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洋水师惨败,真的是意外吗?看看日本那几年做了些什么就懂了

在大多数人看来,晚清中国由于内积外患,根本就无甚可用之兵。曾国藩所建的湘军,听上去再勇猛,打的终究只是内部的农民起义势力太平天国,用布甲白刃去面对洋人的长枪大炮,战斗力肯定大打折扣,更别说在1864年攻破天京后,曾国藩为了自保,还自裁湘军。

北洋水师惨败,真的是意外吗?看看日本那几年做了些什么就懂了

真正算得上可用之兵的大概仅有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而成立的北洋水师,但最后的结局同样令人唏嘘。1894年,随着海面上的接连不断的炮火,以及时不时激起的巨大水花,北洋水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面溃败,洋务运动就此结束,晚清又多增加了一份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北洋水师惨败,真的是意外吗?看看日本那几年做了些什么就懂了

很多人无法理解,耗费了晚清政府那么多人力物力,又有洋务运动作为后盾的北洋水师会败。毕竟在当时中国科技已经落后西方列强百年的情况下,北洋水师还能冲进全球海军实力前十,仅次于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和美国,位列第9名,怎么看都不该是如此一碰就碎的模样。

北洋水师惨败,真的是意外吗?看看日本那几年做了些什么就懂了

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排名并非一成不变,甚至可以说自1888年,北洋水师在山东威海卫正式成立的那一刻起,北洋水师的辉煌年代就已经过去。自1875年,李鸿章在光绪帝的命令下,创建了北洋水师后,便开始从英国以及德国订购各式战舰,其中就包括了号称“亚洲第一舰”的镇远号跟定远号,均为排水量高达7340吨的巨型战舰。

北洋水师惨败,真的是意外吗?看看日本那几年做了些什么就懂了

当时亚洲局势已经非常紧张,日本自黑船事件以来,民族精神开始觉醒,因此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变革之路;而清政府哪怕因鸦片战争被迫打开国门,却还抱着天朝尚国的美梦,故步自封不肯前行,中日两国差距逐渐拉开。

1886年,因着英国与俄国在清朝属国朝鲜,围绕着朝鲜南部的巨文岛发生争执,清政府决定让镇远、定远以及济远、威远4艘舰队一起前去朝鲜对英、俄两国进行震慑,因长途跋涉,中途北洋水师暂时停靠在日本长崎港进行修整。

北洋水师惨败,真的是意外吗?看看日本那几年做了些什么就懂了

但因为1874年,日本曾强占琉球之事,北洋水师停靠在长崎港的行为被日方视为警告跟炫耀(其实的确也有这个意思),导致长崎事件爆发,北洋海军跟日本当地警察发生冲突。经过多次交涉,冲突最后以中日双方各自就对方所受损失进行赔偿告终,但这件事却给两国带来了不一样的思想变化。

北洋水师惨败,真的是意外吗?看看日本那几年做了些什么就懂了

清政府这方面认为,日本畏惧北洋水师力量,加之数十年的海军军费投入,让清政府认为过于浪费,因此自1886年长崎事件结束之后,清政府虽然又购置了10艘巡洋舰以及鱼雷艇,但是镇远号以及定远号级别的战舰再未购入;而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立为海军战队后,直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再未购入任何一炮一舰。

北洋水师惨败,真的是意外吗?看看日本那几年做了些什么就懂了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曾在1983年,也就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前一年,向李鸿章提出过,想要为定远号等3艘战舰购置全新的18快炮,但因经费不足,连答应的只配备6门快炮都未曾装备。

北洋水师惨败,真的是意外吗?看看日本那几年做了些什么就懂了

那么北洋水师每年400万两白银的海军军费上哪去了?全都被慈禧太后拿去修建她的颐和园了。自1885年至1895年这10年间,慈禧太后总计挪用海军军费1300万两,而这10年恰恰是全球海军装备更新换代最快的10年。

北洋水师惨败,真的是意外吗?看看日本那几年做了些什么就懂了

而日本方呢?长崎事件被他们视为耻辱,明治天皇带头挪出自己的宫廷开销,每年捐赠30万用于日本海军建设,并且文武百官的薪水也抽调出百分之10,同时民间还展开了许多捐款活动,长崎事件过去仅仅半年,日本就筹到了203万海军捐款。

日本海军的口号就是“击沉定远、镇远”,他们新添置的3艘4000吨级的铁甲战舰桥立、严岛、松岛,虽然在吨位上不及镇远跟定远,却专门为了击沉镇远以及定远,配备了各种大炮,在主炮口径上完全超越了中国战舰。并且日本的速射炮,数量是北洋水师7倍之多。

北洋水师惨败,真的是意外吗?看看日本那几年做了些什么就懂了

1886年,长崎事件爆发的时候,日本只有3艘排水量仅为3000吨级的主舰。1990年的时候,日本海军主力战舰总吨位为17000多吨,2000吨级以上战舰为5艘;北洋水师为27000多吨,2000吨级以上战舰有7艘。而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主力战舰总吨位达到了37222吨,北洋水师依旧为27000多吨,具体为27470吨。

北洋水师惨败,真的是意外吗?看看日本那几年做了些什么就懂了

这样看下来,还有人认为北洋水师的失败是意外吗?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居安思危”,清政府非但没有做到,甚至还“居危思安”,白白葬送了中国那么多海军以及军事力量,可悲,可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