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邦創下的兩個破天荒:農民當皇帝,文盲坐江山!

自三皇五帝到秦朝末年,作為最高政權的統治者,都有着不凡的家世背景。從一個農民躍遷到開國建朝做皇帝的,劉邦是頭一個。在劉邦之前,不管是統一全國的天子,還是被分封的諸侯王,無一例外全部都是出自于名門貴族。像劉邦這種窮得經常賴賬蹭飯,最終卻當上皇帝的實屬破天荒。

劉邦創下的兩個破天荒:農民當皇帝,文盲坐江山!

雖然在先秦時期,也有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實作了階級的躍遷,成為了君王的心腹大臣,但是也僅限于此,從未有人能夠一躍成為最高的統治者。而且更加破天荒的是,劉邦還是一個文盲,先秦上層階級對文化教育方面是極為重視的,尤其是在培養貴族接班人上,是絕不會允許有文盲出現的。也就說基本的文化素養是統治者最基本的要求,若這一點都達不到,他是不可能作為君王的。

劉邦創下的兩個破天荒:農民當皇帝,文盲坐江山!

像劉邦這種出身,在當時是沒有機會接受良好教育的,劉邦後來當皇帝後,把他年少沒讀書的原因歸結為生逢亂世所導緻。看起來是這麼會是,實則不然,劉邦祖輩都是生活在底層社會的文盲之家,就是沒有秦始皇的暴政,像他這樣的家境出身,也是絕無可能讓他去讀書的,基本上注定了一輩子得要過上跟祖輩一樣耕田種地的生活,因為在那個時代,讀書受教育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享受的,那是貴族上層社會的特權。但是劉邦卻以文盲的身份坐了江山,可謂又是當時的一大破天荒。那麼他到底憑的是什麼?是運氣嗎?

劉邦創下的兩個破天荒:農民當皇帝,文盲坐江山!

當然不是,劉邦雖然出身低微,而且還沒有文化,但是他卻擁有很多出身高貴的知識分子所沒有的東西,那就是他知人善任,從谏如流。正因為劉邦身上有很多的不足及缺點,是以他才知道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要靠他人的幫助才有可能成功。是以他才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用人标準,像韓信是一個受人胯下之辱的無名小輩,一沒有家世背景,二沒有指揮過一兵一卒,但劉邦卻敢于冒險讓他直接擔任大将軍,統率三軍将士。

劉邦創下的兩個破天荒:農民當皇帝,文盲坐江山!

重用陳平也是如此,雖然陳平有才能,但是是同樣出生低微,且在老家的名聲一直不好,據說他與自己的嫂子有染,按說這樣的人,不可能受到統治者的任用的。但是劉邦不拘一格,用人隻看其長處。隻要能替自己辦好事,那麼就是他喜歡的人才。

劉邦創下的兩個破天荒:農民當皇帝,文盲坐江山!

最終,韓信、陳平等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人,最後都做出了極為出色的成績,為劉邦立下了不朽的功勞,證明了劉邦當時的決策是多麼的明智。同時劉邦對于屬下提出的不同意見都會耐心地傾聽,隻要是對自己發展有利的都會謙卑的聽從。而項羽則完全不同,經常表現得很自以為是,就連被他尊為亞父的範增提出的可行意見,他都時常不采納,以至于錯失了很多機會。

劉邦創下的兩個破天荒:農民當皇帝,文盲坐江山!

當劉邦稱帝後,與朝臣開總結大會的時候,他由衷的欽佩蕭何、韓信、張良的卓越才能,認為他們是當世人傑,自己沒法跟他們相提并論。雖然劉邦各方面都不行,但是他卻成了皇帝,為何?劉邦這句話說出了原因:“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是以取天下者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