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突然!著名演員從确診到離世僅一月!有這種發炎的人千萬要注意……

據@中國電影報道

12月12日

著名演員塗們因病逝世

享年61歲

太突然!著名演員從确診到離世僅一月!有這種發炎的人千萬要注意……

《老獸》導演周子陽向媒體證明,演員、導演塗們11月上旬檢查出食道癌晚期,在北京做了兩次化療,最後醫治無效,于12月12日淩晨03:50去世。

被稱“草原王爺專業戶”

1960年2月,塗們出生于内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1985年,他參演個人首部電影《成吉思汗》,進而進入演藝圈。因為總是扮演“大汗”、“單于”、“王爺”,塗們被稱為“草原王爺專業戶”。

太突然!著名演員從确診到離世僅一月!有這種發炎的人千萬要注意……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中扮演成吉思汗

塗們還出演了《笑傲江湖》《貞觀長歌》《鹿鼎記》等作品,是不折不扣的戲骨。

太突然!著名演員從确診到離世僅一月!有這種發炎的人千萬要注意……

李亞鵬版《笑傲江湖》裡的左冷禅

衆人紛紛哀悼

全球一半食管癌都在中國!我們到底吃錯了什麼?

食道癌作為我國發病率較高的癌症,明星占比也不低。2014年5月初,被衆多媒體稱為“中國香港電影大佬”的向華勝在北京因喉嚨不适,被查出患上食道癌晚期,最終離世。

如今,食管癌已經成為中國排名前十的高發型癌症,在中國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率、死亡率中分别排第五位和第四位。從全球範圍來看,中國食管癌發病率世界排名第一,每年因食管癌死亡的患者中約一半是中國人(全世界每年約30萬人死于食管癌,而中國每年死亡約15萬人)。

看到這裡不禁讓人思考:愛吃的中國人,到底吃錯了什麼?

1

我們吃得太燙

“快,這個得趁熱吃,别涼了!”從小到大每天的飯桌上,家家都能聽見這句話。好像“趁熱吃、趁熱喝”已經成為長輩、親人之間“表達愛”的一種方式。吃火鍋時,從鍋裡撈出來,吹吹,就能直接放嘴裡了!剛出鍋的面,冒着熱氣吸溜吸溜的,一分鐘就下肚了。

早在2016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表在《柳葉刀·惡性良性腫瘤學》雜志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飲用65℃以上的熱飲,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

《柳葉刀·惡性良性腫瘤學》雜志

并且,在正式發表的緻癌物評估報告中,非常熱(高于65℃)的飲品,被列為很有可能的(ⅡA類)緻癌物。其實不僅是熱飲,深受中國人偏愛的火鍋等熾烈熱食也有同樣的危害。

2019年3月,一項發表在《國際癌症雜志》(Int J Cancer)上的超大規模研究《食管鱗狀細胞癌茶飲料溫度與風險的前景研究》,又一次實錘認證這個理論。

研究發表在Int J Cancer

該研究共納入超過5萬的40~75歲人群,通過10年随訪發現,高于60℃的熱茶,就會增加食管癌風險。研究顯示,茶水溫度≥60℃、偏愛滾燙熱茶、泡茶到飲用間隔時間很短都與食管癌的發生風險相關。

2

我們吃得太辣

“能吃辣嗎?”我們平時吃飯總會有意無意中問一句。生活中不少人有喜歡吃辣的習慣,餐餐必辣,不吃辣就覺得飯沒味道。辣條、辣椒、辣醬一個都不少,辣得過瘾。麻辣火鍋、麻辣燙、辣子雞、酸辣肥牛、麻辣烤翅……越來越多人吃飯不能離開“辣”,無辣不歡。

太突然!著名演員從确診到離世僅一月!有這種發炎的人千萬要注意……

北京友誼醫院惡性良性腫瘤科副主任醫師王婧2011年10月20日在《健康時報》癌症版上介紹:過于辛辣的食物容易損傷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細胞變性,上皮細胞核酸代謝受影響,進而出現黏膜發炎,長此以往,有可能促使食管發生癌變。

3

我們愛吃腌制食物

不管是南方北方,國人都喜歡吃一些腌制食物。在北方,臨近冬季,家家就開始腌酸菜、腌蘿蔔,而南方人更喜歡腌制鹹魚、火腿、臘腸等。但是這些腌制品多少都會含有硝酸鹽或亞硝酸鹽,而硝酸鹽或亞硝酸鹽攝入過多也會增加患癌風險。

