局同樣令人唏噓。1894年,随着海面上的接連不斷的炮火,以及時不時激起的巨大水花,北洋水師在甲午中日戰争中全面潰敗,洋務運動就此結束,晚清又多增加了一份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

北洋水師慘敗,真的是意外嗎?看看日本那幾年做了些什麼就懂了

很多人無法了解,耗費了晚清政府那麼多人力物力,又有洋務運動作為後盾的北洋水師會敗。畢竟在當時中國科技已經落後西方列強百年的情況下,北洋水師還能沖進全球海軍實力前十,僅次于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西班牙、奧斯曼土耳其、意大利和美國,位列第9名,怎麼看都不該是如此一碰就碎的模樣。

北洋水師慘敗,真的是意外嗎?看看日本那幾年做了些什麼就懂了

但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排名并非一成不變,甚至可以說自1888年,北洋水師在山東威海衛正式成立的那一刻起,北洋水師的輝煌年代就已經過去。自1875年,李鴻章在光緒帝的指令下,建立了北洋水師後,便開始從英國以及德國訂購各式戰艦,其中就包括了号稱“亞洲第一艦”的鎮遠号跟定遠号,均為排水量高達7340噸的巨型戰艦。

北洋水師慘敗,真的是意外嗎?看看日本那幾年做了些什麼就懂了

當時亞洲局勢已經非常緊張,日本自黑船事件以來,民族精神開始覺醒,是以通過明治維新走上了變革之路;而清政府哪怕因鴉片戰争被迫打開國門,卻還抱着天朝尚國的美夢,故步自封不肯前行,中日兩國差距逐漸拉開。

1886年,因着英國與俄國在清朝屬國北韓,圍繞着北韓南部的巨文島發生争執,清政府決定讓鎮遠、定遠以及濟遠、威遠4艘艦隊一起前去北韓對英、俄兩國進行震懾,因長途跋涉,中途北洋水師暫時停靠在日本長崎港進行修整。

北洋水師慘敗,真的是意外嗎?看看日本那幾年做了些什麼就懂了

但因為1874年,日本曾強占琉球之事,北洋水師停靠在長崎港的行為被日方視為警告跟炫耀(其實的确也有這個意思),導緻長崎事件爆發,北洋海軍跟日本當地警察發生沖突。經過多次交涉,沖突最後以中日雙方各自就對方所受損失進行賠償告終,但這件事卻給兩國帶來了不一樣的思想變化。

北洋水師慘敗,真的是意外嗎?看看日本那幾年做了些什麼就懂了

清政府這方面認為,日本畏懼北洋水師力量,加之數十年的海軍軍費投入,讓清政府認為過于浪費,是以自1886年長崎事件結束之後,清政府雖然又購置了10艘巡洋艦以及魚雷艇,但是鎮遠号以及定遠号級别的戰艦再未購入;而1888年北洋水師正式成立為海軍戰隊後,直到甲午中日戰争爆發,北洋水師再未購入任何一炮一艦。

北洋水師慘敗,真的是意外嗎?看看日本那幾年做了些什麼就懂了

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曾在1983年,也就是甲午中日戰争的前一年,向李鴻章提出過,想要為定遠号等3艘戰艦購置全新的18快炮,但因經費不足,連答應的隻配備6門快炮都未曾裝備。

北洋水師慘敗,真的是意外嗎?看看日本那幾年做了些什麼就懂了

那麼北洋水師每年400萬兩白銀的海軍軍費上哪去了?全都被慈禧太後拿去修建她的頤和園了。自1885年至1895年這10年間,慈禧太後總計挪用海軍軍費1300萬兩,而這10年恰恰是全球海軍裝備更新換代最快的10年。

北洋水師慘敗,真的是意外嗎?看看日本那幾年做了些什麼就懂了

而日本方呢?長崎事件被他們視為恥辱,明治天皇帶頭挪出自己的宮廷開銷,每年捐贈30萬用于日本海軍建設,并且文武百官的薪水也抽調出百分之10,同時民間還展開了許多捐款活動,長崎事件過去僅僅半年,日本就籌到了203萬海軍捐款。

日本海軍的口号就是“擊沉定遠、鎮遠”,他們新添置的3艘4000噸級的鐵甲戰艦橋立、嚴島、松島,雖然在噸位上不及鎮遠跟定遠,卻專門為了擊沉鎮遠以及定遠,配備了各種大炮,在主炮口徑上完全超越了中國戰艦。并且日本的速射炮,數量是北洋水師7倍之多。

北洋水師慘敗,真的是意外嗎?看看日本那幾年做了些什麼就懂了

1886年,長崎事件爆發的時候,日本隻有3艘排水量僅為3000噸級的主艦。1990年的時候,日本海軍主力戰艦總噸位為17000多噸,2000噸級以上戰艦為5艘;北洋水師為27000多噸,2000噸級以上戰艦有7艘。而1894年甲午中日戰争爆發時,日本海軍主力戰艦總噸位達到了37222噸,北洋水師依舊為27000多噸,具體為27470噸。

北洋水師慘敗,真的是意外嗎?看看日本那幾年做了些什麼就懂了

這樣看下來,還有人認為北洋水師的失敗是意外嗎?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居安思危”,清政府非但沒有做到,甚至還“居危思安”,白白葬送了中國那麼多海軍以及軍事力量,可悲,可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