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私、全面封鎖、搶掠物資,抗戰時日本是怎樣對中國搞經濟戰的?

1929年,德國納粹黨代表大會上,一個叫K·希爾的德國人提出了“總體戰”的概念。

所謂“總體戰”簡單來說就是運用國家一切力量進行的戰争。這一切力量包括了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種手段。

日本人在這方面是一個好學生,他們很快就掌握并且實踐了納粹的這套理論。在侵華戰争中,他們不僅在軍事上侵略殘害中國人民,還發動了經濟戰,試圖在經濟層面瓦解中國人民抵抗的物質基礎。

這場戰争雖然聽不到槍炮聲,沒有硝煙,但卻是異常兇險。

敵人的每一步都是奔着亡國滅種而來,而我們綜合國力遠弱于日本,但卻必須奮起應戰,方能求得民族生機。

我将用3-5篇文章來回顧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争,第一篇就先從日本人寫起。

全面抗戰爆發之後,日本人對我們所謂經濟戰可以分為走私傾銷,全面封鎖、搶掠物資、物資交換這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走私傾銷

七七事變之後,日本上上下下陷入狂喜,他們認為不出三個月就可以結束戰争。是以他們把更多精力放在軍事進攻之上,經濟侵略上則不算強烈。

打着打着,日本人發現自己被打臉了。于是在加強軍事進攻之外,日本人也加緊了對我們的經濟進攻。

一方面日本人為了斷絕中國擷取外援和戰略物資的能力,開始逐漸加強對中國沿海的封鎖。最初隻是限制中國貨船,到了1939年5月,日本人把範圍擴大了。“第三國在中國沿海之航行, 一律實行封鎖”

另一方面,日本人加緊了對中國的走私傾銷活動。1938年10月,日本成立了一個機構“興亞院”。這個“興亞院”的總裁是由日本首相兼任,四個副總裁則分别是外相、大藏相、海相、陸相。這麼高的規格,很明顯“興亞院”是日本政府的一個重要機構。

走私、全面封鎖、搶掠物資,抗戰時日本是怎樣對中國搞經濟戰的?

那“興亞院”主要幹什麼?他們專門在中國從事走私活動。

一邊封鎖一邊走私,這看起來很沖突啊。實際上,這正是日本人的險惡之處。表面看起來沖突的兩件事,細究起來卻是互補的手段。

日本人走私的主要是和軍事生産不相關的物資,通過走私日本人可以:

換取法币,然後用這些法币在市場上套取中國法币的外彙基金;

用日貨換來茶、 絲、 豬鬃、植物油及牛羊皮等商品,增強自己的外彙;

把國内滞銷的貨物傾銷到中國;

通過走私獲得的資金再搶購日本所缺乏的某些物資, 如鎢砂、 棉花及糧食等;

還可以趁這個機會排斥其他列強在中國市場的商品,達到獨霸中國市場的目的。

這其中尤以第1點最為重要。打戰是要錢的,如果一國在經濟上崩潰,失去經濟支柱,失敗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日本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設法造成法币的崩潰, 取得中國的在國外資金, 由此在财政上使中國現中央政府自行消失”。據《五年來的中日貨币戰争》一書估算,日本前後套取中國法币外彙基金達 2500萬英鎊之多。

而日本人大力向中國傾銷還和當時日美貿易有着密切的關系。

美國沒有參戰之前,美國是日本的重要貿易夥伴,相當多的原材料都是美國賣給日本的。比如美國進口的銅占其輸入的 92. 9%, 汽車零件占 91. 2%, 煤油 60. 5%, 屑鐵 59. 7%, 生鐵 41. 6%, 機器及引擎占 48. 5%

這樣就導緻日美貿易之中,日本是大量入超的。為了彌補巨額的貿易赤字, 日本隻好将大量金銀出售給美國。

金銀哪裡來?就是從中國巧取豪奪而來。

第二階段:全面封鎖

從1940年9月開始,日本人改變了自己對華經濟侵略的方針,由原先的走私為主轉向了全面封鎖。

日本修改政策的背後其實是受國際形勢的影響。

1940年9月,日本人做了一個選擇,和德國、意大利組成了同盟,站到了美英等西方國家的對立面。原本美英等國還和日本做做貿易,發發戰争财。現在美國等國就開始對日本搞起了經濟制裁,禁止各種物資和工業原料賣給日本。

這個時候,英美加強了對日本的經濟封鎖,那麼原先盜取中國外彙就沒太大意義了,加上要迫使蔣介石的國民政府盡快投降,日本決定采取更為嚴厲的全面封鎖。

在海外,日本繼續對其他國家施壓,切斷國際援華的管道。1940年,日本強迫法屬印支當局禁止中國利用滇越鐵路,還派了一個代表團去監視;日本強迫英國封閉滇緬路3個月。到了9月,日本幹脆攻打了印支北部。1941年4月和蘇聯簽訂中立條約,蘇聯同意停止援助中國;5月,日本宣布封鎖港澳。同年7月,日軍進攻印支南部。

走私、全面封鎖、搶掠物資,抗戰時日本是怎樣對中國搞經濟戰的?