太突然!著名演員從确診到離世僅一月!有這種發炎的人千萬要注意……

2012年,《中華惡性良性腫瘤防治雜志》刊登的一項磁縣食管癌高發區的研究報告指出,食用酸菜的量與食管癌的發病率呈正相關。

同樣,在《中國惡性良性腫瘤臨床雜志》中一項關于林縣食管癌和酸菜關系的研究顯示,我國華北地區食管癌高發區(主要是位于河南、河北、山西交界的太行山地區)的飲水中,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較食管癌低發區顯著增高,可能是食管癌的一個重要緻病因素。

4

吸煙、喝酒

吸煙也是導緻食管癌的危險因素。在《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中一篇《吸煙與食管癌關系的研究進展》研究中指出,吸煙者患鱗狀食道癌的機率比不吸煙者高 5 倍。而且,在吸煙誘發的鱗狀食管癌方面,男性的風險也要高于女性。

2018年,《亞洲外科》雜志中一篇《食管癌:危險因素、遺傳相關性和治療》的研究指出,酒精已被确定為鱗狀食管癌的危險因素。每周平均酒精攝入量超過 170 克,患鱗狀食管癌的風險明顯增加。更加可怕的是,喝高度白酒者,和同時吸煙、酗酒者,發生食管癌的機率更高。

5

我們吃得太粗糙

很多人經常愛吃一些粗糙的雜糧食物,這也會增加食管癌的機率。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出版的《食管癌》中指出:食物太硬或咀嚼不細,粗糙的食物在經過食道的時候會損傷食道的黏膜。長期保持這樣的飲食習慣,反複的“黏膜損傷—修複—再損傷—再修複”過程,可能導緻食管癌的癌前病變。

喉嚨出現這些症狀,不是“咽炎”,很可能是食道癌!

食管癌的症狀與疾病的分期有顯著相關性,出現下面這些症狀時要當心。

早期症狀

食管癌的早期症狀多不典型、沒有特異性、時好時壞和反複出現。常見不适包括:

1. 大口固體食物哽噎感。

這是一種最常見的早期症狀。一般在第一口進食時出現,随後消失,幾天到幾個月出現一次,容易被忽視。也有持續出現的,但多誤認為是咽炎或食管炎,自服消炎藥後能緩解,實際上不服任何藥物,症狀亦可緩解,因為該症狀的發生不是由于疾病的機械梗阻所緻,而是與病變部位的發炎、神經反射、食管痙攣等有關。随着病情進展,出現症狀的間隔時間逐漸縮短,症狀更趨明顯,臨床上極易誤診。

2. 食管内異物感。

約有15%~21%的患者吞咽時自覺食管内有異物感。部分病人進食時感覺有異物黏附在食管壁上,有吐不出、咽不下的不适感。異物感的部位多與食管病變的部位一緻。

3. 胸骨後疼痛、不适或哽噎感。

進食後或不進食時出現輕度胸骨後疼痛感,時有時無,進食熱食時更易出現。

4. 下段食管癌還可以出現劍突下或上腹部不适,呃逆、嗳氣。

太突然!著名演員從确診到離世僅一月!有這種發炎的人千萬要注意……

中晚期症狀

絕大多數食管癌患者到醫院就診時已經是中晚期。中晚期食管癌的臨床症狀主要包括:

1. 吞咽困難

90%左右的患者都是出現此症狀後來醫院就醫,而且吞咽困難症狀随時間延長呈進行性加重。開始進食大塊食物時出現,逐漸發展為進食米飯大小的食物時也需要開水或稀飯沖下,随後發展為隻能進食半流質或流質飲食,嚴重者最後滴水不進。這個過程一般僅需3~6個月。

2. 梗阻

嚴重者進食時完全梗阻,并常伴有持續性口吐泡沫樣黏液。這是由于食管癌的浸潤和發炎反射性引起食管腺和唾液腺分泌增加所緻。黏液積存在食管内可導緻反流、嘔吐甚至引起嗆咳,嚴重者可出現吸入性肺炎。

3. 疼痛

多為進食時吞咽痛,晚期者出現持續性胸骨後或背部疼痛,其性質為鈍痛或隐痛,亦有燒灼痛或刺痛,并伴有沉重感。疼痛的部位同病變的部位可以不一緻。疼痛常常提示惡性良性腫瘤已經有外侵,引起食管周圍炎、縱隔炎,但也可以是惡性良性腫瘤引起食管深層潰瘍所緻。疼痛嚴重不能入睡或伴有發熱者,不但手術切除的可能性小,而且還應注意惡性良性腫瘤穿孔的可能。

4. 出血

少數食管癌病人也會因嘔血或黑便而來醫院就診。惡性良性腫瘤可浸潤大血管特别是胸主動脈而造成緻死性出血。對于有穿透性潰瘍的病例,特别是CT檢查顯示惡性良性腫瘤侵犯胸主動脈者,應注意出血可能。

