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娲讓軒轅台三妖迷惑纣王,最後沒有封神,合理不?

作為古代數得上的神話作品,封神演義絕對有值得關注的地方。雖然它屬于神話小說,參雜吸收自上古以來諸仙神體系雜糅釋儒道。但是并不是全憑臆造。裡面的情節設定都是很合理的。文章一開始就安排了女娲宮進香,引出了三妖禍亂人間。最後他們卻沒有封神!

歪史認為當修煉成仙的越來越多,諸仙發生分化,為了保持仙系的秩序以及現有權力的穩定,最後諸位仙界大佬商定封神。

女娲讓軒轅台三妖迷惑纣王,最後沒有封神,合理不?

當上古大仙計劃封神時候,人間或者人教正好是商周易代之際。諸仙正是借用這次人間禍亂來完成了封神大業。或者不客氣的說:他們為了封神而激化商周對立,最終強力的幹預人間的易代。強行協助周人以下犯上攻滅商王。

攻滅商王,在當時即使是神仙也不能一招緻命雖然對于他們來說,掐死一個凡人絕對彈指之間,但是他們大費周章地找借口安排内幕,制造幌子以掩人耳目,最後這一切都歸咎于天數。看起來一切合情合理,實則經不起推敲。

女娲讓軒轅台三妖迷惑纣王,最後沒有封神,合理不?

這一切中,有一個重要的線索那就是:擔任滅商大任的軒轅墳三妖。在故事中,她們承擔禍亂朝綱的任務,而且事實上出色地完成任務。按理說功德圓滿。

但是最後,借口他們作惡多端,不僅被卸磨殺驢處死,而且還強迫她們回爐重造。怎麼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怎麼能這樣,為封神出盡力量的她們為什麼沒有封神?

女娲讓軒轅台三妖迷惑纣王,最後沒有封神,合理不?

其實要是需要搞清楚她們沒有封神的原因,就要厘清她們在封神一環中的作用和任務。她們什麼任務?迷惑纣王,敗壞朝綱,陷害忠良,逼迫人們逃離商纣,弱化商王的實力,使商人離心離德。給西岐方面創造滅商的借口,讓忠于商人的封國最後袖手旁觀或者臣服周人。讓西岐周人有足夠多的借口來興兵作亂,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制造殺劫,讓一衆大仙落水,保證順利的完成封神大計。

這麼看來,這次封神沒有三妖那麼肯定無法順利完成,他們發揮的作用不比姜子牙宣讀法旨的小很多。詭秘的是三妖沒有封神,姜子牙也沒有。前者歪史認為是被刻意選擇性視而不見,後者則是為了避嫌。

女娲讓軒轅台三妖迷惑纣王,最後沒有封神,合理不?

為什麼會被視而不見?為了卸責。她們三妖都是女娲的人。從一開始這一點就有點明,在女娲認為自己被亵渎之後,忿忿不平的上古大仙決定給商王一個教訓于是召來了三妖,令她們執行她的計劃。

從這裡看,三妖之前就和女娲很熟悉,而且,女娲将這一個任務給她們說明她相信三妖的能力和忠心。也說明另外一個要點:這時候修仙已經嚴重的出現等級分化。先成仙的對即将成仙的打壓剝削奴役。仙家圈子已經悄然形成并且封閉,如果新修煉或者正在修煉的要想進入現有圈子必須要有投名狀,這個投名狀根據現有仙家的要求而不一。類似林沖進梁山被要求交人頭一樣。換句話說就是這個時候仙家已經有了潛規則。

女娲讓軒轅台三妖迷惑纣王,最後沒有封神,合理不?

這是台面上的線索,背後的線索是這時已經各位大仙籌劃好了封神大計,正在愁容滿面的不知道如何實施,恰好商王不偏不倚的詩興大發,于是如獲至寶的女娲立刻派三妖前去投其所好。

在女娲的眼中,三妖不過暫時有使用價值的工具。三妖的做法,真正的人神共憤。無辜百姓因她而死、被封神的也是因她而亡。可以說,三妖賣力的工作,最後把自己搞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女娲讓軒轅台三妖迷惑纣王,最後沒有封神,合理不?

在封神後,神仙是安穩和諧的,互相幫助交流的,但是如果有了前生後世還是自己的三妖,你讓這一些成神之後有法力的人怎麼安然?挖心的比幹、挖眼的姜王後、炮烙的姜桓楚、忠心耿耿的商容、聞仲等,不一齊把她三個胖揍一頓?

三要要是不如人輸了呢?一問,都是女娲安排的,那還了得!封神大業成了一場陰謀,衆仙蒙羞!是以,這個險她們是不會冒的,合理的處理方法就是将他們處死,讓她們幾千年修煉化為泡影。何況處死她們有很多好處,痛恨她們因她們亡國的商人,因商周大戰而死的軍士,不明不白被殺的百姓等等都需要安撫。

女娲讓軒轅台三妖迷惑纣王,最後沒有封神,合理不?

這麼看,可謂一舉多得。而且不留後患,既然這樣,怎麼敢給她們封神?歸根結底,這樣做能保證大多數人的情緒穩定,仙界神界的安慰,隻好來犧牲一下三妖的情緒了。

話說白了,三妖扮演了擦屁股的衛生紙的角色。緊急時沒她們不行,但是用完後就是一張肮髒的廢紙!當然是扔掉,難不成還供起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