在中國戰場上,日軍開始在淪陷區和國統區交界處設定嚴密的封鎖帶,限制淪陷區物資流入國統區。日軍還提出了所謂“海盜式”的作戰方式,即采取近距離奇襲作戰,但是不擴大占領地區,而是摧毀或癱瘓相應地區的經濟和工業。

1941年7月26日,美、英、荷蘭等國先後宣布封存日本資金,英國宣布廢除《英日通商航海條約》等一系列條約。7月28日,荷蘭宣布不再賣石油給日本。到這時,日本從中國套購外彙換取物資的做法徹底失靈。

此後,日本對中國尤其是大後方的經濟封鎖就更加嚴酷。日本禁止上海的機器、糧食、油類、化工用品、棉花、五金等物資向日本和淪陷區以外的地區輸出,說白了就是禁止這些物資流入大後方。

為了杜絕物資流向國統區等地區,日本開始嚴查走私,走私商販遭到日軍逮捕殺害的不計其數。在河南,就有走私商販被日軍抓獲以後剝皮活埋,死狀極慘。

日本人的封鎖并不僅僅限于不讓東西進去,他們還要想辦法讓東西從國統區流出來。

1940年8月,日軍大學營下達了新的“基本任務”:應重視對敵封鎖,同時大力擷取敵方之重要物資。日軍要求對于淪陷區内不足的必需物資,要想盡辦法由國統區等處獲得。

除了明搶,日本人也會通過購買或交換的方式來獲得。但是日本人對于交換物資是有明确規定的,隻能用鴉片、化妝品、果子酒等物。

為什麼?因為這些物資對于增加我們的戰鬥力沒有什麼太大幫助,反而有可能會腐化我們的抵抗意志。

第三階段:搶掠物資

戰争進行到1941年12月,日本對華經濟戰又發生了變化。

1941年12月7日,日本作死式地襲擊了珍珠港,太平洋戰争由此爆發。

日本在經濟層面一方面繼續加強對中國的封鎖,一方面将側重點轉移到了對中國重要戰略物資搶掠和誘購上。

1942年6月22日,日本規定禁止法币在淪陷區内流通。之前産生的一切債務,存款都必須按照法币和僞中儲券2:1的比率進行兌換,将法币折算成僞中儲券。

日本人這樣做的目的何在呢?

這樣做就提高了在淪陷區裡法币計算的物價水準。也就是人為提高淪陷區的物價,這樣一來大後方的商人如果從淪陷區買貨到後方去買,就是虧損。而把糧食等物資從大後方走私到淪陷區,換回法币或毒品則可賺取暴利。

可悲的是,不管在什麼時候,總有人置民族大義于不顧,一昧逐利。

日本搞了這麼一手之後,大批奸商将糧食、布匹、五金零件、汽油等物資從大後方走私到淪陷區。這些物資甚至是抗戰以來千辛萬苦搶購而來的商品,結果又重新落到日本人的手裡。

對于日本來說,這樣的措施即可讓自己急需的物資得到補充,還可以加大國統區的物資匮乏問題;日本人看到甜頭之後,還推波助瀾動用大量法币高價收購大後方物資,導緻後方法币增多,進一步加劇了大後方的通貨膨脹。

第四階段:物資交換

時間進入1943年,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頹勢明顯,美軍逐漸控制了太平洋戰場。雖然名義上日本人還控制着諸多地區,但是日本海上運輸線早已是千瘡百孔,不同地區物資難以流通。日本維持戰争所需的物資逐漸見底。而經過這麼多年戰火的摧殘,處于日軍控制下的淪陷區物資也難以為繼了。

走私、全面封鎖、搶掠物資,抗戰時日本是怎樣對中國搞經濟戰的?

與此同時,在中國戰場上,日軍也難以再有什麼更大的戰果。為此,日本又想誘惑蔣介石政府投降,以期從中國戰場抽身。

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日本開始和國統區開始做物物交換的生意。

而這個時候,退守重慶的國民政府實際上也面臨着嚴重的物資短缺問題。陸上海上交通幾乎斷絕,物資隻能主要靠空運而來。而空運走的則是非常危險的“駝峰航線”,效率和數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也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國民政府和日本人就開始了一種罕見的物物交換。當然畢竟在戰時,雙方都還是頗為注意一些重要物資的控制。譬如日本允許補藥可以交換,但是治療槍傷的藥品則是嚴禁輸出。

結語

十四年抗戰,中國軍民不僅在戰場上和日本侵略者做生死搏殺;在沒有硝煙的各條戰線上,也有無數的明争暗鬥在不斷進行。

日本發動經濟戰的目的,一是為了瓦解我們抗戰的經濟基礎,二是掠奪物資以壯大自身。從一定程度上而言,日本經濟戰的目的是有所實作的。它導緻了大後方經濟形勢的艱難,物資的匮乏,物價的上漲,群眾生活越發困難。

但是,日本試圖以經濟戰來使中國軍民放棄抗戰,做亡國奴的企圖則從來沒有得逞過。

全文完

參考資料

《論抗戰時期日本的對華經濟戰》

《被遺忘的抗日經濟戰》

繼續閱讀