5. 聲音嘶啞

常是惡性良性腫瘤直接侵犯或氣管食管溝淋巴結轉移後壓迫喉返神經引起。

太突然!著名演員從确診到離世僅一月!有這種發炎的人千萬要注意……

其他全身症狀、轉移症狀和并發症

1. 體重下降和發熱。因梗阻而進食減少,營養情況日趨低下,消瘦、脫水常相繼出現。惡性良性腫瘤擴散時也會出現體重下降,發熱等情況。惡性良性腫瘤熱多半發生在午後,38℃左右,體溫在早晨和上午往往正常。

2. 惡性良性腫瘤浸潤穿透食管侵犯縱隔、氣管、支氣管、肺門、心包、大血管等,引起縱隔炎、膿腫、肺炎、肺膿腫、氣管支氣管瘘、緻死性大出血等。

3. 全身廣泛轉移引起的相應症狀。如肺轉移時,出現咳嗽、胸悶、呼吸困難等;腹腔淋巴結轉移時,出現腹痛,食欲下降等,肝轉移時,出現右上腹痛、食欲下降、黃疸、腹水、大出血、昏迷等。

4. 惡病質、脫水、衰竭。表現為極度消瘦和衰竭,常伴有水電解質紊亂。

為了提高食管癌患者的預後、生活品質,早診早治是關鍵。對于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惡性良性腫瘤家族史及吸煙、酗酒等不良嗜好者,食管癌篩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注意啦!這些高危人群建議作為食管癌篩查對象

根據我國國情及食管癌的流行病學特征,符合第1條和2~6條中任一條者應列為食管癌高危人群,建議作為篩查對象:

1)年齡超過40歲,

2)來自食管高發區;

3)有上消化道症狀;

4)有食管癌家族史;

5)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者

6)具有食管癌的其他高危因素(吸煙、重度飲酒、頭頸部或呼吸道鱗癌等)

太突然!著名演員從确診到離世僅一月!有這種發炎的人千萬要注意……

懷疑食管癌,要做哪些檢查呢?

消化道鋇餐造影

僅在病變發生解剖形态學明顯改變時才能顯示出來,早期食管癌的診斷陽性率較低,準确率僅為50%左右,是以單純X線造影不能獨立作為早期食管癌的診斷方法。

胃鏡或食管鏡

内鏡用于食管癌診斷有着重要意義,它可以直接看到癌腫,還可進行惡性良性腫瘤活檢獲得病理學診斷,診斷率可達80%。

相比上消化道造影,内鏡能更好地顯示病變,特别是細小的早期食管癌。

當患者有吞咽不适或進食後胸内疼痛等症狀時,上消化道造影未能顯示食管異常,應毫不猶豫地進行纖維胃鏡檢查,以除外食管癌。

太突然!著名演員從确診到離世僅一月!有這種發炎的人千萬要注意……

内鏡超聲檢查

是将内鏡與超聲技術合為一體的新型技術,通過内鏡直接觀察食管腔内的形态改變,同時進行實時超聲掃描,可以獲得食管壁各層次的組織學特征,獲得比X線、CT和内鏡更加豐富的資訊。

高頻超聲可以區分黏膜層和黏膜下層癌變,區分上皮内癌、累及固有層的最早期浸潤癌(黏膜内癌)和浸潤至黏膜肌層的早期浸潤癌(黏膜下癌)。

與内鏡比較,内鏡超聲檢查能夠發現更早期的食管黏膜病變,對發現早期食管癌具有更重要的價值。

慢性咽炎與早期食道癌的5大差別

咽炎和食道癌最難區分的症狀是咽幹或咽部異物感,不過,二者的臨床表現其實是不同的,懷疑咽炎時應注意仔細檢查。

1、發病年齡不同

咽炎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人群;食道癌多發于中老年人群,高危年齡段為45~65歲。

2、發作誘因不同

咽炎發生時常有誘因,如因氣候變化、飲食刺激、全身性疾病等所緻;食道癌發生多是日積月累的結果,發作無明顯誘因。

3、吞咽性質的不同

咽炎的吞咽異物感與飲食性質無關,進食時會有所減輕且不是堵塞感;食道癌的吞咽困難會随病情加重而改變,依次表現為吞咽固體、半固體、流質、水困難,進食會有明顯的停滞感或堵塞感。

4、伴發症狀不同

咽炎的咽部不适,還會伴有幹燥、瘙癢、灼熱感等,急性發作的患者還會有短促的咳嗽;食道癌的異物感常伴有胸骨後或食管疼痛,呈燒灼感、針刺感、悶脹感、牽拉感或摩擦感。

5、用藥效果不同

咽炎用藥時,症狀會有所緩解;食道癌服用普通的消炎利喉藥物無效。

一定要密切觀察、積極治療和采取有效措施預防。

從發炎到癌症其實并不遠

慢性發炎是一種長期疾病,可以在幾個月或幾年内逐漸發展。一些疾病會對免疫系統産生不利影響,導緻體内反複或持續的低水準發炎,而這種“慢性低度發炎”與健康息息相關。研究顯示,慢性低度發炎會造成DNA損傷,進而可能導緻癌症,如結腸癌、肺癌、胃癌、食道癌、乳腺癌等。

2015年刊發在《第二軍醫大學學報》的一項刊文“飲食營養與發炎-癌症危險性的關系”中指出,體内發炎環境是導緻各種癌症的重要危險因素,很多癌症是在慢性發炎的基礎上發生的,例如:吸煙氣管炎肺癌;幽門螺杆菌胃炎胃癌;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結腸癌;慢性肝炎肝癌。

除此之外,持續的發炎反應會導緻體細胞壞死、增生,給癌症可乘之機。日常中的一些飲食種類,或可誘發機體持續性的發炎,甚至加速癌症的發展。

那麼,說了這麼多,什麼是促炎飲食?

促炎飲食:就是長期吃可能增加人體發炎水準的食物;

抗炎飲食:就是有助于降低發炎水準的食物。

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人員調查了1943項類似的研究,在2014年發表了一份膳食發炎指數(DII),可以對飲食的抗炎作用與促炎作用進行量化評分,涵蓋了45種影響機體發炎的膳食成分。

要避開這些“促炎”飲食!

1. 高糖食物、精緻碳水食物

這不僅僅限于糖,還包括白米、饅頭、白面包、通心粉、蛋糕、餅幹等含有大量澱粉的精制碳水食物,進食後血糖很快升高,高血糖水準易促進細菌病毒生長,同時促發胰島素、腎上腺素釋放,導緻體内發炎因子增多,加重發炎反應。

2. 高脂食物、油炸食物

2017年6月刊發在《脂質研究雜志》的一項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的研究發現,當小鼠吃高脂肪飲食時,小腸中細胞的應激反應與病毒感染的反應方式相同,引起某些免疫分子的産生,并導緻全身發炎。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我們每人每天食用烹調用油為25~30g,相當于普通的白瓷勺2~3勺左右。然而實際上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脂肪攝入量為80克(占總能量攝入33.1%),城鄉居民人均食用油攝入量為43克,遠遠超過了推薦量。

3. 紅肉、加工肉類

《飲食營養與發炎-癌症危險性的關系》中提到,在消化紅肉的過程中,會産生大量的亞鐵離子和N-亞硝基化合物,N-亞硝基化合物通過誘發DNA互補堿基對間的交聯,在發炎反複的情況下啟動細胞癌變程序。

是以建議适當多吃白肉,少吃紅肉和加工肉。

盡量多吃“抗炎”食物!

1. 果蔬

太突然!著名演員從确診到離世僅一月!有這種發炎的人千萬要注意……

果蔬富含膳食纖維以及維生素C、β胡蘿蔔素、多酚等,它們大部分都是抗氧化的好幫手,也有助于減輕身體的發炎反應。

2021年刊發在《重慶醫學》的《膳食發炎指數與癌症關系的研究進展》一文提到,一項460例喉癌患者參與的病例對照研究表明,增加抗炎飲食的攝入,如富含膳食纖維和生物活性物質的蔬菜和水果,減少促炎飲食的攝入如油炸食品或富含飽和脂肪的加工食品,可以降低喉癌發生風險。

2. 全谷物

太突然!著名演員從确診到離世僅一月!有這種發炎的人千萬要注意……

全谷物是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飲食營養與發炎-癌症危險性的關系》指出,膳食纖維可與緻癌物結合,吸收雜環胺類物質,改善腸道上皮組織增生,保持腸道上皮細胞完整性。有助于降低某些發炎細胞因子水準。

目前較為公認的全谷物有小麥、大麥、水稻、燕麥、黑麥、玉米、高粱、小米。

3. 魚類

平時可以經常吃一些魚,如鲑魚、沙丁魚和鲭魚,這些魚類富含抗炎的omega-3脂肪酸。

4. 茶

太突然!著名演員從确診到離世僅一月!有這種發炎的人千萬要注意……

茶中的茶多酚含量豐富,也是一類抗氧化、抗炎的物質。

5. 一些調味品

咖喱、生姜、大蒜、辣椒、肉桂、迷疊香和百裡香等。這類食物含有大量天然抗炎物質,如姜黃素,其中,咖喱和生姜的抗炎效果不錯。

綜合整理自胃腸病、生命時報、健康時報、極目新聞、北京青年報、精準醫學、三甲傳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